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小学生把“栓Q”写进作文,老师血压飚升!作文用网络流行语,扣分吗?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爱看短视频的网友,

最近多半都被 “栓Q(thank you刷屏了。

小时新闻记者每回听到,

都觉得“魔音贯耳”。

没想到,

这句魔性口音的网络口头禅,

还出现在小学生作文里。

张老师是河南许昌的一名语文老师。班里学生上三年级,刚接触作文还不太会写。批改作业时,张老师看到班里一个男生的作文,感觉画风越来越不对劲,直到看见作文出现“栓Q”——“顿时感觉血压飚增,头都大了。”

又气又笑的张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学生一脸疑惑,把作文里的“漏漏漏之歌”给唱出来。张老师强忍住没笑出来,只好装得一脸严肃,指出作文里不能滥用网络用语。

对此,张老师表示:没有批评,也没有鼓励,只有慢慢引导,互联网对孩子影响太大了。

相关视频随后登上热搜,

引发网友讨论。

不少网友表示,

新闻中的小学生并不是个例:

在豆瓣上,

就有个名为

“那些年我改过的卷子”的小组,

作为组员的老师们

会不时贴出自己批改到的奇葩答案,

不光语文,连英语卷子

都在网络用语中“沦陷”了——

年轻老师或许大多是“冲浪达人”,

学生作业中或敷衍、

或抖机灵的网络“梗”,

能被他们精准识别。

但对于不太熟悉网络用语的

老教师和家长来说,

这些答案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对此,有网友认为,

这是一件严肃的事,

规范汉语言使用

对孩子成长有重要影响。

但也有网友认为,

三年级的孩子,

正常引导就好了。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流行语,

家长和老师要告诉孩子,

口头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区别。

作文用网络流行语会扣分吗?

小时新闻采访了多位杭州中小学老师,发现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确实普遍会使用网络流行语。

爱你孤身走暗巷、老六、栓Q、退退退、我太难了、真的会谢、芭比Q了……都是00后、10后时不时蹦出的口头禅。

之前《孤勇者》和《踏山河》各占小学生‘乐坛’‘半壁江山’,现在他们流行唱‘come on the way,ABC’。问是什么意思,他们也都不知道,就是跟着唱。”一位英语老师告诉记者,自己有一次上课喊了句“one two three”,想让学生齐声念课文,结果一群孩子脱口而出“ABC”。

老师们说,比起“栓Q”,“芭比Q”一词,在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出现频率更高。

澎致小语文老师杨帆之前批改作文,就碰到过新闻里类似情况。“因为是低年级学生,作文用的大多是短句,有孩子就会写‘芭比Q了’‘我太难了’,一般会提醒他们换一个说法。”

求知小语文老师徐丹也遇到过学生在漂流日记里写《孤勇者》歌词。“需要引导学生注意书面语和口头用语的区别,写作文时用正式的书面语。”徐老师说,“部分网络用语只能时兴一段时间,容易引起同学的误解,不一定能理解要表达的想法。

杭州观成实验学初中语文老师张岚也提到,学生作文里偶尔出现网络梗或流行语,比如“我太南了”“不明觉厉”等。遇到这种情况,张老师会告诉学生,写作中无论雅俗,需要多用书面语。“即使是融梗,也应该是‘文化梗’,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典故。”

作文里用网络流行语,会扣分吗?

语文老师们表示,这并没有明文规定。小学阶段,关键要看是否合适,以及孩子的运用情况,比如这个网络流行语用得特别符合情境,一般就不扣分;初中老师把关严一些,约定俗成的情况是酌情扣1-2分。

“新一代的孩子较早接触网络,使用网络语言确实很普遍。中小学阶段的青少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用潮流的网络热词,他们认为是特别酷的表现。”一位初中班主任解释。

在她看来,这其实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家长和老师应该适当引导,鼓励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们在正式场合下使用规范用语。学校和家庭也应该鼓励孩子加强经典诵读,相比网络用语的浅显表达,名著、古诗词更能让孩子体会语言文化的魅力。”

宁波市鄞州区邱隘实验小五年级语文老师俞成效在批改作业时,也偶尔会在孩子的作业本中发现网络用语的身影,如“天气真好鸭”“打call”等。

在俞老师看来,这其实是当下精彩纷呈的语言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老师们不必“一棍子打死”,“对于无伤大雅的网络用语,学生要是能恰如其分地使用,我批改时不会过分苛责,会圈出善意提醒一下。而对于那些粗俗鄙薄的用语,无论是听见还是看见,都是发现一次,教育一次。”

俞老师坦言,自己有时也喜欢用各种表情包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这不仅可以舒缓他们紧张的情绪,还能融洽彼此的关系。“孩子在成长,有时候用他们的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孩子喜欢用网络流行语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升学宝、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沈蒙和 戴欣怡 朱张津部分综合自 新浪微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