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多名学生被985高校退学!如何预防学霸变“学渣”?

导读:

近日,网爆上海交大多名学生遭集体退学,引发网友热议。但当大家看到学校给出的原因后,不少人直呼:一点都不可惜!

一项调查统计指出,被调查的几千名学生中有82%的大学生会将闲暇时光献给网络休闲。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占据了大学生绝大部分的空余时间。

各个学校不乏因成绩不合格而被退学的学生。努力学习考上大学之后却无心学习,从曾经的学霸变成“学渣”,令人扼腕叹息。

处理不好学习与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新学期的学业表现,甚至还可能阻碍孩子的未来发展!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对中小学孩子的培养有何借鉴和警示?

1

培养内驱力是根本

陈雪芬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党委副书记、心理老师

真正毁掉孩子的不是手机和电脑,而是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内驱力。一个没有内驱力的人,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最终都会被社会淘汰。

构成内驱力的品质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清晰的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的主体性,内在有一个相对稳定、清晰的自我,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

二是有自己的兴趣和热爱,就是找到自己擅长且喜欢的事,在探索和钻研中获得了很多乐趣。同样是学习,是热爱还是任务,是享受还是忍受,取决于人的动力来自内心还是外界。

三是能够专注高效做事,这是内驱力在行动中实现了自我强化——在一段时间内高效专注做一件事。当一个人有了清晰的主体意识,找到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不断享受心流时刻,想不优秀都很难,他的人生也会有自己的精彩,也会享受其中。

中小学孩子的学习内驱力从何而来?

有了梦想,为了兴趣和热爱,学习起来自然动力十足。

如果仅仅为了成绩而学,为了考上某所学校而学,甚至为了家长的面子而学,那么即便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大学四年也很有可能庸庸碌碌地混过去。

家长不妨抽空和孩子聊一聊,究竟为什么而学。

为了找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

为了光宗耀祖,给爸爸妈妈长脸?

为了遇见更好的那个他或她?

为了进入更好的圈层,积累更好的人脉?

梦想没有对错,做个有梦想的追梦人总是好的。只是,以上这些梦想都偏于物质层面,而少有精神层面的。

物质层面的理想很实在,很接地气,但如果,家里不缺钱,不缺关系,孩子是不是就可能不知道该追求些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努力?

所以,引导孩子找到精神层面的理想,显得尤为重要。

有位高中物理竞赛生曾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相对论的变换,让思想向高速参考系前进,电场与磁场的波动,在黑夜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光辉。

在深夜的台灯下翻开一本本厚重的题选,钟表指针悄无声息地旋转,草稿本一页一页地翻过,几缕青丝也在无意中缓缓飘下。

有人说竞赛枯燥,那只是看到了你的艰辛,而不解一名竞赛生对自然规律之美的痴迷。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求知路漫,未曾停息。

当孩子不仅有物质层面的追求,更有精神层面的追求时,再索然无味的内容,学起来也会甘之如饴。

国庆长假将至,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

好好学习,不只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多挣钱,还要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当一个孩子有目标、有理想,以及明白奋斗的意义时,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乐学、善学的人。

2

让孩子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殷飞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不少学生在中小学严格的管理下,在家长和教师“保姆”加“看守”的高度监管下,保持着较高的考试成绩;但是其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动机与信念均较为薄弱。

一旦离开了保姆级的基础教育进入相对自由开放的高等教育阶段,他们的学习自我导向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均无法支撑起自主学习的需要,从而出现学习动机下降,学习过程散漫,学习结果溃败的现象。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家庭在推动学生获得好的考试成绩的同时,要有意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控,学会自我调节;扭转粗放简单的学习管理模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高远的学习价值观;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在集中管理与自由自主的动态平衡中逐步提升学生自控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进入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中小学是一个人一生的春天,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和思维习惯,真的会跟随一生,影响一辈子。

哪怕孩子天分再高,也会被坏习惯拖垮。相反,自律的孩子哪怕基础差些,却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有机会一飞冲天。

怎么帮助中小学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规划能力是学生时代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

一个没有养成学习规划的孩子,就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他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地提高,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开学一个月了,如果孩子每天需要在家长的监督之下完成学习任务,那么 与其盯着检查作业,不如先抓规划能力。

家长可以先领着孩子列出每天的作业清单,再把全部的学习任务,按照优先级做出时间分配,最后形成每天的通盘学习计划。

每一科比较大的学习任务,又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每完成一项打个✓,孩子会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里,培养做事的条理性。

以常常令孩子头疼的数学作业为例,家长可以把每天的数学学习任务这样拆分:

1 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 检查作业正确率

4 复盘、分析错因

5 预习明天的学习内容

孩子的学习一旦计划明晰、章法有度,即便离开老师和家长的监管,也绝不会脱轨失控。

3

引导孩子掌控网络和生活

鲍铁燕

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大兴实验小学校长

手机使用,其实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重要的途径。随着年龄增长,要让孩子认识到手机给自身成长带来的利与弊,因此就要引导孩子和手机有个小小的约定

约定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要形成一个规则,可以根据平时上学、周末、节假日等,确定不同的时长和时间段。

比如:讲清手机使用对视力、身体、学习生活以及睡眠的影响等,告诉孩子最佳使用手机的时长,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

说到怎样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做好榜样,专心陪伴孩子。

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清华才女武亦姝的父母。

武亦姝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公认的“才女”。2019年,武亦姝以613分(上海高考满分为660分)的好成绩,考取清华大学新雅学院。

当年其父在采访中,就透露了家庭教育秘钥:

每天下午四点半后准时手机关机,不工作不玩耍,不聊天打游戏,心无旁骛地和孩子一起学习。

孩子喜欢诗词歌赋,父母就陪着她一起“喜欢”。

坚持陪伴女儿读书、绘画、学习,玩“诗词接龙”,并乐此不疲。

如果下班回家后关掉手机有点难度,那么和孩子协商出一个手机使用约定,却是每个家庭努力后都可以实现的。

以下是 手机使用约定样例,大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1. 放学后拥有正常使用手机的权利,但是, 每周设置手机时长使用上限。

以下数据仅供参考(大体来说,孩子年龄越大,给予自由支配手机的自由度就要越高):

小初1小时/周;小中2小时/周;小高2小时/周

初一4小时/周;初二6小时/周;初三6小时/周

高一7小时/周;高二8小时/周;高三8小时/周

2. 手机各类型App使用时间遵循三分之一原则

三分之一使用时间用于娱乐;

三分之一使用时间用来社交;

三分之一使用时间用于学习(查资料、背单词)

3. 家长有权安装监控孩子网络使用的设备和装置,有权定期查看手机内App。

4. 给孩子配备双手机

建议新学期给孩子配双手机,一部智能手机,一部老年机。

为了避免孩子睡前刷手机、聊微信,每晚21:00后,可以收回智能手机,给孩子一部老年机。

这个约定要趁着开学初孩子学习情绪高涨时赶紧施行。老年机用上一段时间后,孩子每天提早睡觉,白天学习效率高了,学习自信心提高了,慢慢就会戒掉睡前看手机的毛病。

5. 玩手机时间=运动时间

开学第一个月就和孩子做好君子协定, 周末每玩一小时手机,就必须搭配同等时长的户外运动

多多运动,起码能收获一个好身体, 也许还能培养出一个终身坚持的体育爱好。

名校退学事件给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敲响了警钟。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并从重视成绩,转向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手机电脑等网络产品里,往往藏着教育的哲学,也藏着孩子的未来。

引导孩子找到心中的兴趣和热爱,助力孩子提高学习规划能力,再和孩子来一场手机约定,帮助他们在学习与电子产品之间找到适宜的平衡点,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成就感,承受挫折感,并在穿越重重学习障碍后获得幸福感。

十二年寒窗苦读,愿每个考上985高校的孩子都可以继续精彩。愿孩子每天一点点的努力和变化,都为未来铺开一条充满鲜花的道路。

编辑|京教君

内容来源|部分素材来源:现代教育报公众号;“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学指南,发现价值,分享新知

关注更多教育信息,欢迎大家扫码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