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全国范围内44项目竞赛白名单正式发布,与1个月前公布的45项相比,少了一项,公示中排名第44项目的“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主办)被淘汰。
这些项目由主办单位自主申报,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复核等程序,确定举办时间原则上为2022年9月至2025年8月,在此期间每学年举办不得超过1次,累计不超过3次。教育部强调,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
这是连续第四年发布竞赛名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公布的竞赛数量多、时间跨度长、影响面更广。自2018年9月《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开始试行后,竞赛白名单数量也不断增加。
2019年1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全国性竞赛活动首次公布,共计31项;2020年8月底公示的名单显示,竞赛项目增加至35项;2021年8月,教育部第三次公布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共计37项。
这次公布的数量为44项,与第一年相比增加了13项,增幅达40%。从三大类型的比例来看,今年自然科学素养类为23项,占比超过一半;人文综合素养类和艺术体育类共21项。在自然科学素养类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联赛最受关注,地球学科、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丘成桐中学生科学奖称为新项目。
今年白名单最大的特点就是科创类项目的增加,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包括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无人机大赛、通信科技创新大赛,以及传统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
与往年相比,艺术体育类竞赛项目大幅增加,从最初的只有4项到如今的9项,囊括了书画、航模、车模、模拟发行、传统体育项目、音乐等领域,略显遗憾的是,“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项目出现在公示的竞赛名单中,但最后并没有入选。
值得指出的是,教育部门强调,这些面向中小学的竞赛目标是挖掘学生特长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不应与招生入学存在任何关联,不得将任何竞赛奖项作为升学依据,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情况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加分依据,均不得作为高考加分项目。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不断重视中考和高考综评的背景下,作为经过审批的竞赛白名单,即使不加分或不作为升学依据,还是会引起家长和中小学生的广泛关注,会积极参与并争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