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常温乳酸菌第一股”的均瑶健康,可能正在“逃离”乳制品。
8月25日,均瑶健康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信息,尽管总营收达到5.41亿元,取得了13.42%的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只有4542万元,同比暴跌63.51%。
其实早在第一季度财报公布后,营收净利双降的均瑶健康就已经表现出业绩颓势。而且和第一季度的解释一样,均瑶健康同样把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疫情环境导致的发货迟缓、运输成本激增等。
而就在均瑶健康延续了净利润下滑连续下滑两年半记录的同时,也有消息传出,声称均瑶健康正在布局酱酒和造车业务。甚至设立白酒全资子公司的相关事项,都已经明确写在半年报中。
在迟迟难以扭转业绩颓势之后,难道均瑶健康打算“放弃治疗”,从其他市场领域实现“曲线救市”?
在将益生菌视作“二次创业”的核心产业后,均瑶健康的业绩表现和投资市场信心,并没有得到有效提振。
业绩方面,自2020年总营收出现31.62%的大幅缩水后,2021年虽然出现了7.24%的短暂回暖,但是相比2020年下滑27.6%的归属净利润,反而出现了31.26%的跌落,呈现出明显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均瑶健康的总营收同比下滑2.26%,归属净利润下滑71.64%。哪怕第二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21%,净利润仍然保持着54.79%的跌幅。
其中,倾注了大量资源的益生菌“二次创业”,所带来的业绩增长虽然令人眼前一亮,但仔细分析数据,不难发现整个业务板块对均瑶健康的提升相对有限。根据上半年财报信息,均瑶健康的益生菌食品营收同比增长156.7%,创造营收2181.76万元,而益生菌饮品的营收,也只有1429.2万元。
相对的,“退居二线”的乳酸菌饮品,在2022年上半年虽然同比下滑21.68%,但也实现了3.25亿元的营收。除了益生菌、乳酸菌之外的饮品品类,则创造了1.7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37.7%。
仅有3500万元左右的营收数据,说实话很难令人对均瑶健康的益生菌产品产生足够的信心。毕竟,早在2020年12月,刚刚上市4个月左右的均瑶健康,就通过签订战略合作的方式进军益生菌市场,而且在2021年就实现了益生菌饮品营收2123.02万元、益生菌食品营收3543.42万元的成绩。
前后比较之下,时隔半年后,2022年的均瑶健康益生菌产品,尽管增势喜人,但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足以匹配“二次创业”的冲劲。而且乳酸菌业务放缓导致的营收下滑,其对于整体业绩表现的亏蚀,短期内也很难依靠益生菌千万级别的营收来弥补。
尤其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益生菌或许很难如均瑶健康期望的那样,成为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全球范围内,益生菌产业正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但是直到21世纪,中国市场才开始出现相关产业建设。即便国内益生菌企业先后崛起并进入追赶期,然而落后于欧美、日本等地区约15-30年的差距,绝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抹平。
现阶段,我国的益生菌相关产品培育、技术研发虽然正在快速推进,但整体而言仍依赖于从国外进口。据不完全统计,美国企业杜邦和丹麦企业科汉森,分别占据着50%和35%的中国益生菌原料市场份额。
而根据天猫、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数据,2021年益生菌市场的全年交易总额达到了120亿元左右。这也意味着,至少102亿元的市场份额,都被国外企业所牢牢把控。
益生菌市场看似前景广阔,但短时间内,国产企业的主要精力仍需集中于基础生产环节。正如均瑶健康对业绩下滑的解释,上半年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原因,在于受国际环境影响,主要原材料发生较大幅度持续上涨,叠加制造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带来了大量成本端负担。
想要让益生菌产品真正成长起来,均瑶健康和众多同类国产企业一样,还需要时间和成本的持续积累。
从2011年切入常温乳酸菌市场,再到2020年8月成功上市,被称作“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均瑶健康在转型益生菌进行“二次创业”之前,已经深度挖掘乳酸菌产业近10年时间。无论是产品线、供应链、销售渠道,也都是建立在乳酸菌的产品特征和市场需求上。
只是乳酸菌并不具备过高的技术门槛,产品设计同质化倾向越发严重的同时,同业竞争也更加激烈。而且相比伊利、蒙牛等头部乳企的乳酸菌产品,均瑶健康的乳酸菌饮料大单品“味动力”,不仅在生产环节缺少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营销宣传上也远不是对手,因此选择益生菌赛道,也算是竞争力不足的无奈之举。
然而趋利避害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益生菌对技术的要求远远高于乳酸菌,无论是自主研发还是购买专利,对均瑶健康而言都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久的时间。再加上原有的产品线和销售渠道等架构,与益生菌产品的契合度较低,“二次创业”已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要面对重新创业的艰难和不确定性。
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均瑶健康的转型,似乎也并没有将益生菌视作唯一解。
即便喊出了向“益生菌第一股”奋进的口号,但均瑶健康还是涉足了多个热门赛道。
就像是在刚开始布局益生菌的2021年,均瑶健康曾宣布,拟收购湖北三座山饮品有限公司至少70%的股权。并且在5月份,将其更名为湖北均瑶恩赐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了与“恩赐”同名的,均瑶健康旗下首款矿泉水产品。
进入2022年后,均瑶健康还宣布将投资1.5亿元来建设恩赐矿泉水产业园,大有从农夫山泉、百岁山、怡宝、依云等国内外一线矿泉水品牌中,抢夺高端市场份额的势头。此外,在2021年宣布进军矿泉水赛道之后,也有媒体报道称,均瑶健康的董事长曾透露有计划推出玻尿酸食品,只是出于不知名原因,至今仍没有相关消息传出。
姑且不谈这些跨界投资是否带来了足够的业绩反馈,作为一家顶着“乳酸菌”标签上市的企业,投资市场对均瑶健康的未来发展战略,似乎并没有给予太高的评价。
从股价上就能看到,在2021年5月中旬短暂涨至30.74元之后,均瑶健康在随后近2个月时间,快速滑落至17元左右。此后除了在2022年1月上旬短暂突破20元关口,在振荡中长期浮动于16元上下区间,甚至在4月下旬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跌至年内最低12.88元后,更是有一路奔向14元区间的趋势。
在此期间,均瑶健康在上半年财报中,明确标注了建立白酒全资子公司的事项,而后又在9月初,证实了4月份就被曝出即将下场造车的传闻。此前的跨界投资,尚且还处于食品赛道之中,如今直接跨界至白酒和造车,几乎是将投资市场信心拉至“冰点”,股价下挫趋向越发明显。
通过天眼查可以看到,截至9月16日收盘,均瑶健康股价为14.25元,跌幅3.06%,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低于15元,并且持续下跌近4周,隐约表现出向13元俯冲的势头。在东方财富网的网友调查中,收盘时已经有接近67%的人持以“看跌”态度。
之所以如此,还是在于白酒、造车这两大热门领域中,或许已经没有太多可供新晋品牌生存的空间。虽然仍存在讲好故事的可能,但均瑶健康以“半路出家”的姿态涉足如此多的陌生领域,事倍功半之余,很可能要面临“捡芝麻丢西瓜”的风险。
某种意义上,跨界做酒的均瑶健康,多少有些模仿娃哈哈的意图。但是娃哈哈的宗帅家白酒,不仅有传奇企业家宗庆后来亲自背书,更有娃哈哈两度涉足白酒的底蕴支持,而均瑶健康基本属于“白手起家”,可能比“二次创业”更具难度。
而且虽然同样是竞争激烈的快消品赛道,但是乳制品相比白酒,还是显得更加温吞。白酒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于餐饮业和酒吧,而均瑶健康的渠道优势则体现在线下商超、便利店之类的地方,契合度较低,势必要重新进行渠道搭建工作。
就像是2004年娃哈哈和金六福进行的合作洽谈,最终就因为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差异而告吹,均瑶健康的“均瑶健康圣窖请您盲测酱香酒国际有限公司”,很难说究竟会迎来怎样的结局。至少,利用白酒概念来提振股价的期望,目前来看是落空了。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均瑶集团在2022年4月20日之前,就疑似和云度汽车签署协议,成为后者实际控股股东,正式接盘云度汽车。到了6月份,通过旗下子公司均瑶航空、上海吉道航,先后成为云度汽车的新增股东,也算是坐实了均瑶集团下场造车的猜测。
作为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造车新势力之一,云度汽车在2018年之后陷入了销量低迷的困境。从2017年至今,更是累计亏损超过7亿元,总负债额高达16.82亿元,并且在2022年2月,一度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停产。
得到均瑶集团的资金支持后,云度汽车在7月份恢复生产。只不过据业内人士分析,均瑶接手后将成立自己的汽车团队,云度汽车虽然逃过一劫,但接下来很可能成为均瑶集团的代工厂。
然而,濒临“破产”的恒大、已经破产的宝能等案例历历在目,隔壁同样在“二次创业”的小米至今也仍在饱受质疑。均瑶集团抛开乳制品的主营业务,去选择周期更长、投资更大、风险更高的造车,不被投资者看好,倒也不难理解了。
很显然,行业红利并不等同于企业红利,无论是益生菌、矿泉水、玻尿酸食品,还是白酒、造车,均瑶健康的“野心”仍需实打实的业绩数据做支持。否则,想要以“蹭热度”的方式去刺激股价,或许只是一场竹篮打水罢了。
说到底,踏实做事,才是企业经营的不二法则啊。
参考资料:
《2022年我国益生菌行业标准现状与市场规模》——中研网
《业绩连续下滑,均瑶健康欲借益生菌“二次创业”》——新京报
《净利预计下滑超六成,均瑶健康“二次创业”遇冷?》——北京商报
《怡宝、农夫山泉、百岁山均有布局—— 高端矿泉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时报
《得到证实!又一“500强”企业下场造车》——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