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陆慧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金融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年来,股票市场规模增长238.9%,债券市场规模增长444.3%,两个市场均位居全球第二,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硕果累累”。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这十年也是公募基金创新业务层出不穷、管理规模跨越式增长的“黄金十年”。过去十年,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从2.19万亿元增长至27.06万亿元,跃居全球第四,跑出发展“加速度”。
富国基金总经理 陈戈
十年风雨征程,变化的是年轮,不变的是初心。公募基金行业凭借规范、透明、公平等制度优势,依托于专业的投研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和认可,基金投资者的数量从4000多万人增加至7亿人。同时,创造了优秀的长期回报,十年累计盈利5万亿元、累计分红1.54万亿元,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畅谈了基金业十年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深化改革的历程。
他表示,富国基金作为公募行业的重要一员,将坚定初心、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行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富国基金将继续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通过提升核心投资能力、持续打造强大的投研平台、提升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等方式,进一步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求,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以专业化战略迎接高质量发展机遇,实现公司发展与投资者利益同提升、共进步。
公募基金行业十年蜕变
跃升为大资管行业核心成员
中国基金报: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表示,10年来我们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结合基金行业来看,过去10年最大变革和成果是什么?
陈戈:过去十年,资本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十年蜕变。2013年新《基金法》实施,公募行业开启了变革的大幕,经历过特色化、差异化竞争的尝试,公募规模持续增长、管理人队伍日趋多元、创新业务层出。彼时公募基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但公募行业的核心优势、专业能力、风险控制等本质属性尚未得到彰显,行业在摸索中以创新谋发展,呈现群雄逐鹿的发展态势。
随着2018年资管新规的落地,理财打破刚兑、资管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公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成熟期,行业竞争回归到资产管理能力本身,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成为业内共识。后资管新规时代,公募基金凭借多年来积淀的净值管理能力,充分发挥投研、产品、风控等方面的经验优势,跃升为大资管行业中的核心成员。
十年来公募行业成果显著,在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方面,普惠金融,公募走进千万百姓家。公募基金行业凭借规范、透明、公平等制度优势,依托于专业的投研能力,赢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信赖和认可,基金投资者的数量从4000多万人增加至7亿人。同时,创造了优秀的长期回报,十年累计盈利5万亿元、累计分红1.54万亿元,公募基金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
另一方面,行业规模扩大,产品矩阵扩容。过去十年资产管理规模高速增长,资管行业总规模由11.9万亿元增长至137.3万亿元,其中公募资产管理规模由2.19万亿元增长至27.06万亿元,跃居全球第四。与此同时,公募产品线齐全,全面覆盖权益、固收、量化、FOF等各类产品,其中创新产品不断涌现,为投资者资产配置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此外,公募基金还在支持国家发展战略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十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推出了包括设立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设立北交所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公募基金行业积极参与其中,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如发行科创主题基金、北交所主题产品等等,并不断加大对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等板块的配置力度,以实际举措助力科技企业、科创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参与养老三支柱的建设,公募行业积累了管理各类养老金的投资经验,长期专注管理好老百姓的养老钱。
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
中国基金报: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基金公司过去几年主要从哪些方面践行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将在哪些领域发力?
陈戈:回顾公募行业十年变革和成就,可以发现,受益于公募基金自身制度优势、日益完善的全链条监管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的正本清源,公募基金在多个方面已经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在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力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坚持投资者利益至上,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回报。近年来,公募基金长期盈利能力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实现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
第二,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十年来,公募基金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主动权益、固收、量化资产均衡发展,另类投资、FOF、REITs等积极补充完善,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投资工具。
过去几年,公募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对基金公司而言,规模越大责任就越大,因为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从这个角度出发,当下提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公募行业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展望未来,公募基金可以通过以下几项举措来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继续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过去几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现象被大家热议,要解决此问题,公募基金需立足专业,通过投研人才梯度建设、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刻画、引导和陪伴投资者等举措,切实提高基金投资者的获得感。
第二,进一步落实长周期考核,强化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对基金经理进行长期考核,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就会着眼长期,更好地实现基金管理人与投资人长期利益的一致性,使得“长期主义”贯穿投资始终。
第三,推动产品及业务守正创新,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元、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公募基金需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
第四,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不断增强行业合力。中国市场足够大,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机构共同成长,而基金管理人之间、境内与境外基金公司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效率。且随着FOF、投顾的发展壮大,风格稳定、业绩优良的基金产品会更加得到市场认可,行业良性竞争的氛围下,有利于为老百姓创造更为良好的获得感、体验感。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助力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改革红利
中国基金报:你认为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上,公募基金行业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能否以贵公司举例?如何结合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创新驱动和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的要求,在做好资产管理人的同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陈戈:作为A股市场价值的发现者,公募基金一直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行业长期践行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为实体直接融资引入长期资金,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具体来看,公募行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基于深度基本面研究,挖掘优质企业长期成长价值。公募基金权益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为A股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直接融资支持。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增长至5.95万亿元,占沪深股市流通市值比例为8.93%,持仓覆盖了A股市场超九成的股票。
第二,紧跟产业升级趋势,前瞻性布局优势产业。长期以来,公募基金基于其专业的投研能力,及时把握改革和产业趋势,前瞻性布局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发展需求的行业。数据显示,近10年公募基金的重配行业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通信、家用电器等,2022年基金二季报显示,电力设备、新能源、食品饮料等行业是公募行业重点配置的板块。
第三,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功能,提升新股发行定价能力,发挥专业买方作用。通过行使投票权、质询权、建议权等方式,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以富国基金为例,在科创板开市和试点注册制进程中,公司产品积极参与询价转让、战略配售及定增,并通过发行指数型产品等方式进行科创板长期投资,助力投资者分享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带来的红利。
公募基金具有普惠金融属性,履行社会责任是行业义务,日常通过成立社会责任投资基金、公益基金会等形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公募行业积极响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以富国基金为例,早在2012年成立了业内首家以环保为主题的公益基金会“上海富国环保公益基金会”,组织了多项低碳环保活动,形成了“爱传递·再生电脑教室”、“爱健康·净水暖心行动”等系列特色公益项目。此外,富国基金在灾情、疫情面前,多次参与爱心捐款捐物。
助力个人养老金投资增值保值
全面赋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
中国基金报:在参与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养老三大支柱建设上,公募基金行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将发挥哪些重要作用?
陈戈:公募基金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属于最早参与、且参与程度最深的资管机构之一,是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
从养老金管理规模来看,公募基金受托管理养老金规模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末,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的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社保基金等各类养老金超过4万亿元,占我国养老金委托投资规模的比例达到50%。
从业绩表现来看,公募基金为养老金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回报。截至2021年末,公募基金助力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分别实现8.3%、6.5%、7.3%的年均投资收益率,而职业年金自2019年开启市场化运营以来,在2020年、2021年分别获得1010.47亿元、932.24亿元的收益,回报率分别为7.83%、5.21%。成立满1年以上的103只养老目标FOF平均年化回报达到10.4%。长期来看,公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中业绩表现突出。
从养老金投资资质来看,公募基金在第一、第二支柱的养老金投资管理资质中占比最高。目前18家社保基金境内投资管理人中,公募基金占据了16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21家境内投资管理人,14家为公募基金;22家年金投资管理人中有11家为公募基金。截至目前,包括富国基金在内的10家公募基金获得了养老金投资管理业务的资格。
公募基金在养老金投资上积累的经验,为公募行业未来在养老三支柱竞争格局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优先将养老FOF作为公募基金标的进行投资,可见公募基金行业在产品收益特征、资产配置、基金优选、投资业绩等方面通过了市场的检验,在个人养老金投资中具备多重优势。
展望未来,公募基金可以凭借丰富的养老金投资经验、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优秀的客户服务能力和突出的产品创新能力,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养老投资需求,设计出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养老目标产品,将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更好地赋能至个人养老领域,为个人养老金的投资增值保值贡献力量,全面赋能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
发挥专业投资者功能
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中国基金报:在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逐步向机构化转变。公募基金持股比例显著上升。你如何看待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这一层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陈戈:这些年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始终与时代紧密相连。具体来看,主要分为三点:第一,近两年权益类基金的大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升直接融资占比,有效促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能力。第二,公募基金立足专业优势,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实现宏观、策略、行业和公司全维度的研究覆盖,帮助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产业和企业获得更有效的资本要素供给。第三,创新产品频出,以实体经济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满足了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更有利于支持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发挥“聚沙成塔”效应。
在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可以围绕四方面展开:一是立足根本,加强专业投资能力,重视权益投资,不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投资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是重视投研人才梯队建设,科学设置基金经理考核周期。长周期考核是平衡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关键机制,进一步强化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四是助力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发展。个人养老金是典型的中长期资金,公募基金应该利用专业投资者的能力与视角,在投资范围、投资类型、定投、分红机制等方面优化适合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设计,对于这类资金的管理需要基金公司站在更长期的视角。
致力提升投资体验和获得感
贯彻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中国基金报:在大资管领域里,相比其他资管产品,公募基金直接面对最广泛的投资群体。你觉得国内基金投资者在投资理财观念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未来如何更好地向投资者贯彻“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陈戈:在资管新规要求逐步落实、推进产品全面净值化、“房住不炒”等背景下,居民投资从追求银行理财等确定性收益产品逐渐转变为反映风险差异的净值化产品,投资行为也日益成熟,频繁申赎、高买低卖等行为有所减少,整体呈现出权益类基金获净流入、ETF规模持续攀升、个人债基配置比例提升以及对投顾的接受度上升等特征。
在27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中,个人持有基金市值占比已提升至52%,机构持有占比约48%,个人占比高于机构。同时,随着2016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住不炒”,房地产的金融资产投资属性逐步下降,在大类资产配置上,居民资产亦出现从不动产资产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的趋势。
在投资行为上,虽然市场波动加剧,但公募权益基金仍保持净流入,ETF规模也在持续上升,足以体现基民的投资行为逐步成熟,高买低卖行为有所减少,能更为理性的看待市场波动。同时,考虑到投资风险偏好,部分投资者将绝对收益、回撤控制等因素前置,并增加了债基的配置比例。
此外,在“提供一站式服务”基金投顾发展的当下,基民对投顾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升。
如何更好地贯彻“长期价值投资”理念,这么多年,富国基金进行了些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主要围绕“以持有人为中心”、“基金销售顺势而为”、“高质量的陪伴”三方面展开:
第一,以持有人为中心,在持有人收益的创造过程中,基金的业绩是基本立足点。其中,认识市场,发现价值是第一位。这需要打造一个强大的投研平台,平台为投资赋能,让基金经理在平台上能持续不断地成长,更专注于纯粹地做好投资。目前,富国基金投研人员占比超35%,投研平台倡导百花齐放,既有和而不同,也有不约而同。同时,不追求个人明星基金经理的打造,而是希望形成一个稳定、卓越的投研一体化平台,努力打造好的基金产品。
第二,基金销售行为“顺势不夺势”。在市场过热时,通过限制大额申购、设置投资门槛等行为,分散持有人扎堆在某些品种。例如在市场热度较高的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富国基金旗下有18只主动权益产品限购。除了绩优老产品的持营,在新产品布局上同样考虑市场情况,当市场低迷时逆势布局,当市场偏热时减少新产品的首发。
第三,引导、陪伴持有人。虽然公募基金进入“万基”时代,但持有人的配置需求一直相对稳定:对流动性、收益和保障的追求,以及对回撤的厌恶。因此,了解持有人,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至关重要。通过打造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为持有人降低投资过程中的交易损耗,提升投资的体验和获得感。
降低基金业绩波动性
坚持基本面选股、坚持长期投资
中国基金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一直是困扰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一大问题,你认为解决了这一问题的难点与破解之法何在?行业应该如何做?
陈戈:在过去公募基金整体实现较好收益的背景下,基民不赚钱现象仍存,主要原因是每次基金投资者的数量大幅增加均出现在牛市顶点,高点买入低点止损,追涨杀跌,这一交易行为使得最终投资收益受损严重。根据《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基金持有人实际获得的收益=基金的收益+基民的行为损益,在2016-2020年5年期间,投资者由于投资行为将最终的投资收益拉低了11.61%,基民的操作给收益带来的损耗接近60%。
要想把基金的业绩实实在在转换为基民的收益,减少在牛市顶点追入、低点卖出这一行为至关重要,这里包含了对市场、行业、投资者的多重期待。
对于市场而言,随着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提高,证券市场价格的波动率将降低,稳定性提高,告别“牛短熊长”,延长“慢牛、长牛”行情,市场长期趋势向上,给予投资者足够长的时间思考,使得他们能更长久的持有。
对于行业而言,众人拾柴火焰高,让行业里的各个参与方携手共进。在蛋糕做大的过程中,所有参与方共同推进,努力共建良好的行业生态,从基金公司,到托管机构,再到销售机构都需持续提高服务水平,让投资者拥有更好的体验。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降低基金业绩波动性,坚持严格的基本面选股,坚持长期投资。牛市重市、熊市重质,优质上市公司的波动性相对较低,规避概念题材类个股,坚守底线,不被市场短期趋势所裹挟,与优质公司做长期朋友。同时,提供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基金产品,以FOF为例,可以有效分散基金产品的非系统性风险,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获得中等偏上的收益。
以持有人为中心
打造好的产品,提供好的陪伴
中国基金报:当前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未来竞争格局预计会有哪些变化?作为行业大型基金公司,贵公司会有哪些创新尝试?
陈戈:《关于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对于行业未来的格局已经作出了前瞻性的规划,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募基金行业将更专业、更多元。参考海外资管的发展经验,资产管理机构中既有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综合型金融机构,也有专注于特定客户的专业机构,例如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的基金超市富达基金、提供“低成本”的智能投顾先锋集团等。未来,各家资管机构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差异化经营中建立起自身的竞争壁垒,呈现出综合性大型财富管理机构、特色化专业资管机构竞合协同、良性发展的态势,减少同质化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更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为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提供更专业高效的支持。
第二,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将更扎根于投资管理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投研核心能力以及风控合规能力。未来,基金公司将立足于自身所长的领域,实现差异化、专业化经营,并且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满足投资者多样化投资理财需求,有真正投资管理能力和精细化风险控制能力的基金公司将实现与管理规模相匹配促进的情形。
第三,围绕“合规、诚信、专业、稳健”行业文化,打造“百年老店”。一方面,厚植行业文化,健全行业生态发展,建立诚信文化,认真履行受托责任;另一方面,将“投”和“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从客户的投资目标出发,有品质的陪伴服务全面覆盖投前、投中、投后各个环节,才能有效缓冲市场波动给投资者带来的冲击,使得投资人更坚定的长期投资,从另一个角度“陪伴”基金管理人。
对于未来的创新尝试,我们认为,公募基金的根本是以持有人为中心,而本源还是在于打造好的产品,提供好的陪伴:第一,老产品方面,不做“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追逐短期收益的交易行为,将产品按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刻画,提供回撤、收益在各个区间的基金产品,例如稳健与回报系列、均衡系列、价值系列、成长系列以及行业主题系列等,以此对应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第二,在巩固老产品优势的基础上,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产品。近年来,在监管的支持下,富国基金推出公募REITs、碳中和指数基金等创新产品。此外,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这一风口下,富国基金还将继续大力发展养老产品。
在陪伴方面,目前富国基金已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陪伴服务体系,创建了富国“星投顾”品牌,从文字报告到直播互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好的陪伴,要直指投资本源,不迎合短期热点。未来,富国基金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契合他们个性化投资需求的投顾组合,提供高质量陪伴内容和有温度的投顾服务。
聚焦自身投资能力建设
探索性布局国际业务
中国基金报:基金行业国际化步伐一直步履不停,未来在国际业务“走出去”、“引进来”上有哪些工作?
陈戈:近年来,随着资产管理规模的扩大,行业内不少头部公司加大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约20余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同时还有部分基金公司在递交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QDII产品设立方面,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QDII基金共有202只,整体规模达2921亿元,同时还有十多只QDII基金处于注册申请阶段。
反之,在“引进来”方面,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多元化、国际化,也为行业引入“活水”。外资巨头的加入将促进公募行业的投资管理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整体呈现协同发展、良性竞争的行业生态,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以富国基金为例,公司亦在国际业务上进行探索性布局。富国储备了熟悉海外市场的专业人才,打造了拥有全球化视野的海外权益投资团队及匹配的前中后台。目前,海外权益投资团队成员平均从业年限7年,管理规模超百亿,是市场中海外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团队之一,目前旗下已有多只QDII产品。
未来,希望中国的资管行业进一步走出国门,实现“能力输出”,相信基金行业能逐步积累经验,稳步拓展,加大熟悉海外市场的专业人才储备,把我们的资产管理能力输出到海外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
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最关键的仍是聚焦能力建设。随着市场体量的提升,投资工具将不断丰富,基金公司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树立基于长期的发展目标、制定正确的经营理念,在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坚守本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海外布局会面临诸多风险,成本也很高,富国基金将在自身实力做好准备的时候,更积极地做海外展业和能力输出。
《高端访谈》往期报道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