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白卷英雄”,1973年高考因交了一张白卷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被知识青年们誉为敢说实话的能人。
他又是“罪大恶极”的囚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受万夫所指跌下神坛,踏入监牢生活十五年。
从英雄到囚徒他经历了什么,现如今又怎样了呢?相信说到这里很多老一辈的人已经猜到了。
1950年张铁生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县的一户普通家庭,其父为了养家糊口一直经营着一家粮油坊,即使每日辛辛苦苦也赚不来几个钱。
可就算这样他也从来没有动过让儿子帮工的念头,反而是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坚持让张铁生入学学习,而张铁生也很争气,从小学习成绩在班里就是名列前茅。
作为在建设国家大环境里出生的一代人,张铁生一直都渴望早日学成,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建功立业,故而他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张铁生每天都在关注着新中国的变化,他看到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看到农村的稻田产量节节攀升,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
为此张铁生打算考取大学,用自己的学识为国家出一份力,可不巧的是由于某些历史原因,在其高中毕业之时高考已经被取消了,想要上大学就只能“推荐入学”。
但张铁生的家庭背景不太好,父亲作为一名“小资产阶级”,他想要获得推荐的名额简直是难如登天,于是他只好顺应“上山下乡”的潮流,以一名知识青年的身份另辟蹊径报效祖国。
1968年十八岁的张铁生前往了当地白塔公社的枣山大队插队落户,在这里他听闻了一件未来足以改变其一生的事情,那就是如果在生产队干的好,也是可以被推荐上大学的。
这可让张铁生的心思“活泛”了起来,就这样为了这个万人哄抢的名额,他开始了在田间地头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
大队里有什么脏活累活张铁生一个人全包了,每天他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将一件件农活干得比传统的农民都漂亮,这样勤奋上进一表人才的知识青年谁人不爱呢?
所以大队中从上至下都对张铁生很是欣赏,而他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表现,渐渐地在众人的推举下成为了生产队的小队长。
小队长看起来不起眼,但在当时那个年代可是一众知识青年的头头,在几百人的大队中是有着不小的话语权的,一旦国家放开了上大学的政策,身为小队长也是首先被考虑的。
张铁生一直抱着希望等待着奇迹的出现,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1972年前后,在周总理等人的努力下,国家在当年短暂的开启了高考大门,虽然依旧需要地方的推荐,但已经开始参考学习成绩了。
而张铁生作为大队之中学习最好、人缘最好、工作能力最佳的小队长,自然毫不费力地获得了这次参加高考的机会。
由于考试定于来年六月末举行,张铁生获得了一年左右的复习时间,大家都认为他完全有能力考上大学,甚至还有人希望其功成名就之后多多照顾,但正是因为这一年的时间,张铁生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
当时的高考已经中断多年,没有人知道具体考什么,大家都只能凭猜测认为会考语文数学政治历史一类的硬性知识,当然这也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多年下乡的经历基本上让所有人都忘却了物理化学之类日常用不到的学科,张铁生也不例外。
就这样张铁生开始了针对文科方面的攻读,虽然相比于其他人他身为小队长还要兼顾队里的工作复习的时间相对较少。
但凭借着之前多年优异成绩的沉淀,他也并没有慌张每天依旧淡定自若的边工作边学习,村里的老人看见他这副神态都经常说其好像是文曲星下凡。
一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身为带队队长的他于六月中旬便带着临县的几个学子赶赴了考点。
1973年6月28日考试正式开始了,第一科目和张铁生预想的一样是语文,语文的考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思想都不一样给出的答案也都大不相同,所以张铁生对于自己的成绩并没有担心。
第二科目是数学,从小在班里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的张铁生自然也不发怵,一顿行云流水的答题过后他迈入了下午的考场。
可令张铁生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第三场考的居然是物理化学,五年的劳动工作过程中他哪里接触过这种专业知识啊?他只认识一些简单的符号,其余的一概不认识。
考场里的其他学生和张铁生的情况也大致相同,语文数学胸有成竹而物理化学却直挠头,这要是就这么考完了,那还能考上大学吗?
考场之中一阵落寞的气氛开始溢出,有几个学子甚至选择了提前离开考场,不过张铁生却没那么容易放弃,虽然依旧是不会答题,但他却想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交白卷,并在卷子上写上访信!
张铁生在物理化学的试卷背后写到:尊敬的领导您好,当看到我的考试成绩之后您一定会觉得很差,不过这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我自从1968年下乡以来,每天都从事将近二十个小时的农业生产工作,就连考试之前的几天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我都依旧如此。
相信有许多同学也是这种情况,希望领导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我们这类知识青年的复杂情况,允许我进行几天系统的复习在行考试,之后必然不会让上级失望.....
当然这并不是张铁生的原话,不过意思大体是这么个意思,在当时那个年代下乡务农的知识青年的辛苦人尽皆知。
党中央和上级正是心疼这群祖国的栋梁才会开放考试,张铁生正是想赌,赌领导会不会将自己的情况上报,一旦上报那他和一些同情况的同志的大学之路就有门了!
当这次考试结束后还没过几天,大家猜怎么着?张铁生的“诡计”果然奏效了,上级领导经过调查,考虑到这位同志确实为了从事生产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应该给他一个机会,于是特批张铁生同志复习一周左右的时间,于7月5日再行补考。
张铁生当时高兴坏了,心想自己的大学梦有戏了,所以在那一周他几乎都没怎么睡觉,一直在刻苦补习物理化学知识,一周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而这次的考试他果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成功地考上了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事情到这里其实还算正常,毕竟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常有发生,张铁生的做法大家也可以理解,可坏就坏在他太张扬了,张扬到全国都知道了他的事迹....
一开始还只是辽宁省内部将张铁生当初写的那封上访信刊登在了辽宁日报上,在当地引发了各大在乡下务农的知识青年团体对他的崇拜。
但渐渐地随着该事件的发酵,全国上下都知道了这篇上访信以及他的作者,一时间“白卷英雄”的名号响彻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交白卷考大学的人。
可有人支持就会有人反对,张铁生的这种行为虽然没有错,但显然是对那些一直以来都在刻苦学习的学子们的一种不公平,顿时各地都开始了一场反对“政治化入学”的浪潮。
这阵浪潮间接地导致了“文革”的结束,国家的运转也渐渐恢复了正常,高考也开始变成了以文化课成绩为主的考学方式,那么当年张铁生那批白卷考生该怎么处理呢?
国家对此也很头疼,因为毕竟他们也曾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学习成绩和能力也算是出色,于是最终政府只能作出不予追究的决定。
但张铁生本人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白卷英雄”,是这一类“投机取巧”之人的榜样,他是不得不处理的,所以在1976年后已经工作了的张铁生,职务被撤销党籍被开除,随即就被逮捕起来“游街示众”了。
当然这还不算完,1983年3月24日,张铁生得到了他的最终判决,那就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而他的罪名正是煽动反革命罪。
就这样曾经的“白卷英雄”沦为了阶下囚,但他的传奇故事却并没有结束,在监狱中他不仅努力改造,还用曾经在大学中学习的医学知识为狱友们看病,正是这样积极的态度使他获得了减刑的机会,原本十五年的刑期最终被减少到了八年,1991年10月张铁生出狱了。
在重新回到社会之后面对繁华的世界一时间张铁生还有些不适应,面对世人的白眼他也一度有些沉沦,可刚到家没几天的他却惊讶的发现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出狱,而这个人正是其大学同学董礼平。
最难得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董礼平在张铁生辉煌的时候便仰慕着他,现如今即使他落寞了也一直不离不弃,这样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张铁生,于是仅仅两个月之后二人便不顾董父母的反对喜结连理。
为了给妻子好的生活,张铁生也决定不再颓废,他在看到邓主席南巡之后毅然决然的决定下海经商,在南方赚了第一桶金之后,又回到了沈阳和好友开设了一家饲料厂,名叫禾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规模可不小,2014年之时就已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现如今他的市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三十多亿人民币,而作为股东之一的张铁生也已然成为了亿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