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刘冬雪
编辑/ 李原
经过10年努力,减排从浅滩驶向深海。高能耗企业设备的基础改造和减碳工作已基本完成;未来数十年,“减碳”将在数字化指引下,进入攻坚阶段;而一系列新赛道、新生产方式、新业态、新服务也将随之跑出。
“现在有些客户一年光买碳权就要花上千万。未来低碳排公司国家必然鼓励支持,高碳排公司的落后产能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全应科技CEO夏建涛说。
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做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郑重承诺。与此同时,控制碳排放也成为了关乎企业生存的“红线”。由此拉开的,是一条数万亿级别的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10年努力,减排已从浅滩驶向深海。其具体表现为:高能耗企业设备的基础改造和减碳工作已基本完成;未来数十年,“减碳”将在高度的数字化指引下,进入攻坚阶段;而一系列新赛道、新生产方式、新业态、新服务也将快速跑出。
例如,为了让风、光等新能源充分发挥效能,并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电交易市场的深化改革建设一直是近年来的行业焦点。而选择为发电、购电等几方提供数字化交易服务的兰木达公司,一年可为新能源企业增加20%的收入,同时大量地减少成本费用。
此外,如何更准确地计算碳量,避免“一刀切”地用减产换减碳,保证经济效益,企业要踩稳自己的平衡球。科学管理“减排”体系,也正成为所有企业的命题。
领先的玩家,既需要深厚的能源知识和资源积累,亦要具备大数据解读和数字化服务的实力。例如,全应科技通过大数据计算,可为某大型热电厂提高3-5%的效率;而按该厂一年省下2万吨煤计算,即可带来几千万的经济效益。
而专注于推动工业副产石膏减排利用的一夫科技,每推动客户少用1亿吨水泥,以副产石膏来替代,便可减少8000万吨的碳排放。
在这条“减排”的万亿赛道上,商业机会将从何方涌现,上述三家已初具规模的独角兽公司的摸索故事或许可以为参与者带来一些启发。
“减排”服务要选数字化基础好的行业
根据智研咨询整理的数据显示,我国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左右。其中热电排放量占能源排放总量的40%左右。也就是说,仅热电行业每年就会产生38亿吨的碳排放。
因此,在“双碳”战略中,对热电行业的改造也是重中之重。
夏建涛本硕博学的都是人工智能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工作。他曾参与过中石油克拉玛依油田运营指挥中心、华为全球运营中心的设计。2016年,夏建涛拉上了几位IBM研究院的朋友寻找创业机会。彼时他便判断:热电数字化服务将是一条非常好的赛道。
“第一行业要足够大,第二要有数字化基础,三是行业经济基础要好,四是客户数量要多。”夏建涛回忆了团队制定的几条行业选择标准。
而热电满足如上全部标准。经过几十年发展,热电、冶金、化工等行业已基本实现数字化,其底层安装的传感器、仪表、自动化设备都很完善。一个小型热电厂会有四五千个数据点,大型热电厂的数据则可能达到数万个。
那么,热电行业该如何减排?传统途径无非几条:设备改造、人才培养、数字化升级。
目前,热电的老旧设备改造已基本完成升级,甚至走入瓶颈。“锅炉能效已从早期的80%升级到了90-95%,边际效应已经很小。”夏建涛说。人才培养的瓶颈则在于:热电厂多位于偏远地区,对高精尖人才吸引力有限。
数字化升级便成为了当下许多热电更为确定性的选择。由于热电厂的负荷不断波动,它的生产过程也是多岗位联合调整的模式,非常复杂。全应科技要做的,则是在工厂控制间安装智能边缘控制器,把生产过程中端到端的数据全部提取出来。进而经过清洗、加密后传输到云端,利用云计算的算力,搭建热电生产全过程的模型体系,最终为热电生产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准确预测下游客户的需要的热能和电能,以此反推控制参数,再传输给运行控制间。最终要实现以秒为计算的精准控制,目前可以实现热电厂3-5%的效率提升。”夏建涛表示。
2019年7月,全应科技开始为红豆集团电厂实施智能化升级。到2019年年底,电厂整体能效提升了3.5%。按照红豆集团每年使用25万吨煤计算,每年可节省8000多吨煤,直接带来了600多万元的经济价值,同时减少了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从去年开始,煤炭价格疯涨,按照当下煤价计算,红豆集团综合节省成本超过2000万元。
2017年开始,全应科技基于PaaS平台,研究热电智能化解决方案,建立SaaS系统。截至目前,已经服务了60多家企业。
夏建涛透露,目前公司的营收由两部分构成:硬件费用与服务费。前者是一次性支付,单客户费用约100-200万元。后者为年费,单客户费用为100-200万元/年,可持续提供服务。客户平均的投资回报周期大概在6-12个月之间。
目前在一级市场上,工业智能化和双碳服务型公司也受到了资本的追逐。自创业以来,全应科技共完成5轮融资。其中2021年的B轮融资获得了高瓴资本、明势资本等方的投资。
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表示:“全应科技基于其对热电行业深刻理解,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热力热电行业的智能化,大大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 降低碳排放,有效为客户节约成本,真正的解决了客户和行业的痛点。”
抓住新兴交易市场的机会
在普通居民眼中,我国的民用电价格多年来一直很稳定。但在工业与商业用电层面,电价经常在几毛到1.5元/度之间大幅波动;在“电改”之初,脱离供需关系,靠政府与电力企业的“博弈”定价是常态。
2015年3月15日,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9号文”)的文件公布,拉开了我国新一轮的“电改”大幕。”兰木达联合创始人王海霞介绍说。
在我国的能源规划中,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而截至2021年底,风、光发电量占比还只有11.5%左右。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发电有间歇、不稳定的特点,建设1000万千瓦时的新能源电站,可能要为之匹配差不多同等发电容量的可调节性火电站,才能满足电力供给。
随着2019年前后国际能源形势紧张,煤价上涨,火电发电成本飙升。“煤炭一个月一个价,火电厂面临亏损,在没有市场化价格的条件时,根本没有动力参与运行调节。”王海霞说。
当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气候变化越来越剧烈,电力供需剧烈波动时,限价、调峰、拉闸限电等现象时有发生。据2015年国家电网统计,江苏1度用电可以带来13元GDP——限电将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能够实时反映月、日、时尺度上的电力供需与成本变化的电价现货交易市场应运而生。“电改”之前,电网企业是电力市场上唯一的销售主体。而“电改”的目的则是还原电力产品的商品属性;引导发电企业与经营性用户通过市场方式进行交易。同时,推动火电、风、光、核电等多种能源协调发展。截至2022年1月, 除西藏之外其他省市的工商业用户都已通过市场化交易购电。
自2018年南方 (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在国内率先启动试运行,电力市场开始以15分钟为一个时段开展交易,每天分为96个时段,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用电价格各不相同。
与电力打了十几年交道的兰木达团队,从“9号文”开始,就在发掘电力现货交易的市场机会。2021年9月,北京兰木达公司成立。
兰木达做的是电力交易相关的技术和数据服务。简单来说,“我们帮买方降低批发购电的成本,帮卖方增加批发售电的收入。”王海霞说。
以火电为例,当新能源发电多时,火电现货价格走低,用户有动力多用电,火电便可以少发电。而新能源发电少时,现货价格走高,火电会多发、抢发电。而兰木达要做的,即是通过气象数据、出清数据、供需数据等,判断电价的走势,为客户提供交易参考,增加售电方的成本,减少购电方的开支,从中收取技术服务费。
以兰木达服务的山西某风力发电站为例:一般新能源电站缺少积累,人力配置少,五六个电站只有一两个人做交易。每个站一天下来有数千条数据要处理,人力只能做到低频且粗略的判断。兰木达帮电站将碎片化的数据集成起来,辅以走势预测,目前该电站售电收益提高了15%-30%,相当于多赚了几百万元。
另外,有些企业缺少专业交易团队,要委托给第三方操作,这便属于交易托管服务。
例如兰木达为内蒙古一家钢铁企业提供交易服务。“钢铁企业的电力是主要的生产成本项目,但是他们一般很难组建专业化的交易团队。”该企业一年用电量在4-5亿度,通过兰木达托管交易,电力成本下降了10%-20%,算下来省下了数千万元。
不过,电力现货市场虽已开放数年,目前也还处于与交易主体的磨合阶段。王海霞表示,参考世界各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历程,大都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服务电网,服务B端是一个既“吃”资源,又“吃”专业的领域。既要技术领先,又要口碑相传,兰木达的优势除了先发,便是对行业的积累和熟悉。
用新材料转化工业固废
过去20年,房地产、建材行业都处于高速发展期。而随着水泥熟料产量增加,我国水泥行业2009年至2020年,碳排放从9.71亿吨逐步达到了13.75亿吨。“假设我们推动每年工业副产石膏代替3亿吨水泥,每年就能减少2.5亿吨碳排放。”一夫科技董事长唐绍林表示。
2021年9月初,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在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梅府社区大泉洞泉眼附近,有一条奶白色水带与旁边绿水泾渭分明。
水体之所以呈现奶白色,是由于湖北某公司轮镜塘磷石膏库发生渗漏,造成了污染。经监测,大泉洞水样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6.1倍和3474倍。
据了解,湖北省全省磷石膏库共37座,其中有18座距长江和汉江干流不足5公里,最近的一座距长江仅50米。而磷石膏属于工业废弃物,含有未分解磷矿、游离磷酸、氟化物等杂质,大量堆放会带来环境安全风险。
而磷石膏是工业副产石膏的一种,其中还有脱硫石膏、钛石膏、盐石膏、碱石膏等,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集中在化工、轻工、电力、冶金四大行业,所涉企业30余万家。根据工信部环保部调研数据来看,近年来,工业副产石膏排放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全国年排放3亿吨,总堆存超10亿吨。
不过实际上,工业副产石膏并不是百无一用的废物,相反,还有很大的发掘价值。
2011年2月21日,工信部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下称“73号文”)指出:2009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产生量月1.18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38%,造成了大量堆存。
而工业副产石膏经过适当处理,完全可以代替天然石膏,一可用作水泥缓凝剂,二可生产石膏建材产品。尽管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利用途径、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优化,但综合利用仍存在问题。对此,“73号文”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15年底,引导工业副产石膏向多用途、大规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唐绍林早早就看中了工业副产石膏这块“宝贝”。此前他从事的是建材生意,随着房地产行业红利逐渐消退, 2009年前后,公司开始思考转型。
当时,工业副产石膏在很多人眼中,只是工业废渣。但唐绍林认为,工业副产石膏可通过化工业源源不断产出,原料足够。其次,工业副产石膏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处理后,可以完全替代天然石膏。
为此,一夫科技花了近6年时间转型。“光‘学费’就交了七八千万。”唐绍林谈到,期间公司曾举步维艰。
不过,唐绍林幸运地等到了“减排”红利期的来临。通过坚持“技术才是核心”,逐步引进化工工艺、材料学、机械、热能工程、仪表、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从2013年到2015年,团队一直坚持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产能,最终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打造出全国第一条水热法生产高强石膏生产线。
目前,一夫科技已经在全国多地建成水热法制备α型高强石膏、β建筑石膏的示范生产线,相关产品应用已涉及航空、汽车、橡胶、塑料、船舶、铸造、陶瓷模具等多个领域。同时,一夫科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工业副产石膏循环利用系统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据唐绍林透露,一夫科技的营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技术服务类和科技转让类占到60%,装备设计占到40%。公司从2015年开始持续盈利,目前年营收数亿元。
同时,工业副产石膏的循环利用于“双碳”战略也有着重大价值。唐绍林介绍,石膏与石灰、水泥同为胶凝材料,不过生产同样重量的石膏与水泥,产生的碳排放有很大差别。如果每年少用1亿吨水泥,以石膏来替代,大概可以减少8000万吨的碳排放。
同时,唐绍林也认为,目前副产石膏等“减排”行业中,还存在诸多痛点:基础研究尚不完善;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制度不健全;绿色投融资有待深化;行业、企业需建立长效协调的运行机制。
唐绍林看来,这需要鼓励集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资源、创新平台、创新企业,不断拉长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石膏产品技术创新、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