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传捷报!A股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亮相,新能源净利翻倍夺目,哪些企业“强者恒强”?
(风力发电模型;苗诗雨 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苗诗雨 陆肖肖 北京报道
新能源的风,吹到2022年第三季度仍旧强劲。
国庆假期后,A股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截至10月11日,已公布预告的企业中,新能源领域企业业绩亮眼,通威股份、宁德时代、TCL中环、亿纬锂能等均透露业绩预增喜讯,多数新能源企业盈利翻倍。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在新能源研发、生产、利用等诸多领域和行业,大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增光伏市场,风电、光伏发电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
那么,截至目前,新能源企业发展有了哪些变化?目前哪些企业业绩仍旧强劲呢?四季度新能源的市场预期又如何呢?
三季度新能源业绩预告亮眼
2022年新能源市场究竟有多热,从前三季度新能源上市公司公布的业绩预告不难看出一二。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相关公开信息发现,截至10月11日,已公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的新能源企业绝大多数业绩均以预增为主。
(A股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情况;苗诗雨制图)
10月10日,宁德时代发布相应业绩预告,碾压一众新能源上市公司同期预告利润,伴随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及储能产业的市场持续增长,公司报告期内实现盈利规模快速增长,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5亿元-180亿元。
东方电热作为新能源领域的相关企业,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大增。对此,东方电热表示,由于报告期内,多晶硅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市场景气,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装备业务、新能源汽车用PTC电加热器业务销售收入均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不只是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的大增,上述新能源企业的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情况也十分亮眼。
此外,记者也留意到,永泰能源、广汇能源、冀中能源等传统能源业绩预告也同样报喜。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同属煤炭板块的永泰能源和冀中能源在各自公告中,将业绩增长归因于产品售价提高,利润提升。
光伏、锂电企业业绩“抢跑”
不难发现,在诸多新能源企业当中,光伏、锂电领域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俨然“抢跑”。
光伏领域以三巨头之一的通威股份为例,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预计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亿元-218亿元,同比增幅区间为259.98%-266.71%。在业绩变动说明中,通威股份表示,报告期内,高纯晶硅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价格同比上涨,叠加公司新产能快速爬坡达产,实现量利大幅提升。
《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硅料第三季度市场价已突破30.3万元/吨,对比2022年第一季度约23万元/吨的价格再度增长。
而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披露数据,2022年光伏产业发展景气,仅二季度,单晶硅、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3%、50.6%、30.4%,较一季度分别加快37.3%、13.0%、6.1%。
除了光伏,业绩预告羡煞旁人的领域便是锂电行业。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10月11日,锂电相关领域宁德时代、天赐材料、恩捷股份、亿纬锂能前三季度业绩均有望同比大增。对于原因,上述企业较一致表示,与新能源汽车需求及行业蓬勃发展相关。
据10月11日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环比增14.7%,1-9月形成趋势性上升走势。1-9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
值得关注的是,《华夏时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前新能源领域的部分企业呈现出了“强者恒强”的势头,自2017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比亚迪在内的企业业绩增长强劲。
此前,曾有业内研究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委婉提到,在当前新能源锂电和光伏“热”的推动下,原料锂、硅紧缺的问题短期或难以缓解,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虽然整个行业都是在稳步向前,但企业间的发展不排除会有快有慢。
新能源四季度景气度如何?
那么,新能源在“快车道”还能行驶多久?四季度的景气度又如何呢?
《华夏时报》记者在查阅有关研报后发现,目前各机构对于四季度新能源市场景气度仍存信心,认为在目前新能源市场需求和发展政策推动下,四季度新能源或仍将维持高景气度运行。但不少研究机构也在研报中提到了四季度还要关注市场供需、原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以光伏为例,国联证券在有关研报中指出,未来光伏硅料的价格持续平稳,第四季度预期迎来产能释放高峰,价格上行动力下降,硅片也将价格维稳,供应增量也将加速体现。
德邦证券也表示,据PVInfoLink消息,硅料环节新产能在即将到来的四季度继续提升,而且季度环比提升幅度继续扩大,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下降,而且买方心态处于持续调整变化的阶段,对于10月硅料有效供应量的增幅信心充足的预期下,抢购或囤货现象陆续消退。
与此同时,隆众资讯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韩珊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也表示,“锂电热”让产业链不同环节都在寻求机会加强锂资源的布局,“一硅难求”也在让各行跨界挤入光伏赛道,如此情形或将助推行业内产业链一体化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