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折戟创业板,造车难救“代工厂”创维

创维最近有点“丧”。

国庆节前夕,创维电器撤回了在创业板的IPO申请,即便保荐方是中信证券,大家都以为这是强强联手,最后结果却是黯然撤回,创维到底怎么了?

提到创维,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创维的彩电。而对于创维的冰箱、洗衣机,恐怕真正有印象的并不多。

更何况家电行业如今早已不是蓝海,而是内卷激烈的红海,创维电器在家电市场的基本盘守不住不说,近年来更是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也难怪创维创始人黄宏生动了造车的念头,只不过同样造车的美的、海信等其他家电企业,大多是与车企合作。

而创维的想法不一样,它不想给车企做零件供应商,而是想一口吃个胖子,一上来就想造整车。那么问题来了,创维真的有造整车的实力吗?

造车毫无疑问是非常烧钱的,如果电器板块分拆上市成功,造车或许还会有点底气,但如今创维电器的上市申请已经撤回,创维还拿什么去造车呢?

和造家电相比,显然造车更难,既然创维电器没能上市,那么创维造车的初衷恐怕还是想趁着造车的风口赌一把。

深陷毛利率窘境

这次撤回IPO申请的创维电器,挂靠的是赫赫有名的创维集团,但是相比主营彩电的创维集团,主营白色家电的创维电器,不管是在行业的竞争力、市场的占有率还是技术的创新性上,恐怕都难以符合创业板对于“创新创业”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创维电器被创业板拒之门外的原因。

创维电器如今的生存现状到底如何,我们可以从招股书中可以一探究竟。

创维电器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冰箱、洗衣机等白电,2021年,创维电器营收在近三年的IPO报告期内首次超过40亿,但其中来自冰箱和洗衣机的贡献收入达33.79亿元,占比已超8成。

据招股书显示,创维电器2019年、2020年、2021年营收分别为36.85亿元、37.39亿元、40亿元;净利分别为1.75亿元、1.52亿元、 1.24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37亿元、1.04亿元、6900万元。

对比最近三年的营收和净利,不难发现,创维电器已经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从大环境来看,家电市场进入红海期是整个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家电行业势必会处于增速下行阶段,这些都是创维需要面对的难题。

只不过,让创维电器难以启齿的是,它的毛利率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创维电器2019年-2021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96%、13.19%及11.74%,低于同期海信家电、海尔智家、澳柯玛、长虹美菱、惠而浦、奥马电器等22.93%、21.37%、18.41%的平均毛利率。

同样选择造车的的海尔智家毛利率高达31.23%,但创维作为家电行业的”差生“,却在造车业务中走在了前面,这是为什么恐怕大家心里都有数。

从招股书中不难看出,即便是创维电器现有的利润,也离不开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

编辑

招股书显示,创维电器的其他收益有着占比较高的风险。

在报告期内(2019年-2021年),其他收益依次为18.66%、42.51%、53.33%,去年更是比利润总额的一半还多。

家电已经是成熟行业,而创维电器如果还是主要依赖补贴,也难怪它IPO被拒了。

创维造车的真正目的,答案恐怕已经呼之欲出。

代工救不了创维

创维电器有可能扭转颓势吗?

创维电器自己在招股书中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创维电器将进一步加深与小米集团的合作关系。

创维电器通过ODM/OEM的方式为小米等互联网家电品牌进行代工,这也是创维电器毛利低的罪魁祸首之一。

很明显,创维电器在和家电行业头部企业的竞争中不占优势,离开了小米这条大腿,创维电器的营收就没有保证。

小米作为创维电器ODM的第一大客户,贡献了5.36亿的销售额,占当期销售额的13.4%。

令人唏嘘的是,2001年,创维彩电销售额在我国彩电业排名前三,突破了70亿大关,但如今子公司创维电器竟然沦落到给后辈小米做代工。

创维电器也解释称,其目前主要生产经营以ODM/OEM(贴牌)模式为主,该类业务在2021年的收入达22.80亿元,占比达58.22%。

也就是说,创维电器的业务主要并非来自于自身品牌的销售,更多的营业收入是来自于贴牌加工模式。

在以ODM/OEM为主的经营模式下,不断走低并远低于同行可比的毛利率,是创维电器自身“成长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铁证。

毛利率过低,离不开创维赖以生存的贴牌代工模式。

创维电器生产经营模式为自主品牌与ODM/OEM(贴牌),2019年-2021年ODM/OEM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9.53%、56.18%、58.22%,逐步走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正是因为过度依赖贴牌代工业务,也导致创维电器研发投入不高,进一步制约创维电器的市场表现。

2019年至2021年,创维电器研发费用投入分别1.36亿元、1.37亿元及1.51亿元,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0%、3.66%及3.78%。

与此同时,冰洗行业头部化趋势让创维电器的市场份额目前低于头部竞争对手企业。根据创维电器披露,2021年创维电器冰箱、洗衣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仅为3.78%和3.33%。

总的来说,以ODM/OEM经营模式为主,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均不同程度下滑,研发投入低效,创维电器恐怕难以明证自身“成长性”与“创新性”符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要求。

创维集团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其实不只创维电器。

酷开科技成立于2006年,于2014年开始独立运营,是创维集团旗下负责智能电视系统运营的技术平台。

2018年3月,酷开科技成为OTT行业内一家估值近百亿的独角兽公司。

到了2020年下半年,创维集团决定分拆酷开科技并独立上市。不过,目前酷开科技尚未完成上市。

创维集团忙着”拆拆拆“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股价的增长乏力,以及香港资本市场对家电企业的“无感”。

至于为什么要提酷开科技,是因为其是创维造车的关键一环。

造车不是解药

造手机的半途而废,让创维对于造车更为执着。

但是其销量并没有说服力,去年开始交付的EV6已经上市一年多,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EV6累计销量都没有破万。

刚上市的创维HT-i虽然立下了2023年销售10万辆的“军令状”。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创维HT-i上却用了现成的比亚迪DM-i混动系统。

如果创维汽车想站在巨人比亚迪的肩膀上,走捷径,恐怕是在质疑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能力,毕竟与其买创维不如直接买比亚迪。

创维集团的子公司创维电器基本盘难保,自己又没能乘上智能手机的风口,如今直接造车,恐怕是在痴心妄想一步登天,这步子属实跨得太大。创维的汽车销量也已经很明显的给出了答案。

虽然创维有酷开科技,但酷开难以为创维汽车赋能。因此创维EV6主打的车家互联功能很难有想象力,恐怕只是创维汽车的一个噱头。

毕竟,创维要面对的一个残酷事实是,其汽车目前销量太低,汽车用户量少,汽车销量远远撑不起创维的智能汽车生态。

而且创维寄予厚望的车家生态究竟能释放出多少商业价值,也是个未知数。

结语

到了2022年,创维电器营收出现下滑,上半年,创维电器营收16.22亿元,同比下降16.38%;净利为5831万元,同比增长0.83%;扣非后净利为4318.5万元,同比增长0.83%。

很明显,创维在电器业务中没有做到出类拔萃,利润依靠政府补贴,销量又要靠小米等品牌商,可以说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还没做到行业第一,又想换行去赌一把。

对于创维来说,分拆上市这条路目前看来行不通了,至于创维汽车能走多远也需要画个问号。

一方面,创维电器的冰箱、洗衣机等白电业务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其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都没有亮眼之处。

另一方面,家电行业是夕阳产业,无论是资本还是市场都不看好,加上创维电器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

这种情况下,创维电器即便强行上市也难以获得投资者青睐,更不可能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估值,这也是为什么创维电器选择黯然撤回IPO申请。

10月10日,创维集团回应,“创维电器后续还会继续推进IPO。”

但下一次能否如愿上市成功,恐怕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