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云南大学2023年招生专业目录公布!国关专业拟扩招4人!!

文科考研网收集整理

从云南大学2023招生专业目录看,云大国关院的国政增加1人,国关增加4人,外交减少1人,区域国别研究增加3人。

云南大学2023年部分专业考纲:

612-政治学概论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体系,熟悉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并掌握政治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可能包括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三、考查内容

(一)权力

1. 权力的定义

2. 政治权力

3.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二)国家

1. 国家与阶级

2.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3.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4. 国家与社会

5. 国家与民族

6. 国家与宗教

(三)政体

1. 政体的一般理论

2. 政体的基本类型

3. 政体的民主化

4. 国家结构形式

(四)国家机构

1. 现代政府的内涵与职能

2. 立法机构

3. 司法机构

4. 行政机构

(五)政党

1. 政党的概念

2. 现代政党的基本特征

3. 政党制度

4. 政党政治

(六)政治团体与政治参与

1. 政治参与的含义与功能

2. 政治参与的主体

3. 政治参与的途径

4. 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

(七)政治发展

1. 政治发展的概念和类型

2. 政治发展的实质与内容

3. 政治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4. 政治发展与政治民主化

(八)政治文化

1. 政治文化的含义、结构与功能

2. 政治文化的成分和类型

3. 政治社会化

4. 政治文化的发展

(九)中国的政治文明

1. 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

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内涵

3. 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

(十)国际政治

1. 国际政治的含义、基本准则

2. 国际政治的时代特征与行为主体

3. 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

4. 主权国家与国际政治

5.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政治

6. 中国与世界

818-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考查内容涵盖从16世纪初到21世纪的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演变,要求考生对过去约500年的国际关系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把握。《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考试力求反映国际关系专业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要求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近代国际关系史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该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其基本理论和方法。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可能包括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三、考试内容

第一编 维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一章 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维斯特伐利亚体系

第二篇 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章 维也纳体系

第四章 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第五章 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

第六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三篇 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

第七章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第八章 冷战:两极格局对抗下的国际关系

第九章 缓和: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四篇 全球化时代:转型中的国际关系

第十章 冷战的终结到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第十一章 美国霸权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

884-《外交学》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性质

外交学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外交学的基本概念、当代中国外交、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及外交谈判的相关内容,考生除需认真研读相关专业书籍外还应阅读一些相关的专业学术期刊,关注外交学和中国外交研究的新趋势。重点考查考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对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和研究潜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要求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外交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深刻理解外交对于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深刻把握外交作为主权国家维护和平、实现国家利益的实质,熟悉新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新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外交事件,掌握中国政府在处理各类外交问题时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具备分析和解决外交及涉外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可能包括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三、考试内容

(一)外交概述

1.1 外交的定义

1.2 外交学的特点

1.3 外交与其它相关概念

(二)外交的历史演变

2.1 外交的起源

2.2 春秋时期的外交

2.3 大变革时期的外交

2.4 秦以后的中国古代外交

2.5 古希腊的外交

2.6 四大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2.7 常驻使节制度的建立

2.8 主权观念的产生

2.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新外交

(三)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

3.1 公认的外交基本准则

3.2 外交承认

3.3 外交关系及外交代表机关的建立

3.4 大使的任命与就任

3.5 外交团和外交团团长

3.6 外交位次

(四)当代外交机构的组成和职责

4.1 外交决策机构

4.2 外交决策机构的作用

4.3 外交部的职责

4.4 外交部的组成

4.5 常驻外交代表机关

4.6 外交代表机关的职责

4.7 外交代表机关的组成和规模

4.8 常驻国际组织的外交代表

(五)外交代表与领事代表

5.1 使馆馆长

5.2 馆长的任职

5.3 外交职员

5.4 领事关系与领馆

5.5 领事代表和身份

5.6 大使和总领事的区别(采访)

(六)外交特权与豁免

6.1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知识

6.2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使用范围和享受期限

6.3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内容

6.4 使馆和外交人员对驻在国的义务

6.5 外交特权与豁免在中国的实践

(七)当代外交的方式

7.1 当代外交方式的基本特点

7.2 多边外交

7.3 首脑外交

7.4 经济外交

7.5 公共外交

(八)外交交涉与谈判

9.1 国际会议

9.2 国际组织

9.3 国际条约

(十)外交业务与技术

10.1 外交礼宾礼仪

10.2 外交语言

10.3 外交文书

10.4 外交调研

(十一)当代外交与其他领域的关系

11.1 外交与国际环境

11.2 外交与内政

11.3 外交与经济

11.4 外交与科技

11.5 外交与军事

11.6 外交与文化

(十二)大国外交

(十三)中国外交

631《政治学原理》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说明

1.《政治学原理》科目的考试,着重考查考生准确而全面地掌握政治学理论基本知识的程度,综合运用政治学基本知识、思维和方法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和阐述见解过程中体现的学术素养。

2.本科目考试,通常采取名词解释、简要回答、简要分析、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具体采取哪些题型,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现象和本质

二、政治的涵义

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发展

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治权力

一、政治权力的本质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

四、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政治权威

五、政治权力的基础

六、政治权力的监督

第三章 国家

一、国家的起源

二、阶级与国家

三、国家的本质

四、国家的形式

五、国家的职能

六、国家机构

七、国家治理

第四章 政党

一、政党的涵义

二、性质和特点

三、政党的作用

四、政党制度

五、政党政治

第五章 民族

一、民族的含义

二、民族的类型

三、民族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民族与国家

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第六章 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的涵义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

三、政治文化的内容

四、政治文化的类型

五、政治文化的功能

第七章 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二、政治社会化的实现

三、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第八章 政治统治

一、政治统治的本质

二、政治统治的实施方式

三、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四、政治统治的演变

第九章 政治参与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

二、政治参与的类型

三、政治参与的方式

四、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五、政治参与的作用

六、有序的政治参与

第十章 政治发展

一、政治发展的涵义

二、政治发展的内容

三、政治发展的实现

四、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

第十一章 政治民主

一、政治民主的涵义

二、政治民主理论

三、政治民主的制度类型

四、民主与法治

第十二章 国际政治

一、国际政治的涵义

二、国际政治行为体

三、国际秩序与世界格局

四、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

804《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说明

1.《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科目的考试,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当代中国政治体系的产生和形成、结构和关系、运行过程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系统而全面掌握这些知识,要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使学生总体上把握当代中国公共生活的组织方式和过程;二是对当代中国政府的结构、关系及功能有透彻理解;三是对中国政府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有理性而务实的见解。

2.本科目考试,通常采取名词解释、简要回答、简要分析、论述等题型,每次考试具体采取哪些题型,视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政府与政治

一、政府的起源与职能

二、政治的内涵与作用

三、政府与政治的关系

四、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产生及演进

五、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体系

六、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过程

第二章 宪法

一、五四宪法到八二宪法的历史演进

二、宪法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三、宪法的性质、原则和特点

四、宪法对国家制度的规定

五、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第三章 政党制度

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三、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四、中国共产党与政府的关系

五、中国共产党与市场的关系

六、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军事力量的关系

七、中国政党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第四章 立法机关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三、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的职权职责

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与职权

六、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与职权

七、人民代表大会的上下级关系

八、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形式与议事程序

第五章 国家元首

一、国家元首制度的历史演进

二、国家主席的地位与职权

三、国家主席的产生和任期

第六章 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性质与特征

二、中央人民政府

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四、经济特区及开发区

五、政府运行机制

六、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第七章 政治协商机关

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立与历史演进

二、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与政治职能

三、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第八章 司法机关

一、司法机关及其沿革

二、人民法院与中国审判制度

三、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检察制度

四、司法程序与司法原则

五、司法制度的完善

第九章 选举制度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

二、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四、选举机构与选举程序

五、选举办法

六、选举制度的完善

第十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第十一章 基层民主制度

一、基层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农村村民自治制度

三、城市社区自治制度

四、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第十二章 政府过程

一、政府过程的内涵

二、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

三、决策与决策的施行

四、政府过程的保障机制

五、政府过程与经济、社会生活

第十三章 政府间关系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二、地方政府的层级关系

三、地方政府间关系

四、政府的条块关系

第十四章 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发展

一、中国政府与政治发展的内涵

二、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