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A股“富二代”接班:有人元宇宙结婚股价上涨,有人扛下千亿负债

站在镁光灯下的A股“富二代”,谁能happy ending?

编辑丨卢泳志

来源 | 野马财经

代际传递向来是家族企业备受瞩目的话题。

随着A股进入子承父业的高峰期,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富二代”陆续开始接掌家族企业。

Wind数据统计,在A股4888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9位90后董事长,其中22位均为家族企业的继承者,接班比例为75.86%,覆盖范围包括生物医药、半导体、食品加工、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来源:Wind数据

此外,在A股上市公司中,80后董事长也有251位,如1980年的鄂尔多斯(600295.SH)王臻、1988年的海澜之家(600398.SH)周立宸等,均在接班后扛起了公司的转型创新大旗。

“二代”接班,他们一边面临着来自社会认同方面的巨大压力,另一边也给公司带来了年轻气质和深受“Z世代”关注的新业务。

“二代”接班,A股市场注入新活力

不同企业接班有着各自的风格,有人厚积薄发、十年只为磨一剑;有人临危受命、风波中挑起大梁。但不管接班方式如何变化,“二代“进场,均为当下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10月8日,一则“90后董事长的婚礼有多会玩”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中青宝(300052.SZ)董事长李逸伦以自己婚礼为范本复刻出了一场时髦的“元宇宙婚礼”,并借势发布了一款名为“metalove元囍”的线上线下婚礼联动app。

尽管微博评论中,对于李逸伦此次宣传行为褒贬不一,但中青宝依然收获了巨大的流量。截至10月15日,该话题在微博累计获得2亿次阅读,引发2.5万讨论。

在社交媒体赚到流量的同时,中青宝也收获了投资者的看好。在国庆收假后的3个交易日,中青宝股价迎来三连涨,在10月12日达到18.94元/股的收盘价,较9月30日的17.03元/股上涨11.22%。

来源:Wind数据

李逸伦出生于1994年,今年5月正式接班。回看李逸伦的接棒历程,颇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

2022年上半年,中青宝曾陷入多起风波,信披违规被警示、年度业绩亏损、前董事长李瑞杰因“五一要求员工强制加班”面临舆论危机。在此背景下,5月6日,李瑞杰宣布辞任公司董事长,其子李逸伦拿下接力棒。

作为“90后”主力军,李逸伦选则押宝当下大火的元宇宙赛道,并在2021年就推出首款元宇宙游戏产品《酿酒大师》。而“MetaLove 元囍”则是这位“90后”掌门人在元宇宙概念中发掘出的新玩法。

来源:罐头图库

目前,选中元宇宙赛道的中青宝已在资本市场中收获众多关注,但中青宝能否借元宇宙之力重回“A股网游第一股”,还需要看李逸伦的后续发力。

如果说“危与机并存”是李逸伦时代中青宝的关键词,那么“危机和自救”则更适合作为蓝光发展(600466.SH)杨武正的标签。

杨武正出生于1995年,2021年6月正式从父亲杨铿手中拿下蓝光发展董事长的接力棒,而当时蓝光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债务危机。

据2021年一季报显示,蓝光发展当时总资产2664.43亿元,总负债2194.23亿元,资产负债率82.35%。其中有息负债合计789.89亿元,包括338.15亿元的短期债务,同期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63.37亿元,不足以覆盖短债。

杨武正接班一个月后,蓝光发展出现债券违约。截至2022年9月底,蓝光发展共有8只债券,存续规模55.54亿元,目前均已违约。2022年中期报显示,蓝光发展累积到期未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已经达到387.75亿元。

来源:蓝光发展公告

拍卖股权、出售资产,杨武正扛下掌舵人大旗后,蓝光发展一直在积极自救。但从当前表现来看,这位95后“二代”的偿债之路仍是任重而道远。

与不到而立之年就开始独当一面的李逸伦、杨武正相比,新希望“80后”董事长刘畅接班父亲刘永好的步伐,则更像是一场马拉松。

14岁赴美求学、2002年回国后选择在基层历练,新希望农业、新希望乳业、四川南方希望等均曾是刘畅学习的舞台。就这样沉淀了近10年,2011年,刘畅终于被父亲刘永好带到媒体前公开亮相,并于2013年5月正式接任新希望六和(000876.SZ)董事长。

进入“刘畅时代”的新希望六和,一方面积极推动公司由饲料销售向养殖端转型,实现业务重心调整;另一方面还与市场上多家食品企业联手,加强在食品加工环节的竞争力,并将业务进一步向终端延伸。

来源:罐头图库

目前,新希望六和已经实现从饲料、育种、养殖、屠宰到食品深加工、下游销售渠道和品牌的完整布局,公司市值也从2013年时的270亿元涨至2022年的670亿元。可以说,掌舵近10年,刘畅已经不仅是一位普通的“继承者”,更是一名“创二代”。

事实上,近年来的资本市场,80后、90后的二代接班已屡见不鲜。但也有部分选择独立的“富二代”,借助父辈的资源、人脉,闯出一片天。

如李嘉诚次子李泽楷,自1991年独立创业,已经超过30年,身家380亿元,持有电讯盈科(0008.HK)、盈大地产(0432.HK)、Bridgetown Holdings、Bridgetown 2 Holdings等多家上市公司,其本人也是各大富豪榜单的常客。

另外,还有美的置业何享健之子何剑锋,27岁自立门户,现在实控“盈峰系”,拥有盈峰环境(000967.SZ)和百纳千成(300291.SZ)两家上市公司,此外,其实控的盈峰集团还是“公募一哥”易方达的并列第一大股东。

顺利接班≠happy ending

不过,喜剧和盛宴并非是资本市场的常态,无论是主动传递还是被动掌权,故事的结尾都不总是happy ending。

比如海鑫集团李兆会,2003年临危接班,“守江山”11年,最终不仅“山空江断”,其本人还被法院公开悬赏。

2021年9月15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了一则执行悬赏公告,“捉拿”山西前首富李兆会。根据悬赏公告,举报人最高可拿到2162万元的奖金。

李兆会是山西海鑫集团原董事长,2003年,因父亲李海仓在办公室被枪杀,22岁的李兆会被迫中断在澳学业回国继承家业,担任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海鑫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李兆会的执掌下,海鑫集团也曾经历过短暂的辉煌。2004年,海鑫集团总产值达到70亿元,同年被评为纳税全国民企第一。2005年,实现80多亿元年销售额,净利润超过4亿。

不过,年轻的李兆会并不满足于父亲留给他的实业帝国,而是将目光转向资本运作,通过投资民生银行、兴业证券、山西证券、新能泰山等获益超66亿元。

2008年,李兆会以125亿元身家成为山西最年轻的首富。2010年,李兆会和女明星车晓高调结婚。

但好景不长,先是结婚不到两年二人就宣布离婚。之后,随着产业行情不景气,2014年海鑫集团陷入债务危机。2015年,海鑫集团走向破产。此后李兆会本人也因欠债未还成了“老赖”。

如今破产已经7年,李兆会到底身在何处,仍然是个谜。

在此期间,海翔药业前董事长罗煜竑也曾上演过另一个“坑爹”的故事。

海翔药业(002099.SZ)的前身是成立于1966年的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经历几次重组、股份制改革后,成为民营家族企业,董事长由罗邦鹏担任。2006年12月,海翔药业成功登陆深交所。

事实上,海翔药业二代接班并非临时兴起。早在大学毕业时,罗邦鹏之子罗煜竑就开始在海翔药业工作,从基层生产车间、研发中心、销售管理等部门做起。2004年,罗煜竑进入公司管理层,接班一事逐渐提上日程。

2009年4月,罗煜竑当选为董事长,2010年9月成为实际控制人,他的接班也算得上是一步一个脚印。

但随着2012年-2013年医药行业迎来寒潮,大宗商品原料药出口不景气,海翔药业业绩明显下滑,2013年亏损近1亿元。在此期间,海翔药业也曾以溢价453%收购持有制剂批文的苏州四药70%股权,以谋求转型。

但海翔药业转型并不顺利,大股东罗煜竑在2013年频繁减持,5次抛售股份1980万股。2014年5月,罗煜竑将持有5940万股份以3.8亿元转让王云富,海翔药业正式易主。

有风投人士曾对“21世纪网”表示,海翔(药业)走到今天,与罗煜竑转型动作迟缓有密切关系。“罗煜竑的战略眼光、执行力、管理能力,都很欠缺。不知道他如何考虑企业转型问题,药企转型非朝夕之功,台州海正药业转型已十年,也就是最近两年海正才又走上正轨。罗提出转型至今,海翔药业在制剂生产线、批文、销售团队和渠道方面,仍一片空白,令人费解。”

如何培养“企二代”?

家族企业中有多种亲属关系,兄弟、夫妻、父(母)子(女)……亲属关系的此消彼长也伴随着时代的烙印。

据《福布斯》发布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介绍,2010年时,兄弟关系在企业家族成员中尚处于首要地位。随后两年,创业板的诞生刺激了大批中小家族企业集体上市,“夫妻档”以超过140%的年平均增速大幅上升。

2013年,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代际交接提上日程,这种亲属关系又迎来了新的特征。“福布斯报告”介绍,2013年家族企业中,父(母)子(女)的关系数量首次超越了兄弟关系,以将近4成的比例成为第二大亲属关系。

代际交接自此进入热潮期,而接班高峰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企二代”和“创一代”之间的互补与分歧。

“创一代”大多以实业起家,财富积累伴随着历史机遇,在资本运营方面较为薄弱,所以有意识让二代们弥补。因此在当前的资本市场上,拥有金融、经济、财务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二代”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留学国外的海归和高学历精英。

相比于父辈一代,继承者们对行业最新技术、现代管理模式等方面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并大多对金融投资领域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但资本运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使企业财富在短期内产生倍增效应,但一不小心,也容易将企业置身于重资本轻实业的风险之中。

财经评论员谭浩俊表示,海归“富二代”接班,最怕资本意识过强、实业意识太弱。当他们不甘心于“创一代”那样以实体产业慢慢积累财富、逐步增长财力,而是寄希望通过资本手段快速形成财富积聚时,风险则随之而来。李兆会就是前车之鉴,为进入资本市场,放弃实业,只想捞快钱,最终却被资本反噬。而将知识学以致用,与中国实际及“创一代”的经验紧密结合,则更加重要。

“家族企业接班并非易事,‘企二代’需要熟悉所在行业及做好企业运营本身,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区搞资本运营。”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博文喜也强调。

面对代际传递中可能出现的各项问题,一些成熟企业家则在接班人的培养方面各有经验。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曾在《酌见》节目中向俞敏洪介绍,他的女儿和儿子,都更偏向于穷养。“从小言传身教,培养一些理念,年轻的时候吃点苦是好的。”

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也提到,希望自己的孩子除了好好读书,获取经验之外,也应该积极投身公益和环保事业,感受到这个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培养自己对自然、对人类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些资本大佬教育孩子的经验,不仅适用于企业家群体对接班人的培养,对于中产阶级、普通家庭也同样有意义。

正如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曾对《河南商报》表述,“在企业接班过程中,企业家可以给二代去扶一把、去赋能,但二代最终来讲还是要靠自己做增量。”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如是。

你印象中的“富二代”有哪些?他们成功接班了吗?欢迎评论区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