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是很多人的最爱,起码曾经是最爱,特别是那个5%收益率和4%收益率还保本甚至保息的那种银行理财。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以及银行理财收益的不断下降,虽然部分理财投资者转战到银行存款和国债,但银行理财仍然是百姓最喜欢的理财资产。
但是,最近两大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银行理财产品有更大的影响,即“银行理财刺客”增多和银行理财比较基准收益率下调。这两大措施的出现可能进一步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从而进一步分化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并迎来银行理财更大的变局。
一、什么是“银行理财刺客”?银行理财刺客增多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理财刺客”?可能很多人非常陌生,但如果说,你的理财产品兑付时没有实现理财基准比较收益或者远远低于基准比较收益甚至亏损,你可能就非常熟悉。网络上把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时没有达到比较基准收益率的银行理财就叫“银行理财刺客”。
“银行理财刺客”实际上来源于网络上“雪糕刺客”戏称,雪糕刺客说的是那些隐藏在冰柜里面看着本来其貌不扬的雪糕,当付钱的时候被价格刺你一下但又不能退,只能接受高价格买了也许并不值的雪糕。
银行理财刺客到底有多么严重?根据普益标准统计,2022年上半年到期的12380只披露了业绩比较基准的银行理财产品中,到期收益没有达到业绩比较基准水平的有1200只,虽然占比只有9.42%,但在各种媒体上却经常看到一些人在抱怨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了、远远低于比较基准收益等。更有数据显示,近日理财公司到期的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平均收益率落后于平均业绩比较基准的不在少数。
二、“银行理财刺客”就像银行理财投资时的“盲盒”游戏,导致银行理财投资部分向银行存款转移
虽然资产管理新规实施以后,所有的银行不再保本保息,也使用了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替代了用“预期收益率”,也提醒投资者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并不代表未来到期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但人们在投资购买时和兑付时仍然会将到期收益率与比较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对低于比较基准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往往觉得吃亏了。
如果仅仅是收益率下降还可以理解,但对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真实收益的未知才是投资时最可怕的,因为这种未知导致人们在投资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觉得像在进行打开“银行理财盲盒”的游戏,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会怎样。
这种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银行理财投资者一部分转移到银行存款投资中。毕竟银行存款在上半年增长了10万亿,而银行理财产品6月末的存续规模29.15万亿元,比银行理财高峰时的30万亿略有下降。
三、银行理财比较基准收益率开始下调已经打破银行理财未来收益的想象空间,可能会导致银行理财市场大变局
虽然“银行理财刺客”已经打开了银行理财的盲盒模式,但毕竟百姓还是会有一个持续的适应过程,更要命的是,目前一些银行理财比较基准收益率开始下调。
如果说以前的银行理财刺客只是打破了人们对比较基准收益与实际理财收益的想象空间以外,比较基准收益率的下调则是直接打破了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打开盲盒的预期。也就是说,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就连预期收益的想象空间都下降了。
最近,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选择继续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银行已经连续3周下降了在售理财产品业绩基准收益率,截止到10月8日全市场开放式理财产品中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基准收益率与上周相比平均下跌了0.51个百分点,固收类理财产品平均业绩基准与上周相比平均下跌了0.01个百分点。
如果说上面的业绩比较基准收益下调是平均水平,那么,从典型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有报道调查发现,光大理财、交银理财和招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公司相继下调了部分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比较基准收益率的下调幅度在10到60个基点之间。
我们应该相信,随着我国利率市场的下调趋势加强,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更会成为一种未来趋势,而这种趋势会重新塑造银行理财市场,并推动银行理财市场迎来更大的变局。
“银行理财刺客”和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时代的到来,你还会投资购买银行产品吗?说说你的经历是否亏损了还是没有达到业绩比较基准?(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