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必掌握的地理规律,高考常考的地理过程与地理效应总结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

1)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1)正午太阳髙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玮度的夜长相等。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1)分布规律(北半球)

①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

①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

②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气压带——30杜,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带——90°。

移动规律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地区;

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

7 —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3)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1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2)空间分布规律

12.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3.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成因

1)地带性分异规律

2)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在山区,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是因为气温和降水往往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的坡向等。

(3)主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成因

14.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15.世界工业分布演变规律

16.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

1)一般规律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压缩或淘汰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转入国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则投资于新产品研发。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向讲解】

2.各类地理效应丰富地理的考查维度,实现对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考点一——地理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高低的变化、空气的水平运动、等压面的弯曲变化及热力环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的形成过程。

3.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高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等。

4.常见的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主要包括气旋(或低压)、反气旋(或高压)、冷锋、暖锋、台风、寒潮、洪涝、干旱及旱灾、锋面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或气象灾害的形成过程。

5.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岩浆转化为岩浆岩、地表岩石转化为沉积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变质岩、所有岩石转化为岩浆等。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

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1)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2)如果河流比较大,搬运来的泥沙多,而海水作用弱,则三角洲迅速发育,并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生长。

(3)如果河流小,搬运来的泥沙少,而海水作用又强,则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不发育三角洲,而是以河口海湾出现。如亚马孙河河口未发育三角洲,其原因主要有:①流经热带雨林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

②流经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水流平缓,利于泥沙在河口以上地区沉积;

③河口泥沙被南赤道暖流向西北方向搬运。

7.水循环的过程:

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

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1)大陆架形成渔场,可从三方面分析:

①大陆架海水较浅,太阳辐射热能射到海底,有利于鱼类的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②大陆架底部沉积着由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鱼类产卵发育;

③大陆架与大陆毗连,由大陆流来的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2)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主要从两方面分析:

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泛到上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鱼类对迎面而来的洋流性质感到不适应,不敢继续前进),因而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纽芬兰和我国舟山等渔场均具备这一条件。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1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

12.城市化的过程及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化过程。

小结

线

1.(2020·广东广州·月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时期柴达木盆地为巨大湖泊,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干旱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强劲的西北风从阿尔金山的低洼区穿入,不断剥蚀出露的古湖沉积地层,形成规模巨大,与主导风向一致的雅丹地貌。该地区气候曾向暖湿转变,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图一)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图二)。近年来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湖盐业资源,在流入两湖的河流上筑坝让河水流入鸭湖,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体的作用正导致水上雅丹景观的消失。

(1)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鸭湖部分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的原因。

(3)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水上雅丹潜藏的衰亡危机。

【答案】

(1)古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

(2)由于气候转暖变湿,径流增多,河流汇入鸭湖;人工修筑堤坝阻挡河水注入东、西台吉尔乃湖,致使更多径流流入鸭湖,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3)该地区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雅丹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岩石易变软,加上水浪冲刷,将底部掏空,导致重力坍塌。雅丹地层夹有盐层,湖水易溶蚀。该地常年受风力等侵蚀作用,导致雅丹裂隙扩大,直至消亡。

【解析】

(1)地貌的形成一般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要从材料所给信息进行推导。地质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为巨大的湖泊,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域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后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古湖菱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随着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和流水是塑造雅丹地貌的主导力量”,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

(2)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主要是因为鸭湖的湖水变多,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据图可以看出:由于气候转暖变湿,高山冰川融化,径流增多,更多的河水汇入鸭湖,使得鸭湖的水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湖盐业资源,在流入两湖的河流上筑坝让河水流入鸭湖,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3)考查外力作用对水上雅丹的影响,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该地主要以风化和侵蚀作用为主。首先风化作用: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强烈的风化作用会使得雅丹地貌不断受到侵蚀。其次流水侵蚀作用:雅丹底部常年浸泡在水中,岩石易变软,加_上水浪冲刷,将底部掏空,导致重力坍塌。“地层中含有盐层",雅丹地层夹有盐层,湖水易溶蚀。风力侵蚀作用:该地常年受风力等侵蚀作用,导致雅丹裂隙扩大, 直至消亡。

2. (2020·北京高考真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

莱州湾蕴藏着石油资源。原油可选择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

(2)在管道运输和水路运输中任选其一,评价该运输方式的优势和不足。

【答案】

(1)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

(2)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损耗小等。但投资大,灵活性差等。或水路运输投资少,成本低等。但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等。

【解析】

(1)读图可知,莱州湾周边有众多河流注入,且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众多河流以及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所以该区域泥沙沉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逐渐变浅,莱州湾宽度不断变窄。

(2)本题主要考查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运输来运输原油,运输途中损耗小,且连续性强,但需要铺设管道设施,投资大,且运输的灵活性差。②水路运输:水路运输运费相对较低,投资相对较小,成本较低,但受航道水文状况以及区域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连续性较差。

考点二——地理效应

1.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2.狭管效应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

3.山体效应

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带界限如林线(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央比外围地区分布要高的现象。

形成原因是山体的热力效应所产生山体内部比外部(或外围低地)温度高的温度分布格局。

下图示意山体效应概念模型。

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山体内部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山体外部多,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的热量也较多;

山体外部的地面热量传递到同山体相同海拔高度时热量已大为减弱。

4.冷湖效应

盛夏季节,由于地面状况不同,空气受热程度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

特别是陆地裸露地,当太阳光到达地面后,很容易被反射到大气中,加之地面热容量小,特别是中午前后,太阳暴晒就使得近地层上空气温度很高,成为一个“热源”。而湖泊或江面上空,由于下面是水,阳光可以透射一部分,反射到空中的热量较少,加之水的热容量较大,这样就使得水面上空的温度相对较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湖效应”。

5.焚风效应

焚风常出现在山脉背风坡,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在高压区,空气下沉也可产生焚风。

6.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中心的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

常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另外还有非城市热岛效应,如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等。

7.绿岛效应

绿岛效应是指在一定面积(约3公顷)绿地里气温比周边建筑聚集处气温下降0.5℃以上。森林是最高的植被。森林可以减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减低地表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气候。这就是森林的绿岛效应。森林可以减小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减低地表风速,提高相对湿度,增加降水,形成森林小气候。这就是森林的绿岛效应。森林能改变风向,减弱风速,阻滞沙土,起着防风、固沙、保土的作用,因此,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往往成为改造小气候的有效措施之一。

8.“水寒效应”是指由于水汽蒸发而引起体感温度低于实际温度的现象。水汽的蒸发作用会带走更多的热量,因此人会感觉到比实际要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水寒效应。据测算,当身体潮湿时,身体所散失体热的速度是身体干燥时的25倍。这在酷热的夏天是最有效率的降低体温的方式,但是在冬季的低温环境下,却是造成失温情况的最大助力。所以冬季保持身体的干燥永远都是从事户外活动时穿着的最高指导原则。

“风寒效应”是指因风所引起使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便不断地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越来越感到寒冷。这就是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刮风天比无风或微风时使人感到更寒冷的原因。

9.沃岛效应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一系列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的影响,灌木下土壤具有更高的土壤养分含量,这种现象被称为“沃岛效应”。

10.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对流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即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11.洋面封冻效应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生相互作用。

理论上分析,洋面封冻将会产生下列效应:阻断了洋流,阻断了南北的洋流的热量输送,从而导致中高纬度地区气候的变冷;增大了洋面的反射率,使得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引起气候的变冷;阻断了洋面的水汽蒸发,使得气候变得干燥;封冻洋面由于缺乏氧气与太阳辐射,生物生产率将会大幅度降低。

12.阳伞效应

阳伞效应指由大气污染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

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前者如火山喷出大量尘埃和海水浪花飞溅将各种盐分带入大气中;

后者如工业、交通运输和生活中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烟尘。

此外,农业生产和植被破坏等,产生许多灰尘由地面进入大气环境,使悬浮在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大增加。这些气溶胶粒子会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紫外线通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弱,导致地面温度降低。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增多了凝结核,使云量、降水量、雾的频率增多,对地表亦起冷却作用。由于这种作用宛如阳伞遮挡太阳辐射而使地面温度降低,故取此名。

小结

线

(2020·江西月考)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结合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答案】1.D 2.B

【解析】

1.大湖效应是指冷室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胡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形成地形雨。①. ②错误;冬季北美洲盛行西北风,风能经过海面带来充足的水汽,降雪量最大的地点一定位于向风的湖岸,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③④正确,故选D。

2.本题考查气象灾害。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河面风浪大,不利于通航。综上,本题选B。

(2020·江西省信丰中学月考) 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了洞穴,形成了“穿堂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上图犬鼠洞穴的“穿堂风”(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4.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A.热力环流 B.峡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答案】3.D 4.A

【解析】

3.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水平气流经过土堆时,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气压较低。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甲洞口气压较乙洞口高,D对。甲为气流进口,A错。两个洞口地面气流流速相同,B错。乙处有来自洞内的上升气流影响,气温较高,C错。故选D。

4.乙处有来自洞穴内的上升气流,使洞内气压降低,从图中甲处气流下沉补充,使洞穴底部形成了水平气流“穿堂风”,垂直气流与水平气流组合形成环流。故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热力环流,A对。峡管效应是受地形影响,空气流经狭窄区域速度变快的现象,B错。焚风效应是高大地形背风坡温度较高的现象,C错。温室效应指的是大气的保温作用,D错。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