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披露了“逆向考研”数据:在2022级的研究生中,有159人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院校,其中不乏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本科生。(10月25日中国新闻网)
逆向考研的名校生:从985到“双非”,与自己和解,这其实就是和插秧哲理的“退步原来是向前”如出一辙。 " 退步原来是向前 ",插秧时一边插一边往后退。退后一是不会踩到刚插下去的秧苗,二是能把插下去的秧苗与前面的对齐,不会插得歪歪斜斜。当人在 " 退步 " 的时候,秧田在一步步地前进,插秧的工作正在一步步地完成,可见这 " 退步 " 实际上这就是最大的进步。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就拿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的代代来说吧,今年“上岸”了青岛大学临床病理学研究生。代代说,以后,她可以从事病理学科相关工作,不用再在临床方向做不喜欢的事了。
笔者以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插秧哲理对“在‘人往高处走’的世俗之见中,放弃名校光环对他们而言是否意味着失败?在唯名校论的社会风气下,他们如何调试自我、如何做出忠于本心的抉择?”这一纠正是非常管用的。逆向考研的名校生的战略和理想可以远大,但行动却要立足于当下。把每一阶段的小目标做好了,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前行,逆向考研的名校生的大目标就终会实现。
求人不如励己,求物不如问心。将精神寄托在求知上,则多一份造诣。良好的精神应该寄托在自己身上。曾在某“双一流”高校学海洋学的石雪,在见识过压力后,她积极准备调剂。由于这些学校的调剂要求十分严苛,她一步步降低预期,一层层向下筛选,一路下滑到“双非”——“考上比考好更重要”。重压之下,能“上岸”似乎已经足以让考研人群庆幸。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人生不能没有梦,但怕的是走不出梦。读研后,石雪最大的感受是,她不再关注学校光环带来的荣誉感,取而代之的是思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体意义的追寻。
人生旅途,经常会跌倒,有时是自己不小心,有时是被别人打倒。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爬起来继续奔跑。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同样,逆向考研的名校生:从985到“双非”,表面是与自己和解,但却是认清现实一路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