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莲花出水农科小镇。
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宇。
温小宝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也成为广东今后五年深化落实的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已被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这为资本“下乡”指出一条新路径。
近日,南都·湾财社携手国台酒业发起的“乡村振兴广东实践深调研”第四站走进广州增城,调研农科小镇、云水间人文小镇、乡丰特色水果产业园、倚丰综合营地、德叔农产品公司等案例,调研期间我们关注到,广州乡村振兴基金通过“公司制+国有民营混合机制创新+专业化团队市场化运作”的创新顶层设计,通过“基金+园区”模式,发挥产业资源多、投资方式灵活以及产业人才集聚的三大优势,开创了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聚焦种业研发打造农产品“中国芯”
此次南都调研团的目的地之一、位于广州增城的莲花出水农科小镇(下称农科小镇),正是广州乡村振兴基金打造的“基金+园区”模式的标杆案例。
“农科小镇选址在增城区中新镇,总占地面积约5000亩,距离广州、东莞市中心约50公里,距离深圳市区约120公里。”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宇向调研团介绍,小镇规划布局为“一核五芯”:“一核”为“好种子工厂”,是以种业研发为核心的育种及科研基地,“五芯”则是莲花美丽牧场(生猪养殖)、黑米产学研示范基地、荔枝科技种业产业园、荷虾养殖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渔业和鸡禽种业园。
南都湾财社乡村振兴调研团成员在农科小镇的重点项目、莲花出水牧场的山坡上看到,优质的荔枝新品种种苗正通过杂交的方式进行培育。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种苗包括御荔、冰荔等优质品种,“我们的目标是以‘良种良法’的培育方式,打造荔枝‘中国芯’”。
据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经理肖静透露,此前增城挂绿荔枝登陆北京SKP商场的高端超市,上架两天就卖断货,由于每斤售价1049元,被网友称为荔枝界的“爱马仕”。“有意思的是,很多外地的农户对我们的荔枝种苗‘兴趣很高’”,此前农科小镇曾在抖音上售卖部分荔枝种苗,很快就售罄了。
立体生态循环推进绿色低碳农业
除荔枝外,农科小镇内还有不少“高值”农产品。在莲花出水牧场的山顶,南都调研团看到,该小镇的养猪牧场就在直线300米距离外,但并无异味。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农科小镇在猪的养殖过程中,采用了微生物饲料进行喂养,从而确保猪只营养健康。猪舍的屋顶建设光伏电站,以实现光电互补、节能降碳、绿色能源。另外,猪只排出的粪便也被专门收集,并形成沼气发电供应牧场用电,实现“立体循环”。
实际上,“有机立体循环种养”在农科小镇的项目中处处有所体现。比如,莲花出水牧场的荷塘,也被农科小镇当作“荷虾套养项目”的“试验田”。“我们把这些小龙虾送到部分高级餐厅进行加工,发现虾的肉质和味道非常不错”。曾宇表示,他们将荷花与小龙虾进行套养,最终证实“一水两用、一地两收”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式可行。“小龙虾虽然是目前市场上较受欢迎的产品,但其对水质环境要求不高,因此有些养殖小龙虾的场所环境不达标,虾体内会有重金属残留。养荷花可对水质进行净化,并且为小龙虾提供‘养料’”。据其透露,小龙虾养殖还有望为今后切入预制菜产业助力。
曾宇表示,他们希望通过“产村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生态立体循环融合”三个融合,打造有机循环农业体系。
“基金+园区”撬动资源参与助农
去年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发挥财政投入引领作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为资本市场助推乡村振兴指明方向。
南都湾财社调研了解到,2018年6月,由增城区政府引导,大湾区多家优质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共同参与投资,先行先试设立了广州市首支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振兴产业基金——增城乡村振兴产业基金。
“经过前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渐寻找到下沉市场和乡村振兴的交叉结合点,创新探索出‘基金+园区’的模式,将基金体系与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依托于乡村在地空间搭建,从而实现项目落地。”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毛杰作介绍,“基金+园区”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为振兴乡村的产业提供了资金保障和空间保障,通过基金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振兴当中,同时通过产业引入,盘活提升了乡村在地空间的价值。
该基金设立4年来,累计调动了20多亿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投资建设产业涵盖种植业、农牧业、乡村文旅业等,辐射农户和影响覆盖了200多条村,培育了6000多名涉农人才。其中,农科小镇利用社会资本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出该园区最大特点:立体有机的农业循环体系。
全链条立体化助力村民农业种养
“基金+园区”无疑是资本下乡及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那么,这种模式能否具体落地到乡村振兴、联农助农的工作?在调研座谈中,南都湾财社乡村振兴调研团了解到,农科小镇的联农助农方式,几乎是涵盖了农业种养的全链条。
在“轻食”消费风潮下,农科小镇发挥资本的调研优势,对黑米消费及终端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该农产品具有强大的经济效益。在对中新镇当地水文、气温及土壤条件调研和研究后,农科小镇方面认为,当地适合培育黑米,于是在今年6月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团队签订了“华墨香”黑米种植项目合作,并选定了首期100亩示范种植黑米。
“在院士背书以及首期试种的示范效应下,目前中新镇已有多个村陆续希望引进种植黑米,我们对黑米种植有全方位技术支持,只要农民有意向种植,就全面保障农民能从种植黑米中获益。”据广州乡村振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社责部总经理陈俊彤介绍,目前农科小镇还在研究种植黑米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一年三造的“稻-稻-菜”模式,即早造种植高端丝苗米,晚造种植黑米,春节前后种植油菜花。
曾宇向调研团表示,乡村振兴并不只是单纯的助力农业种养,它应该要赋予两种力量:一种是科技的力量,体现在育种和种养;另一种则是消费的力量,“只有促进相关产品的消费才能体现市场价值,实现联农助农,实现乡村振兴”。
人物
80后“新农人”:我们的舞台不仅在田间地头
“开始想做农业基地的时候,我还在政府部门工作,满打满算快20年了。当时对农业特别感兴趣,最终还是决定‘下海’。”80后的“新农人”温小宝为了种出“一方好米”,在田间地头跟老农学习选种、抛秧、防治虫害,拜师“增城丝苗米之父”学种丝苗米。如今,他还在试验“鸭稻共生”的种养方式。
“在我看来,‘新农人’不仅仅局限在田间地头这块,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温小宝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乡村振兴需要文商旅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这需要更多年轻人的智慧参与其中。
跟老农学抛秧
温小宝最早萌生搞农业的念头时,他跟朋友合作,用一小块田地“试水”种植增城当地特产丝苗米以及派潭的迟菜心。刚开始,温小宝跑到田间地头,去跟老农学习种植技术。
“当时很巧合,我们村有一户资历很深的种粮人,我承包农田的时候,就邀请他俩过来帮忙,我就跟在他们身边学习,从选种、育秧、抛秧、再到防治虫害等,各个环节都没落下,他们把经验传授给我,让我少走弯路。”
2019年3月,温小宝开始酝酿筹建农场基地,经过一年准备,他在小楼镇承包了一块约200亩左右的农田进行种养,自此开始了他全新的“新农人”生涯。温小宝表示,既然要做大,那肯定是要做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拜师种丝苗米
作为土生土长的增城人,温小宝首先瞄准了丝苗米的种植技术,为此,他还特地向“增城丝苗米再生之父”宋东海“拜师学艺”。
增城是丝苗米的发源地。在长达近500年的栽培历史中,增城丝苗米曾一度濒临“绝种”。宋东海和他的研究团队在1990年选育的“野澳丝苗”填补了遗传育种的空白,开创了利用野生稻培育特优高产高效益水稻良种的新纪元。
对温小宝这个“新农人”,宋东海将丝苗米的选种和田间管理这两大块技术“倾囊相授”,他还经常跟温小宝下田了解丝苗米的长势。在精心打理下,温小宝种植的丝苗米收获颇丰,增城本地一家国有粮食企业已经跟他签订了定期采购合同。温小宝还透露,近期他也在试验“鸭稻共生”的种养方式。
首批试种黑米
在承包农田后,温小宝参与了广州乡村振兴基金在莲花出水农科小镇的各项农科培训计划,经过一系列培训,温小宝成为了培训计划中的“乡村CEO”代表人物之一。
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的黑稻米试验项目落户农科小镇,温小宝得知消息后,便对黑米产生了极大兴趣。温小宝向农科小镇提出,愿意拿出32亩田地参与首批黑米试种。
今年7月10日,首批试种的黑米种扎进了温小宝的32亩田里,经过2个多月的培育,目前试种的黑米已经孕穗并结出“米宝宝”。预计今年11月底12月初上市,对于这批黑米的未来,温小宝充满信心:“我个人觉得,这些黑米未来肯定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并最终形成品牌走进各家各户”。
“新农人”说
温小宝:如果要吸引年轻人回农村成为“新农人”,除了政策方面的保障支持外,还需要农村和我们这些老“新农人”的努力,农村需要对年轻人展现出自己好的一面,而我们这些老“新农人”除了发挥好“传帮带”,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
其实很多年轻人有想法,也愿意去尝试去做,所以我觉得,“新农人”的身体力行是吸引他们回乡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我看来,“新农人”不仅仅局限在田间地头这块,它包含的范围很广,有很多都是需要年轻人来参与。
例如我现在耕种一大片稻田,稻田旁边可以做文旅项目,农产品通过文旅项目推广,文旅项目也依托稻田发展,这中间就有很多产业可能性,更是需要年轻人的智慧参与其中。实际上,从育种研究、田间管理、直播带货到周边文旅产业,“新农人”能发挥的舞台很大,种地是核心但不代表全部。
行业互动
国台酒业如何“下乡”?通过高粱种植联农助农
对于资本“下乡”以及农科小镇的联农助农模式,南都湾财社调研团的企业代表、国台酒业华南分公司广东大客户部经理彭飞也深有体会。在调研过程中,他对国台酒业“下乡”联农助农等方面的经验也进行了分享介绍。
据彭飞介绍,国台酒业集团在2009年便开始推动高粱基地建设,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三级管理模式,主要围绕核心产区推进。2011年高粱基地建设已现雏形,建成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5个,约7.5万亩。
资料显示,贵州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因为糯,所以粘性高,在酿酒的时候,它更容易与酒曲中的微生物形成“磁场”,相互吸引。不仅如此,因其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的特点,才更加耐高温、耐蒸煮,这就有利于粮食全面完整地进行发酵,经得住国台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正宗大曲酱香酒工艺。
据了解,截至今年,国台酒业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散到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合作农户1万余家。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台酒业将发展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20万亩。
彭飞表示,红缨子糯高粱的种植直接带动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截至2020年,直接带动2万余种植户致富增收,3万余农户受益,户均收入8000元。今年,国台酒业在黔西南规划种植面积6万亩,计划收购1万吨。目前,已签约农户9602户,建档立卡脱贫户预计1700户,总产值预计6600万元。
对于国台酒业的乡村振兴模式,农科小镇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认可,并表示希望双方在种业等方面,能找到合作的契合点。
策划:王莹
统筹:甄芹 陈养凯 田爱丽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贝贝 詹丹晴 傅晓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