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光伏A股周报㉘丨有望延续的装机预期和股价破新高的钧达股份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 记者费心懿 上海报道

编者按:《光伏A股周报》旨在记录、评述A股光伏板块和龙头企业的一周行情表现,总结影响行情表现的关键因素,任何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周(10月24日至28日),仍处于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的周期。

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较高,绝大多数光伏股业绩表现亮眼。同时,国内前三季度的光伏发电装机情况显示,前九个月光伏下游需求不减,为四季度“抢装潮”立下高预期的基本面。此外,政策层面多维度的加持也为产业链健康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尽管行业叫好,但股价却略显疲态。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结合Wind数据,统计了78只A股光伏概念股,覆盖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辅料、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截至10月28日收盘,上述78只光伏概念股合计市值约3.215万亿元。光伏指数(884045.WI)近五个交易日下跌2.38%。

当前,光伏赛道的热点切换较为频繁,周内资金动向活跃。例如,上周,光伏逆变器板块在大盘整体走低的情况下逆势而上。而本周内,TOPCon、HJT等概念出现短暂异动。10月27日早盘,TOPCon概念、异质结概念、光伏逆变器概念迅速冲高。

不过,截至本周收盘,上述细分赛道有所回落,TOPCon概念与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基本持平,光伏逆变器指数(884977.WI)近五个交易日下跌5.32%,HJT电池指数(884817.WI)下跌2.75%。

消息面上,本周有两则政策类消息出台,为行业发展指引技术开拓方向,倡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10月2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下称《规划》)实施监测机制的通知。

《规划》指出,将发布任务榜单,按照“揭榜挂帅”、自愿申报的原则,广泛征集《规划》任务实施依托项目及能源领域其他相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建立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实施监测项目库。

发挥地方能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主体及能源企业、科研院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实现规划、任务、项目、资源、政策一体化融通衔接。

根据《规划》总体目标,明确重点任务,征集《规划》任务实施依托项目,建立集中攻关、示范试验实施监测项目库。榜单外确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项目经评估后也可纳入实施监测项目库。

其中,重点任务榜单中,具体涉及光伏项目的有5项——新型光伏系统及关键部件技术、高效钙钛矿电池制备与产业化生产技术、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光伏组件回收处理与再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与综合利用技术。

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促进光伏产业链发展提出具体要求。

《通知》针对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提出,要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等方面作出要求。

在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方面,《通知》指出,要保障多晶硅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用电用水用工等,合理安排检修、技术改造等计划,确保已有产能开工率。

在推动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方面,《通知》提出,支持多晶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研发,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优良率。推动建设项目按期投产达产。鼓励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合作、互相参股、签订长单,支持建设光伏产业园区。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资本参与产业链各环节,有效限制低端产能无序扩张。

为了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通知》还表示,对于主动控制多晶硅等产品价格水平的企业,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绿电资源丰富的地方,支持其通过市场化方式降低多晶硅生产用电成本。目前,对于产品价格控制在合理区间的多晶硅生产用电负荷,各地暂不纳入有序用电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两部门还要求加强行业监管,发现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线索,及时约谈相关市场主体,推动依法合规经营;从严查处散布虚假涨价信息、囤积居奇等哄抬价格行为,以及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有力遏制资本过度炒作,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10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发电建设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52.6GW,其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17.3GW,工商业分布式新增18.7GW,户用分布式新增16.6GW。事实上,这一规模总和也已接近去年全年的光伏发电新增并网的总规模。2021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并网容量为54.88GW。在7月中旬召开的“2022年光伏产业链供应论坛”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预计,今年全年实现光伏新增装机85GW至100GW。

这也意味着,前三季度旺盛的装机需求为第四季度的“抢装潮”立下了较为乐观的基本面。国金证券的研报预计,第四季度国内装机、产业链价格继续超预期,行业景气度高位坚挺。

产业链方面,光伏硅料和电池双料龙头通威股份(600438.SH)本周公布了新一轮电池片报价,各尺寸与上期报价未发生变化。不过,通威股份本轮电池片报价中的一个细节是,电池片厚度出现了变薄的迹象。210、182电池片均由155μm厚度变为150μm,166电池片160μm厚度则不变。

本周,光伏产业链上分别有两笔长单协议,分别来自上游的硅料采购和辅材环节的光伏玻璃预定。

10月25日,大全能源(699303.SH)和TCL中环(002129.SZ)两家公司分别发布公告,双方子公司约定2023年至2028年采购43.20万吨原生多晶硅(太阳能级免洗硅料)。事实上,这一长单采购规模,一举超越了不久前晶科能源(688223.SH)和通威股份签订的四年半采购38.28万吨多晶硅的量。

有意思的是,同一份采购订单的预估价格互相“打架”。

大全能源按照PVInfoLink最新(2022年10月20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这笔销售长单的预估价为1308.96亿元(含税);而TCL中环则采用了PVInfoLink10月发布的价格预测,以预计2022年至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价格计算均价为14.60万元/吨(含税)为参考,预估价为630.72亿元(含税)。

事实上,这场硅料报价“罗生门”事件的背后反映出的是业内对当前高居不下的多晶硅价格行情的预判之别。尽管此前,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多次发声,但多晶硅价格并未“熄火”。而随着新增产能的达产,供求关系错配的影响或将逐步削减。

另一笔采购长单是组件厂商对辅材环节光伏玻璃的采购计划。

10月25日,洛阳玻璃(600876.SH)公告称,近日与天合光能(688599.SH)及其8家子公司签署采购合同,自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间,向天合光能及其8家子公司累计供应约30GW的单玻、双玻光伏用钢化镀膜玻璃产品。最终产品销售数量及金额以具体订单为准。

此外,本周A股上市公司中有多个投融资及扩产项目落地。

协鑫集成(002506.SZ)计划再扩20GW TOPCon光伏电池产能。

10月25日,协鑫集成公告称,其与芜湖市湾沚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协鑫20GW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就在芜湖市湾沚区投资建设20GWTOPCon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达成合作意向,项目总投资80亿元(含流动资金)。

据悉,该项目将在2022年至2024年分两期投资建设。其中,一期规划10GW,总投资35亿元。二期则等待一期投产后,根据市场和产能爬坡情况予以实施。

协鑫集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期项目计划于11月份开工建设。

事实上,今年以来,行业涌现的TOPCon项目投资计划络绎不绝。从组件龙头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老牌光伏厂商亿晶光电(600537.SH)、协鑫集成,到跨界玩家钧达股份(002865.SZ)、沐邦高科(603398.SH),TOPCon电池成为热门的投资赛道之一。根据行业机构亚化咨询发布的《中国TOPCon电池项目数据库》,2022年以来,国内新增建设和规划中的TOPCon电池产能高达 224GW,为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而当协鑫集成正跟随TOPCon的大部队一起发力扩产时,却收到了来自深交所的关注函。

文件指出,该公司曾于2020年12月31日披露《关于与乐山市人民政府签署10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的公告》称,拟总投资约43亿元,分两期建设10GW光伏电池项目,首期5GW预计将于2021年12月实现投产,第二期5GW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底前投产,项目建成达产后,10GW光伏电池年产值80亿元。但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电池片收入仅371.8万元。进而,深交所要求协鑫集成详细说明乐山光伏电池项目投产未达预期的原因、项目截至目前的实施进度以及后续安排;本次芜湖光伏电池项目实施是否存在相关风险,如存在,请补充说明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充分提示风险。

与此同时,10月26日,天合光能也公告淮安项目正式开工。距该项目9月24日正式签约,仅32天时间。

天合光能此前的公告显示,其与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项目投资协议,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人民币(含流动资金)。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5GW电池+10GW组件,二期10GW电池+5GW组件。

10月24日,中国能建(601868.SH)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50亿元,用于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综合能源项目,包括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一体化、专业化项目,以及新能源工程施工项目、新能源重大装备采购,生态环境治理、新型基础设施等项目。据悉,这也是证监会有条件放开涉房企业A股融资后,融资规模最大的A股涉房企业推出的定增案例。

10月28日,正泰电器(601877.SH)公告,拟筹划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分拆上市事宜。

正泰电器表示,正泰安能为公司合并范围内唯一的户用光伏业务运营主体,近年来保持快速增长,为户用光伏行业领军企业,其业务领域、运营方式与公司其他业务之间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本次筹划分拆上市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正泰安能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拓宽其融资渠道,优化治理结构,抢抓市场机遇,增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10月28日,隆基绿能(601012.SH)公告,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GDR以新增发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作为基础证券。公司本次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6.07亿股(包括因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而发行的证券(如有)),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8%。

近来,随着中瑞证券市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正式开通,不少A股上市公司正规划发行GDR,并在瑞交所挂牌上市,以进一步扩大在海外市场的投融资机会。

这其中,就有不少新能源产业链的A股上市公司。7月28日,科达制造(600499.SH)、杉杉股份(600884.SH)、格林美(002340.SZ)、国轩高科(002074.SZ)4家A股上市公司“领跑”,发行的GDR同日登陆瑞士交易所。此后,包括捷佳伟创(300724.SZ)、美锦能源(000723.SZ)、天顺风能(002531.SZ)、欣旺达(300207.SZ)、明阳智能(601615.SH)在内的多家A股上市公司纷纷跟随推动GDR发行一事。

根据Wind数据,本周有23只光伏概念股涨幅为正。周涨幅超过10%的个股有4只。ST天龙(300029.SZ)、明冠新材(688560.SH)、捷佳伟创(300724.SZ)在板块内领涨,周涨幅分别为11.46%、11.10%、10.52%。

本周股价周涨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本周,光伏板块有54只个股下跌,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有5只。

海优新材(688680.SH)、合盛硅业(603260.SH)、科华数据(002335.SZ)在板块内领跌,周跌幅分别为13.66%、13.34%、12.26%。

本周股价周跌幅居前的十家A股光伏公司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龙头股方面,本周超过千亿市值的个股数量不变,但龙头股的涨跌幅情况表现出分化。其中,天合光能周涨幅最高,达10.18%;晶澳科技涨幅近8%;合盛硅业则领跑下跌榜,周跌幅超10%,所幸市值未跌出千亿元。

本周市值居前的光伏龙头股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此外,本周绝大多数光伏股已披露了三季度业绩。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显示,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前三季度经营表现亮眼,产销两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其中,龙头股表现出色,例如通威股份营收破千亿元,TCL中环的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7个季度环比增长。

截至10月30日,部分光伏股三季报财务数据统计

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剥离汽车饰件业务,收购捷泰科技聚焦光伏电池片后,钧达股份实现盈利能力反转。

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4.28亿元,同比增长795.75%,实现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增长611.15%;其中,仅三季度实现营收30.02亿元,同比增长1179.85%,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402.11%。

因公司处置汽车饰件业务相关资产取得的收益为非经营损益项目,报告期内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当期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15亿元,上年同期为160.56万元。

2021年,钧达股份收购捷泰科技51%的股权,向光伏电池业务转型。2022年,顺利剥离汽车资产给原大股东杨氏投资,并实现对捷泰科技100%控股。

该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市场需求增长及新产能释放,捷泰科技实现了销售收入和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捷泰科技电池片出货量6.91GW,出货量同比增长75.16%,实现营业收入约70亿元,同比增长约106%;净利润约3.7亿元,同比增长约190%。

中信建投的研报指出,随着硅料投产和新技术迭代,电池盈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由于近两年新增产能较少,今年以来电池环节盈利能力持续修复,2022年第三季度的第三方大尺寸PERC已净利润5至7分/W以上水平。预计随着第四季度以后硅料产能释放,大尺寸叠加新技术电池供给将始终存在缺口,产业链利润有望从上游向下转移,电池盈利能力或仍有提升空间。

而在资本市场上,钧达股份的估值也在不断拉高。10月27日,在TOPCon电池概念拉高当天,钧达股份盘中触及新高,股价达219.89元。而今年年内,该股股价已上涨186.71%,最近一年的股价从31.74元到高点219.89元已翻近7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