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预制菜成速冻食品企业营收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预制菜赛道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跑步入场,积极扩产,并将其视为业绩增长新引擎。

最近,安井食品、千味央厨、海欣食品等几家速冻制品公司相继发布了三季报,我们发现,预制菜业务成为大家业绩增长的共同亮点。

千味央厨表示,预制菜是2022年公司重点关注的业务,上半年预制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23%;海欣食品透露,今年上半年速冻菜肴制品同比增长了1216.01%,且三季度速冻菜肴制品依然是增速最快的业务。

作为业内头部品牌,安井食品的业绩也是一路高歌。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营业收入81.5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3.78%,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39.62%。企业表示,重点布局的预制菜肴板块业务发展迅速,第二增长曲线初见成效。

众多速冻食品企业为何扎堆入局预制菜呢?

其实,经过多年的整合发展,传统的速冻制品行业已经逐渐开始暴露出同质化程度高、产品单一、业务增长不足等问题,难以应对当前消费习惯升级、产品不断迭代细分的市场现状,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当务之急。

从当前预制菜的市场规模以及各品牌的布局情况来看,预制菜业务确实能为速冻企业带来多元化发展并有效带动业绩增长。

此外,速冻食品企业开拓预制菜业务也有其先天的优势。

首先,是拥有完备的冷链系统,能够更好的还原菜品风味口感。其次,是有独立的研发生产团队,可以快速更新产品线。再者,是在行业内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无需从零开始积累流量。

以安井食品为例,其在预制菜领域就实行了“三剑合璧”的运营战略,“三剑”分别是指冻品先生、安井小厨、新宏业和新柳伍。

2021年,安井食品开始实施“安井”+“冻品先生”双品牌战略,成立“安井小厨”预制菜事业部,并投资建设预制菜生产基地。依托整合上游供应链发展模式,深化渠道建设,通过公司自有品牌和创新模式实现B、C端兼顾。

另外,安井食品还通过投资的方式在产业链上游布局,并购整合新宏业和新柳伍,努力提升小龙虾领域竞争优势,强化在淡水鱼糜原料方面的供应保障,稳固其在水产预制菜肴行业的地位。

在营销方面,安井食品邀请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作为健康大使,利用明星效应快速提升了其预制菜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目前,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营收贡献已经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鱼糜制品。

最近几年,我国的预制菜市场阔步发展,门派林立、品牌众多。除了速冻食品企业,还有很多专业预制菜企业、下游餐企、生鲜电商,以及上游的农牧水产企业等争相布局。

比如,以味知香、好得睐等为首的专业预制菜企业,就凭借其完善的工厂、成熟的品牌和稳定的销售渠道,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以双汇、龙大等为代表的农牧派,则精耕上游原材料、供应链、自动化规模能力和研发能力。

此外,珍味小梅园、麦子妈、叮叮懒人菜、本味鲜物等新锐品牌也表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且相当擅长流量营销和品牌造势。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今年预计突破4000亿元。截至目前,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超过6万家,且数据还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不过,蓬勃态势的表象之下,也存在不少问题。

当前,整个预制菜市场仍处于较为原始的阶段,行业内尚未跑出一家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独角兽企业,行业头部效暂未形成,整个市场还是呈现出区域性、高分散的状态。

而且,一众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巨头的跨界入局,也让预制菜行业的内卷情况愈演愈烈。

另外,预制菜虽然有宏观红利,但目前仍有部分消费者对其存在抵触心理,企业还需要时间去培育市场,利用口味、食品安全、性价比以及品牌认知等占领消费者心智,让其建立主动式消费。

目前来看,随着多个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出台,预制菜行业的准入门槛也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未来预制菜行业的竞争重点或将更加侧重于食品安全、产品创新、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整个行业也将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可以说,中国预制菜产业正当盛年,未来可期。至于接下来又有哪些品牌能成功突围,我们将持续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