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三季度A股上市深企赚钱哪家强?有的大赚千亿,有的亏30亿

上市公司财报历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毕竟哪家赚钱,哪家亏钱,透视之下一目了然。

日前,A股上市公司三季报已圆满收官。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近400家A股上市公司中,313家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近八成。其中,6家归母净利润均超百亿元(人民币,下同),另有34家上市深企这一数字在10亿元以上,深圳经济平稳发展的态势突出。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净利润前十榜单中,招商银行以超千亿元的净利润再度摘下榜首的“桂冠”。不过,受市场波动影响,虽然券商“一哥”中信证券仍在榜单中,但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跌出前十。

券商地位的变动直接大幅削弱了金融业的优势地位,金融业席位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成锐减至4成。然而,新能源、生物医疗等战略新兴行业三季报变现格外亮眼,比亚迪归母净利润更是近百亿元,同比增长逾280%,为深圳经济的强韧性注入了新的动力。

净利润后十榜单中,去年同期上榜的企业中不少已欣喜告别,但也有公司因业绩颓势难改仍徘徊难去。此外,曾为苹果供应链企业的欧菲光以超32亿元的亏损额遥居榜首,惹人注目。

经济发展较强韧性凸显

上市公司历来是所在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代表,其盈利状况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企业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的经济活力。

据Wind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深企共实现营业收入约4.60万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约4010.13亿元。与上述企业去年同期业绩相比,实现了稳健增长。

从个体来看,上述上市深企中,313家归母净利润为正,占比近八成。其中, 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万科A、中信证券、工业富联等6家归母净利润超过百亿元,另有34家上市深企这一数字在10亿元以上。

此次A股上市深企拿出的三季度成绩单,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深圳经济平稳发展的态势。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较强韧性凸显。

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1-3季度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2925.09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364.64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540.51亿元,同比增长2.2%。

具体到各个细化指标来看:工业生产恢复加快,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市场销售有效改善,货物进出口增长加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稳步恢复面临压力和挑战。深圳市统计局在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下阶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其中,上市公司的作用尤为重要。

需要提醒的是,此次统计,深圳还有不少明星企业并未纳入,如港股企业腾讯控股、恒大系,以及华为、正威集团等多家未上市公司。

金融业席位锐减2

2022年上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排行榜前十的A股上市深企中,“多金”的金融业仍然占比最多,高达4成,信息技术占2成,其他则由房地产、可选消费、公用事业、医疗保健各占一成。

具体来说,上述最赚钱的十家公司是: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万科A、中信证券、工业富联、比亚迪、中国广核、迈瑞医疗、中兴通讯 。

不过,对于去年同期净利前十强后,湾财社记者发现,金融业占比虽然仍占优势,但与其他行业的差距在缩小,毕竟其榜内席位从去年同期的6成骤降至4成。这主要是因为券商名次倒退所致。

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前十强中,仅有一家券商赫然在列,即中信证券。而去年同期上榜的券商,除了中信证券,还有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今年,这两家券商悉数跌出前十,分别下滑到第12位、13位。

从券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上述排名下滑并不在市场的意料之外。

今年上半年,受市场波动影响,权益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导致自营业务成为证券业业绩的主要拖累项。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四五十家上市券商中,仅有仅有华安证券、国联证券、方正证券和东方财富等寥寥数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而第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颓势延续。券商普遍表示,受市场行情波动影响,自营证券及私募股权项目估值下降,证券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

不过,“一哥”还是那个“一哥”。今年前三季度,中信证券的归母净利润虽同比减少6.11%,但仍高达165.68亿元,同时也是上市深企中唯一一家净利超百亿的券商。

证券行业未来如何?日前,行业利好政策频出,转融资费用下调以及两融标的扩容均对证券公司业绩产生实质利好,当前市场对板块呈现极低关注、极低持仓的“双低”状态,国联证券认为,“悲观情绪已于估值中充分反应,目前证券板块的处境与18年四季度类似,后续有望开启反弹行情,投资价值凸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归母净利润十强榜中金融业席位有所减少,但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仍牢牢占据前三名的“宝座”,且内部座次未改。其中,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净利超千亿元的企业,粗略计算,平均每天净赚超3.9亿元。

此外,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的归母净利润排名大幅提升,从去年同期的第20位一举杀进前十,跃居第7。

排名大幅窜升,自是离不开该司业绩的暴增。10月28日晚间,比亚迪发布公告称,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2676.88亿元,同比增长84.37%,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加所致;归母净利润93.11亿元,同比增长281.13%。

针对此,太平洋证券分析称,比亚迪业绩超预期,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公司2022年以来扣非净利润增速持续保持亮眼态势,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然摆脱补贴依赖,并构成盈利绝对支柱。

欧菲光跌幅惊人

硬币永远分两面,有人喜就有人愁。2022年前三季度,上市深企归母净利润排名后十位中,工业占5家,信息技术4家,日常消费1家。

具体来说,亏损最多的前十家企业分别是欧菲光、广深铁路、深圳机场、*ST日海、深信服、深桑达、中国长城、ST广田、人人乐、皇庭国际。

其中,亏损最多的欧菲光曾为苹果供应链企业。但2021年3月,欧菲光公告称,近日收到境外特定客户通知,该特定客户计划终止与公司及其子公司的采购关系,后续公司将不再从该特定客户取得现有业务订单。

对此,外界普遍解读为欧菲光被剔除出了苹果公司产业链。被踢出“果链”的第二年,欧菲光的光景似乎愈发艰难。

2022年10月30日,欧菲光发布公告称,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8.24亿元,同比下降 37.06%。针对营收下滑,欧菲光解释道,主要系境外特定客户上年终止采购关系及其他客户发货量减少影响。

此外,这一时间段欧菲光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32.81 亿元,同比下滑 8024.39%,跌幅惊人。

该司也是唯一一家归母净利润亏损额超过30亿元甚至是10亿元的企业。 第二名广深铁路的净利润亏损额为9.94亿元。

大额资产减值损失亦导致了利润总额的减少。今年前三季度,欧菲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飙升至近15亿元。

欧菲光三季报以及相关公告显示,该司2022年前三季度计提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准备14.96亿元,且该司在2020年、2021年分别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7.71亿元、11.70亿元。

此举受到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10月31日,深交所向欧菲光下发关注函,要求欧菲光说明公司连续三年发生大额资产减值的原因,以前年度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详细说明2022年前三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类型、计提减值依据、测算过程等;核实并说明本次计提资产减值事项是否已与年审会计师进行预沟通。

此外,深交所也要求欧菲光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情况,详细说明公司经营业绩变动情况与其他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公司生产经营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老牌零售企业人人乐亏损收窄

在上述净利润后十榜单上,与去年同期相比,虽有不少企业已经欣喜退出,但仍有2家企业徘徊难离,即人人乐和广深铁路。

与广深铁路相较,人人乐这家深圳老牌零售企业的风光不再,更多地折射出了时代的巨变。

10月26日,人人乐发布公告称,2022年前三季度,人人乐实现营收30.41亿元,同比下降22.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34.71%,亏损收窄。

在此前的2020年6月,*ST人乐因2019年业绩扭亏为盈而成功“摘星”。但鉴于该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较弱,被继续实行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人乐”变更为“ST人乐” 。直至2021年5月26日,ST人乐才成功“摘帽”,证券简称恢复为“人人乐”。

但进入2021年后的人人乐,业绩依旧承压。2022年前三季度,虽然净利同比增长,但仍处于亏损状态。

传统商超是否被时代抛弃,类似的声音甚嚣尘上。一度被投资者誉为“小沃尔玛”的人人乐盈利艰难的背后,折射出了整个零售行业的困境。

近年来,随着消费理念的快速升级以及消费方式的更新换代,实体零售业深陷线上互联网平台、社区专业小店、线下同行门店等多方夹击的包围圈中。如何转型,如何突出重围,是人人乐这家曾辉煌一时的老牌商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王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