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美信科技创业板IPO核心组件“三创四新”成色稍逊,劳务用工合规存疑

导读:如果说科瑞思是依靠自主研发出小型磁环线圈的全自动绕线设备被认定具有“三创四新”属性而获得创业板的入场券。那么从上游他处企业购买相关设备才拥有核心组件——小型磁环线圈“自动化”生产优势的美信科技,如果轻易便获得了监管层对其IPO认可,这是否会成为一桩笑谈?

本文由叩叩财讯(ID:koukouipo)独家原创首发

作者:方知跃@北京

依托自主研发全自动绕线设备的技术优势成功获得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肯定的珠海科瑞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瑞思”)IPO才刚刚在一个多月前正式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正翘首期盼上市梦圆之时,一家来自于被其称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公司,竟也获得了即将与其同在以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为定位属性的创业板竞速上市的机会。

这家隶属于科瑞思下游并即将向创业板吹响“冲锋号”的企业便是广东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信科技”)。

2022年11月10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定于当日召开2022年第78次上市委审议会议。美信科技的IPO申请,在经历了近一年时间的前期问询和排队待审之后,终于即将在该场会议上迎来最为关键的对其是否符合创业板上市相关要求的表决。

此次IPO,美信科技则计划通过发行不超过1109.5万股新股以募集4.05亿元投向“产能扩建”、“研发中心建设”等两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作为目前在创业板拟IPO待审的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前期审核时间长达已近一年的项目,美信科技的基本面的确差强人意。

无论是其在2021年刚过6000万的扣非净利润,还是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仅2.1%的增长趋势,都让美信科技在近期动辄十亿以上融资规模和净利润过亿的创业板IPO闯关项目中难有出众之势。

在IPO申报材料中,美信科技自述是一家专注于磁性元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且深耕磁性元器件领域近 20 年,并具备多品类磁性元器件的综合制造能力。

实际上,美信科技的主营产品较为单一,即为网络变压器。在2019年至2021年这过去的三年间,美信科技的营收平均近九成皆来自于对网络变压器的销售。

网络变压器行业,便正是科瑞思在其IPO招股书中所提及的“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下游行业。

一家主营业务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企业,如何在创业板所强调的“三创四新”的属性上符合定位,这便是美信科技此次IPO的难点之一。

在美信科技IPO的申报材料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其自身的“创新、创造、创意特征”和“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情况”,其纵然坦承自身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自主研发创新,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完善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并表示自身目前共拥有 67 项境内授权专利,其中 5 项为发明专利。

但“自动化”似乎才是美信科技用以证明其成长、创新的关键词。

据叩叩财讯统计,在美信科技IPO招股书(上会稿)这共计368页的文件中,共有157处提及到“自动化”。

“网络变压器的自动化生产”,这的确是对于一家主营业务被称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业态创新”的有力证据。但美信科技成功实现“网络变压器的自动化生产”背后,却并不能凸显其创新、创造能力的突出,更不能就此论断其研发实力的超群。

“网络变压器之所以之前被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是因为其最核心的部件——‘小型磁环线圈’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员的手工绕线完成,网络变压器的性能也与线圈数量的准确度、绕线和绞线的松紧程度、通向的排布情况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一位跟踪电磁行业研究的券商分析师告诉叩叩财讯。

美信科技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促成其主营产品网络变压器自动化生产的核心关键技术——小型磁环线圈自动化绕线,其自身并不掌握,而是通过外购生产设备来实现。该项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仅有包括正申请创业板上市的科瑞思等两三家企业所有,且还在不断发展改良之中。

美信科技在IPO申报材料中,虽刻意弱化了“小型磁环线圈”自动化绕线技术在其所在行业的核心地位。但早前在科瑞思IPO提交证监会注册的材料中,就直言“小型磁环线圈”才是“实现网络变压器具体功能的核心组件”。

除了最核心的自动化技术并非来自“自研”,且可能随时有遭遇到上游企业“卡脖子”的风险。美信科技在研发上的投入,也难以让人认可其与同行公司相比具有“创新、创意和创造”的突出优势。

此外,在核心技术就创业板定位的属性成色稍逊同时,在此次IPO报告期中,美信科技在劳务用工合规上也存诸多瑕疵。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美信科技那归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特性。

1)“自动化”创新的背后:核心技术设备非自主研发

如果说科瑞思是依靠自主研发出小型磁环线圈的全自动绕线设备被认定具有“三创四新”属性而获得创业板的入场券。

那么从上游他处企业购买相关设备才拥有核心组件“自动化”生产优势的美信科技,如果轻易便获得了监管层认可,这是否会成为一桩笑谈呢?

在科瑞思的IPO注册稿中表示,其目前的相关绕线技术属于行业首创,具有开创意义。

“公司研制出的T1/T2双环绕线机实现了网络变压器小型磁环线圈的全自动生产,并以显著的生产效率优势、产品合格优势快速替代人工,解决了小型磁环线圈生产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产能受限等产业内的痛点。”科瑞思在上述IPO注册稿中明确写道。

除了科瑞思外,国内还有一家企业也在此后自主研发成功了自动化绕线设备。

这家名为中山展晖的企业,便正是美信科技主营产品核心组件——生产小型磁环线圈“自动化”的关键。

“行业内网络变压器生产制程对人工加工依赖程度较高”,美信科技在其IPO申报材料中表示,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下游产业对磁性元器件企业的制造工艺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其通过批量引入 T1T2 全自动穿环设备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网络变压器主要型号除缠线、点胶工序外的自动化生产。

美信科技用以小型磁环线圈“自动化”生产的T1T2 全自动穿环设备来自于中山展晖。

公开信息显示,科瑞思早在 2015 年在业内首次研发成功 T1T2 双环穿环设备,经过 2015 年至 2017 年的长期实践,科瑞思 T1T2 设备的运行效率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得到了客户的验证和认可。

中山展晖则是在足足晚了两年后的2017 年才研发成功 T1T2 双环穿环设备,且其设备在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设备适应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略逊于科瑞思。

科瑞思在网络变压器半磁穿环委外加工领域拥有较强的先发优势及行业知名度,为争夺委外加工市场订单,2018年开始,中山展晖主要通过价格优势承接业务订单。

美信科技也正是从2018年开始,借助中山展晖研发成功T1T2 双环穿环设备的当口,开始从中山展晖处购置相关设备,从而拉开了其所谓“自动化”生产创新优势的序幕。

美信科技披露,自2018年至2022年6月,其合计购置264台T1T2 双环穿环设备,皆来自于中山展晖。

近几年来,为美信科技“自动化”创新生产立下汗马功劳的T1T2 双环穿环设备,其外购的资金主要来自于2018年后的数次增资扩股。

若以美信科技在2018年至2021年6月底向中山展晖共采购T1T2 双环穿环设备264台,平均每台价格以16万计算,美信科技四年多时间里用以购置相关设备的金额便达到4200万余。

这一数字,几乎与美信科技同期的研发费用持平。

对美信科技而言,即便已经购入数百台该核心组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但要在该环节实现技术自主,却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

美信科技承认,中山展晖在向其销售设备时,已约定了严格的保密条款。根据其与中山展晖签订的业务合同,美信科技对中山展晖的机器有保密义务,未经中山展晖书面同意,美信科技不得抄袭、修改或复制,不得留存复制品,亦不得利用中山展晖产品技术自行进行同类产品研发,相关资料不得在其后的工作中使用或以任何方式使第三方知悉。

同时因 T1T2 穿环设备复杂程度高,由多款零部件组成,以常规型号设备为例,即使设备被拆卸模仿,仅能模仿设备外观,无法掌握设备核心设计细节,任何细节的不一致都将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加之软件系统系由中山展晖开发,并积累了多年的生产参数调试数据,建立了设备装配和调试的标准化体系,相关软件和数据由一整套完整的加密系统进行保护,其他第三方无法获取。即使在美信科技获取设备后,成功模仿的难度较大。

“T1T2 穿环设备目前技术被少数上游企业封锁,如果没有这一设备的加持,美信科技主营的网络变压器行业便是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如科瑞思在IPO申报材料中所称,小型磁环线圈又是网络变压器性能起关键性作用的部件,缺乏对这一流程核心技术的掌控,美信科技所谓的‘自动化’生产的确存在技术‘卡脖子’的风险。”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

这一风险也让美信科技以“自动化”生产作为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属性的关键证据,乏力不少。

近年来,研发费用投入与同行业可比企业相比的较大差距,同样也不得不让人质疑美信科技是否符合创业板“三创四新”属性。

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美信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仅为1063.88 万元、875.20 万元、 1104.82 万元,也就是说在其提交IPO前的三年中,其研发费投入增长缓慢,复合增长率不到2%,且总额才刚刚3000万出头。

到了2021年,正式启动IPO的美信科技,或为了加大上市的筹码,刻意在当年下半年大幅提高了研发费,最终达到了1917.83万元,此举在2019年低研发投入的背景下,虽然使得美信科技在IPO申报期最近三年即2019年至2021年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提高至46%,但研发费率,却仍然基本上在同行业中处于垫底之位。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美信科技研发费率分别为 3.84%、3.03%、3.26%、4.11%;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平均值为 4.31%、4.82%、4.76%、4.91%。

对此,美信科技则解释称是因为“产销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有限”。

2)劳务用工合规性待榷

虽然美信科技一再坚称自己从上游购买了“自动化设备”而将网络变压器生产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升级为现代化、自动化生产,推动现有产业与现代自动化持续深度融合。

但无论从近几年来迅速膨胀的员工人数和不断高企的劳务外包费用,都还是让美信科技难以摆脱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子。

据美信科技公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开始,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后,其员工人数不减反增,从2019年底的519人,到2022年6月底,员工人数已增至729人。

在员工人数大增的同时,其劳务派遣和劳务用工的规模也同样惊人。

甚至在此次IPO报告期内的2019年和2020年两年时间里,美信科技的劳务派遣人员占比还接连出现大幅超过10%的违规情形。

早在于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便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劳务用工数量,企业使用派遣的劳务用工比例不得超10%。在实施规定之前,用人单位使用的派遣工数量超过其总就业人数10%的,用人单位应当制定调整用工计划,从规定实施之日起2年内降至规定比例。

反观美信科技,即便是在上述规定过渡期都已过去数年的2019年和2020年,其当期期末的劳务派遣人员人数还分别达到139人和124人,分别占当期用工总量的21.12%和17.74%。

2021年,启动上市之旅的美信科技为满足上市条件,才开始合规相关业务,其中也包括了对劳务派遣指标的调节。

于是,在2021年底,美信科技劳务派遣人数被迅速降至26人,占当期用工总量仅3.83%。

表面上看,经过了一年的“合规”,美信科技在劳务派遣上总算达到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标准,但在劳务派遣人数急剧下滑的同时,其劳务外包费用则迅猛增长。

2021年,就在美信科技大幅缩减劳务派遣人员的同时,其劳务外包金额达到了745.92万,在此前几年中,美信科技在劳务外包上的支出几乎为零。

2022年上半年,美信科技当期末劳务派遣人数仅剩7人,占当期用工总量仅0.98%。与此同期,美信科技的劳务外包费用则达到了255.19万元。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美信科技通过劳务外包的方式来规避劳务派遣的事实,即“假外包,真派遣”。

支持这一质疑的不仅仅是此消彼长的数据。

美信科技承认,其劳务外包始于2021 年 3 月,其称是为解决临时用工需求,提高生产组织的灵活性,于是采用了劳务外包用工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为解决临时用工需求,在2021年3月之前,美信科技采用的皆是劳务派遣的方式。

东莞壹通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下称“壹通劳务”)、东莞市渝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东莞市企鼎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横沥分公司及东莞市企鼎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企石分公司,则是在2021年3月后为美信科技提供劳务外包服务的供应商。

并不是巧合的是,这几家为美信科技提供劳务外包的公司,正是此前为其提供劳务派遣的企业。

同样的劳务派遣公司,几乎无缝的业务衔接,不同的或仅仅是“劳务派遣”的名头变为了“劳务外包”。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区别主要在签订的合同性质和在实际工作进程中人员由谁管理和指挥,最后结算是按人头还是按工程整体。”来自于沪上一家大型券商的资深保荐代表人告诉叩叩财讯,“但如果是合作多年且建立了比较牢固信任的供应商,这些指标都很容易被模糊处理,派遣和外包的边界难以认定。”

纵然目前难有直接证据证明美信科技在2021年3月后开始实施的劳务外包存在“假外包,真派遣”的可能,但一家为其提供劳务外包的重要供应商,在为美信科技提供相关服务期间,或存超过工商经营范围违规开展业务的嫌疑。

壹通劳务无论是在为美信科技提供劳务派遣还是劳务外包业务期间,皆是美信科技最重要的劳务输出方。

壹通劳务不仅在2020年为美信科技最大的劳务派遣供应商,在2021年3月后,为美信科技还提供了劳务外包的交易金额高达303万,仅次于东莞市渝联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二劳务外包商。

但据壹通劳务工商信息显示,在2021年8月之前,其工商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仅有“劳务派遣;家庭服务”两项,并无劳务外包的业务经营范围。

直到2021年8月4日,壹通劳务的工商业务范围才发生变更,在“劳务派遣;家庭服务”的营业范围中增加了“人力资源服务;劳务服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