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全文中欧基金窦玉明:投资团队赋能个体 实现深度与广度的结合

2022分析师大会直播进行时 50+公大咖、金牌分析师解读2023年机会

11月17、18日,2022分析师大会暨第四届新浪财经“”最佳分析师颁奖盛典隆重召开。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出席并讲话,他表示,管理大规模资金的一个挑战是,需要对大量公司有深度研究。基金管理人可能持仓三五百只股票甚至更多,需要很多人很分散地把这些公司研究明白。这就要依靠各自专业的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细致地做好深度研究。

广度怎么解决呢?这就是团队带来的力量,以团队赋能个体实现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团队存在的真正目的就是赋能公司及每一个投资专业人士、基金经理、研究员,帮助他们完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结合,让每个人既是专家,又是通才;让每个人既懂全球形势,又懂自己所研究的板块。团队能帮助拓展视野,为每一个人打开广度,了解各行各业的变化,了解全球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开展各自领域内的公司研究,才能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附演讲全文:

新浪财经的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欧基金的窦玉明,非常高兴参与新浪财经主办的2022中国分析师大会,我分享的主题是“公募基金迎接团队致胜的时代”。

今天跟大家分享两方面内容:第一,谈一谈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团队致胜。第二,中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我们今天为什么更加强调团队?

与过去相比,今天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一大变化是资产管理规模出现大幅增长,目前公募管理规模已达26万亿人民币。在大规模资金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所采取的投资管理方式面临升级,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过去管理小规模资金,更强调基金经理个人能力。今天管理大规模资金,更强调团队能力。打个比方,过去我们的投资管理方式像手工匠人做产品,而现在更希望用自动化、流程化、团队化方式去生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过去小规模的资产管理像对冲基金,更强调基金经理灵活地使用博弈、短线操作的方式,追趋势、追求绝对收益,现在更多强调从价值投资、长期持有、追求长期回报、追求相对回报的方式。

为什么要从过去以短线炒作为主的对冲基金模式转向长线多头策略的投资模式呢?这是因为管理资产规模发生了变化。从全球的实践来讲,短线投资策略承载不了大规模的资金容量。以美国为例,最大的对冲基金和最大的长线多头策略公司的资产规模有几十倍的差距。

中国今天也面临同样问题,未来大众的理财需求还会持续地增长,今天是26万亿,未来会更多。大体量的资金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方式,短线炒作、博弈、强调基金经理个人风格的投资方式无法承担这么大的资金管理量。这不是单只基金、单个基金经理或单个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是整个公募基金行业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继续沿用短线操作方式,增加再多基金经理都无法解决,只能从方法论上做根本的转变,转成更加强调基本面研究、长线持有的投资方式,才能承载大规模资金。

管理大体量资金,为什么需要团队呢?长线多头的价值投资方式的起点就是把基本面研究做好,把每一个上市公司分析透。由于中国的上市公司几千家,未来是上万家,没有一个人能全部研究明白,确实需要很多人基于不同方向、分头深入研究清楚。所以,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做好基本面研究,是做长线投资策略的起点。

从这个起点再往前走,研究清楚一个公司,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做研究只了解一家公司的前身今世,却不知道它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不懂国际政经济形势、中国宏观发展趋势,很难做到研究透彻。因为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需要每一个研究员、每一个基金经理既具备深度地理解公司,又具备广度地对全行业、全世界进行了解。这也是长线多头策略的投资管理中遇到的一个挑战,既要知道全部,又要知道具体。

另一个管理大规模资金的挑战是,需要对大量公司有深度研究。基金管理人可能持仓三五百只股票甚至更多,需要很多人很分散地把这些公司研究明白。这就要依靠各自专业的分工,每个人负责一个方面,细致地做好深度研究。

广度怎么解决呢?这就是团队带来的力量,以团队赋能个体实现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团队存在的真正目的就是赋能公司及每一个投资专业人士、基金经理、研究员,帮助他们完成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结合,让每个人既是专家,又是通才;让每个人既懂全球形势,又懂自己所研究的板块。团队能帮助拓展视野,为每一个人打开广度,了解各行各业的变化,了解全球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开展各自领域内的公司研究,才能做到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以上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为什么我们需要团队。如果相信投资策略转型是公募基金未来发展的方向,下面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推动团队从过去更加强调个体,向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研究驱动的转型?

我们认为可以从“4P+1C”来着手。

第一个P是Philosophy(理念)。一个共事的团队要有一个共同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的投资理念——投资获利的主要方式是陪上市公司一起成长,上市公司的盈利最终体现在股价上,体现在基金的净值上。所以把公司研究清楚,通过公司的成长去赚钱,是团队合作的共同基础。

第二个P是Process(流程)。在理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投研方法,让每一个人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学习。大家基于共同的方法论,沟通讨论效率会大大提升,讨论公司时可以合拍地按一个思路去沟通。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结论,但是方法论是要一致的,才能提高效率,否则只能鸡同鸭讲。

第三个P是Platform(平台支持)。我们拥有一套非常便捷的IT投研办公系统,让我们的方法论和工作流程都在这个系统中运行,实现效率提升。这也是倒逼每一个个体按照标准化的方法去工作,把每一个人的工作方法固定下来。

第四个P是People(团队),也是4P中最重要的一个P。我们强调长期稳定、配合默契的团队。中欧在实践中,团队以自我培养为主,60%、70%分析师是应届生,70%以上的基金经理是从研究员中选拔转岗而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团队能够长期在一起磨合,互相了解、互相学习。随着时间往前推移,配合效率越来越高,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受尊重的、有个性的、有不同看法的,我们鼓励每一个人有独立的区别于他人的看法,只有大家长期合作,才能了解彼此,从彼此不同的想法中吸取营养,与最优秀的人才长期合作。

除了以上四个P之外,团队协作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C,也就是Culture(文化)。文化解决的是团队之中相互合作的意愿和善意问题。如果一个团队以邻为壑、相互防备,那么它很难协作起来。如果每一个人都希望伙伴取得最好的成绩,为同事的成功和优秀去喝彩、去鼓掌,从内心感到高兴,那么这个团队一定会成功。如何激发大家合作的善意呢?除了流程、制度、激励之外,还有一个最底层的因素就是企业文化和氛围。只有建立好的文化,才能做好团队协作。具体落实到几点:第一,以客户为先,大家心中共同的目标是首先满足客户的利益。第二,追求卓越,每个人都想取得最好的成绩,也希望同事取得最好的成绩。第三,强调求真、向善、协作、担当。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真正孕育每个团队成员的善意,激发斗志,共同努力做好业绩,实现为万千客户服务的目标。

我们希望通4P+1C的实践来实现从强调个体能力,逐渐向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团队能力的方向的转型。

以上是中欧及业内借鉴全球经验、结合中国现状的行业想法和实践,我们也在学习和摸索中。

谢谢大家,也谢谢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