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出货规模回落倒逼家电业商业模式创新

今年以来,在家电市场出货规模持续回落的周期性通道下,家电圈获悉,不少厂商正在找到多个经营突破口,其中商家拿出更多时间经营利润更丰厚的产品、套系和细分服务,厂家拿出更多精力和资源联手商家去洞察用户需求,从产品、营销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突破。

宁言||撰稿

硬币都是两面的,不过对于家电企业来说,一线市场却不只是“好与坏”的两面。因为不好的局面在一些厂商经营思路扭转之下,会演变成为更多样的局面,不只有好或不好。

比如说,今年以来在家电市场出货规模回落的通道中,不少厂商持续焦虑甚至过度内卷之下,仍然有厂商找到了市场经营的突破口,那就是紧盯需求、紧盯用户、紧盯变化,而不是盯着同行、盯着价格、盯着利润。

这不同于传统的家电产品、技术、营销创新,而是家电厂商联手的商业模式创新。从微观角度说,就是厂商经营思路和理念的创新,带动赚钱模式的变化。一直以来厂商靠卖产品赚品牌溢价和差价,追求的是“薄利多销”,希望将一款产品卖给更多人的单次高频交易发挥到极致。接下来,则是要靠卖设计、创新等服务赚取持续更多的钱,追求的则是“用户信任”下长期、持续性交易。

市场规模回落,无可避免

已经落幕的双11大促,即将开战的世界杯营销,以及众人期待的双12大促,都在向家电厂们一次又一次验证一个“铁的事实”:家电产品出货量的持续回落,既是常态也无法趋势。

在这种趋势之下,家电厂商只能选择“顺水行舟”,找到规模下行通道中的经营手段和经营逻辑。否则,就只能在这一趋势下越陷越深而无法自拔。

第一:所有家电厂商心里非常清楚,即使是再低的价格也无法撬动用户需求的规模化反弹和增长,只会将自家的经营利润和经营质量推向深渊之中:工厂一股脑想着“能效虚标、容积虚标、尺寸虚标”以及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而不是去想如何迎合用户升级的需求创造更多的好产品,带来更多的好体验;同样商家则一味地想着“再低一点、更低一点,越低越好”的产品可以卖,发现卖不动就怪产品价格不够低。

第二:习惯了增长通道的家电厂商,面对市场规模回落带来的下行通道,必然会出现内部的经营管理、组织架构,以及人员安排等一系列的不适应症状。从去年开始,家电厂商的人员优化、费用收缩,以及投入减少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向下走势。但如果不解决收入的稳定,而是一味地控制支出,只能让企业陷入发展的恶循环,即规模变小、人员变少、经营难以为继。所以,必须要找到替代规模下行通道中企业经营质量稳定的钥匙。

厂商经营破局,商业模式改变是关键

在经历前几年的产品、技术、营销等多轮创新迭代后,如今对于家电厂商来说,经营破局的关键点已经走到了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关,这不只是牵扯面广,而且难度和复杂系数也较高。考验的不只是家电企业实力与定力,还有企业整合社会资源的协同力。

第一,依靠商品、营销、价格、渠道等单一手段的经营突破,如今已经解决不了企业发展和经营的难题。简单来说,从产品的精品化到智能化和套系化,从营销的低价化、动销化到体验化,从渠道的线上电商、线上线下双线到场景体验店,最近5年来的厂商变革手段层出不穷,效果也在逐步释放。但是,这距离家电厂商期待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性经营,仍然存在不小的距离。比如说,低端同质化产品拼价格,但高端精品如今还在上演价格战;渠道的场景化营销,如今各个厂商都在落地和实践;全屋的智能化和套系化,也都是大家共同的命题,市场蓝海很快变红海。

第二,商业模式创新在最近几年里,是很多家电厂商市场经营突破的“禁区”,因为这不只是涉及到内部的组织架构和资源再造,还涉及外部的商家能否支撑、用户是否接受等一系列的问题。链路长、环节多,关键需要整合产品、营销、服务等多方资源,更需要打通企业、商家和用户等多方的价值利益点,最终挑战多,投入产出期长。所以,从将一款产品卖给N个用户,到围绕一个用户持续发生关系产生交易,让家电厂商看着美丽实则需要时间的沉淀,更涉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如今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地。正因如此,才需要从商业模式维度探索创新的方向和突破口。

如今,随着高端化消费持续逆势增长、场景与体验营销加速落地,产品的套系化和全屋化成为共识,那么这就倒逼所有的厂商必须要学会两个变化:一是共同合作,面向用户推动从卖产品为起点的设计、安装、施工等服务落地,让经营转型在协同中更快落地;二是相互打气,面向用户持续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到打通与家居、家装的合作,从一开始的不能被理解和接受到消费者认同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还需要厂商双方的共同投入和探索。

不过,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在市场规模持续回落的周期中,追求有质量的经营是大势所趋。而众多厂商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是箭在弦上,必须要有的放矢。

====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