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成立四年即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十强,能源科技黑马企业蜂巢能源拟登陆科创板

中新经纬11月19日电 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上交所受理,这也意味着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正式进军资本市场。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9年-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以及44.74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19.42%,业绩保持高增长。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是一家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并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动力电池及储能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此次募投资金,蜂巢能源将用于加大对无钴正极材料、无钴电池及系统与“短刀”电池及系统等技术的研发。

近年来,蜂巢能源发展迅速,堪称能源科技领域的一匹黑马。根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累计装机量达到2.6GWh,同比增长160%,稳居全球动力电池累计装机量前十。随着蜂巢能源上市进程逐步推进,有望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布局新能源“坡长雪厚”优质赛道

2022年第二季度关联方交易占比降至52.23%

当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为了推动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兑现《巴黎协定》节能减排目标,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各国汽车发展方案的主角,也进一步带动了动力电池的发展。从装机量看,根据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装机量达297GWh,较2020年增长超过100%。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的浪潮下,动力电池未来仍有数倍的增长空间,GGII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2030年有望达到3000GWh。

与此同时,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经验技术的积累,我国部分企业已具备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具备一定的竞争地位。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前十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占市场份额92.20%。

近几年,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积极抓住行业发展机遇进行产能扩充,持续购置生产设备,扩建生产基地。以蜂巢能源为例,目前该公司已在常州、保定、泰州、南京、马鞍山等地建有生产基地,在保定、上海、无锡等地建立研发基地。未来,蜂巢能源将继续在中国长三角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及欧洲地区逐步完善生产基地布局。除此之外,该公司将在欧洲、韩国等地建设研发基地,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以更好服务全球整车企业及储能客户。

产能扩张之余,蜂巢能源开拓客户成效显著。招股书显示,其已与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零跑汽车、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光束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牛创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达成合作关系,与PSA(Stellantis集团)等知名国际汽车厂商亦开展业务合作。

得益于此,2021年以来,蜂巢能源主营业务中关联交易占比呈显著下降趋势,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该值已下降至52.23%。同期,主营业务中非关联交易的季度复合增长率为163.37%,远高于关联交易的复合增长率0.16%和整体销售复合增长率的13.89%。非关联交易销售金额也从2021年一季度的0.06亿元增长至2022年二季度的7.76亿元,具有独立面对市场经营的能力。

产能扩张及客户拓展的底气来自蜂巢优质的产品品质。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蜂巢能源的名字为外界知晓的时间较短,似乎是个年轻的公司,但事实上,蜂巢能源的前身早在2012年就开始了电池研发。同时,与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不同的是,蜂巢能源自2018年正式成立起便是一家独立面向全行业发展的能源科技公司,这有利于其紧跟市场变化调整打法,包括产能及客户获取策略等,从而获得快速发展。

定位能源互联科技公司保持高研发投入

锐意创新实现全面产品覆盖

动力电池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一家企业想要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处于领先地位,需要保持不断的科技研发投入,以巩固自身的技术优势。自成立之初,蜂巢能源就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电池系统供应商,建立了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协同的研发创新体系,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勤勉专业的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新兴领域并储备大量前沿技术。

截至2022年6月30日,蜂巢能源研发与技术人员2360人,占员工总数19.58%。其研发与技术人员中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共计52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36人。蜂巢能源通过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股权激励计划等方式绑定核心人才,激励研发人才队伍不断进取、持续创新。

研发投入方面,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2021年研发费用达到7.24亿元,同比增长90.43%,占营业收入的16.18%。2022年仅上半年就实现研发费用5.72亿元,已经达到了2021年全年研发费用的近79%。据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研发投入远远超出科创板对研发投入的要求(近三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或近三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在6000万元以上)。

在研发团队完备、研发投入加大的基础上,蜂巢能源建立了完善的科技研发体系,并在无锡、保定、上海、深圳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其以前瞻技术研究、市场前沿动向引导创新方向,探索把握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为研发创新提供技术储备,持续推进全线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迭代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在专利公开量领先同行。根据中汽中心全球汽车专利大数据平台公开信息,2020年度及2021年度,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分别为586项、878项,均位列中国动力电池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排行榜单第一。

经过技术及研发经验的不断沉淀,目前蜂巢能源电池产品覆盖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等,其自主研发的无钴正极材料技术、超高速叠片工艺技术、“蜂云平台”监控系统等核心技术水平处于行业前列,有效地提高了电池性能,解决了动力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不稳定的难题,对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当前蜂巢能源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前十厂家唯一未上市的能源科技企业,随着未来上市进程不断推进,其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强技术创新,持续开拓客户,全方位提高市场竞争力。(中新经纬APP)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