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轩高科、中创新航、欣旺达之后,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也迈开了IPO的步伐。
蓝鲸汽车获悉,11月18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科创板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此次IPO拟募资150亿元。
根据该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蜂巢能源计划将募集资金投向9个项目,其中,位于常州、湖州、遂宁的锂离子电池项目将分别消耗45亿、40亿和30亿元的资金,另有20亿元将被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蜂巢能源脱胎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与生产,目前的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系统。
一方面,蜂巢能源对关联方长城汽车的依赖度较高。尽管从2019年到2021年,该公司向关联方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累计的金额占营收的比重由99.40%下降至82.73%,并在2022年上半年降至53.39%。近年来,蜂巢能源在开拓客户方面不断发力,除长城汽车外,跟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理想汽车、东风汽车、零跑汽车、赛力斯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企业也达成了合作。
另一方面,尽管营收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但近三年来,蜂巢能源一直未能实现盈利。2019、2020、2021年全年及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及37.3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约-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及-8.97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产能爬坡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增长等因素是蜂巢能源未能实现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2019-2021年,蜂巢能源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由3.75亿元增长至7.24亿元,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费用达到5.72亿元,研发费用总额呈较快的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6月底,该公司共有2360 名研发与技术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9.58%。
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和市场供需关系等影响,报告期内蜂巢能源部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特别是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明显上升。
招股书披露,2021年,蜂巢能源的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为33.49亿元,假设2021年平均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5%,该公司2021年直接材料成本增加至35.17亿元;相应的营业利润减少1.67亿元,降幅为10.92%。
蜂巢能源也表示,若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价格仍存在剧烈波动,则可能对公司利润水平造成较大影响。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公司在上半年纷纷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当中。
就目前的原材料市场表现,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此前接受蓝鲸汽车采访时表示:不太正常,炒作的因素很多。“9月份原材料的‘供’已经大于‘需’了,价格还在往上涨,说明炒作的因素很多。我们预计明年价格会回落,但不可能回到2020年前的水平。”
在此基础上,各企业纷纷将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上日程。蜂巢能源在招股书中提及,目前,该公司致力于推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生产工艺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也开展了钠电池技术开发、高比能锂金属电池、全固态锂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储备性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蜂巢能源还计划继续在国内的长三角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及国外的欧洲地区布局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德国、韩国等地建设研发中心,以期建立起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