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乔丹
近年来,在国产替代机遇下,我国的半导体产业链迎来蓬勃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及赛迪顾问的数据统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EMS和功率器件消费国。然而目前国内MEMS和功率器件整体自给率不足15%,在2025年达到70%的目标下,仍有巨大的替代空间。
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本土化的采购需求,为国内众多MEMS和功率器件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进而也推动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加快了上市步伐。今年6月,国内领先的晶圆代工企业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集成”)便递交了招股书,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于近期回复了上交所审核问询函。
结合其招股书及问询回复函来看,中芯集成在短短时间内,便实现了业绩规模及市场地位的提升,成为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之一。但囿于其仍处于产能爬坡期,加之成本压力,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还停止合作了多家客户,多重压力之下,面临的挑战不小。
与中芯国际联系紧密
本轮上市,中芯集成拟募资125亿元,用于MEMS和功率器件芯片制造及封装测试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二期晶圆制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
中芯集成主营业务收入包括晶圆代工收入、模组封测收入和研发服务收入。其中,晶圆代工业务涵盖MEMS、功率器件两类产品,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2019年-2021年)的板块营收占总营收比分别为92%、86%及92%。
从其历史沿革来看,中芯集成与中芯国际存在紧密联系。公司前身为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即中芯有限,由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和盛洋电器于2018年3月共同出资设立。
其中,中芯控股为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越城基金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及基金管理人为中芯科技,中芯国际为其间接控股股东。成立初期,越城基金、中芯控股对中芯有限的持股比例分别为68.03%、23.47%。
基于此层关系,中芯集成的初始业务资产也均来源于中芯国际。
公司核心业务MEMS、功率器件相关的固定资产及知识产权使用许可,便由中芯国际转让或授权所得。根据招股书,中芯国际向其授权了相关的573项专利及31项非专利技术,公司支付一次性固定许可费13.56亿元。
与此同时,为保证公司顺利承接并持续经营相关业务,原受雇于中芯国际,与微机电及功率器件业务相关的员工,也转移至了中芯集成。根据双方签订的《知识产权许可协议》及《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之补充协议》,至2024年3月20日以前,中芯国际将不使用相关知识产权开展中芯集成正在从事的MEMS及功率器件业务。
依靠中芯国际,中芯集成建立了第一代技术平台,在经历多次股权转让后,中芯国际依然持有中芯集成大比例股份。截至上交所问询回复出具之日,中芯国际通过中芯控股直接持有中芯集成19.57%的股份,并通过越城基金、三家聚源系基金等间接合计持有中芯集成0.65%的股份。
虽然与中芯国际依然关系紧密,且在2024年后有与之从事同类业务的可能,不过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后,已在人员及技术上均已实现独立性。包括建立了独立的研发团队以及完备的自有知识产权体系。至报告期末,公司已不存在与中芯国际人员、技术人员混同的情形。
独立性在收入上也有所体现。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许可技术对应的收入占比已从88.73%降至29.6%,自研技术对应的收入占比则从11.27%升至70.4%。公司在独立性上取得了突破,但始终面临盈利难题。
尚未实现盈利
中芯集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等领域。近年来,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蓬勃发展,带动MEMS和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也推动了晶圆代工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咨询机构Yole统计,2020年全球MEMS行业市场规模为120亿美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3亿美元,2020-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3%;预计IGBT在2026年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84亿美元,2020-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
在此市场背景下,中芯集成虽然成立年限不长,但营收规模已取得较大突破。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6亿元、7.3亿元及20亿元。至2022年上半年,营收规模达到15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市场地位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成就。根据Chip Insights 发布的《2021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排行榜》以及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年中国MEMS制造白皮书》,中芯集成的营业收入排名全球第十五,营收能力、品牌知名度、制造能力、产品能力四个维度的综合能力在中国大陆MEMS代工厂中排名第一。
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产品及技术的先进性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较大。中芯集成在短期内能实现规模的增长,与其研发投入不无关系。2019年至2021年,中芯集成研发费用占营收比分别为64%、35%、31%,高于行业7%、8%、6%的均值。
不过,中芯集成虽然在规模上快速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7.7亿元、-13.7亿元、-12.4亿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5.7亿元。而这还是建立在每年都有数千万元到数亿元的政府补助基础之上。2019年-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7544万元、7130万元、3.2亿元、2.1亿元。
对于持续亏损的原因,公司在问询回复中表示,因成立时间尚短,需要大额的固定资产及研发投入实现产品的商业化,故前期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折旧金额较高。另外,公司整体处于产能爬坡期,产品结构尚未达到公司目标结构、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
值得关注的是,至2021年,中芯集成的产能利用率几乎满负荷,但毛利率则持续为负。究其原因,在于公司还未实现规模效应,营业成本的增长高于营收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0%、-94%、-16%,行业均值则分别为23%、23%、29%。
晶圆代工行业的资本密集特征,也为公司带来了大额的负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分别是50%、44%和66%,流动比率分别为0.44倍、1.25倍及0.79倍,2021年期末流动负债合计35亿元,彼时账上的货币资金仅5.8亿元。
现金流方面,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亿元、4688万元、5.8亿元。其中,有大部分金额来自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由政府补助和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构成,分别为7964万元、8.5亿元、9.9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还出现了部分客户停止合作的现象。根据问询回复,2022年1-6月,公司的总客户数量为64家,新增了11家,老客户退出了15家,净减少4家。对于这一情况,公司在问询回复时表示,系自身产能紧张的情况下,结合客户产品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调整客户结构和产能分配所致。(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