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中国好声音》IPO屡败屡战,资本不再相信顶流?

近日,《中国好声音2022》悄悄收官。尽管新一季请来了刘德华、梁静茹等知名歌手坐镇,又配备了希林娜依·高、张碧晨等新星,但豆瓣评分依然只有4.1分,口碑再次扑街。

另一边,是制作公司星空华文在IPO路上屡战屡败。前身灿星文化两次铩羽而归,此前递交的招股书再度失效。日前,星空华文更新招股书,这一次能否如愿?

《好声音》三年毛利跌去97.6%

十年前,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开启国内音乐综艺的新时代,收视率高达3.08%,豆瓣评分斩获7.9分。节目制作公司灿星文化也藉此出圈,受到资本的青睐。但由于种种原因,灿星文化此后一直未能上市,重组后的星空华文也在IPO路上挫折不断。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上市梦还未实现,作为星空华文上市最大的筹码,《中国好声音》颓势日渐明显。从豆瓣看,尽管珠玉在前,但近几年《中国好声音》的人气和口碑依然下滑严重。尤其是今年开播的《中国好声音2022》,请来了刘德华、梁静茹等知名艺人背书,又配备了希林娜依·高、张碧晨等新星,开播之前赚足了关注目光。但开播后,豆瓣评分出现史上最低的4.1分,评论里一片批评声,集中在“黑幕”“广告植入生硬”“难看”等。

在观众心中形象大打折扣,《中国好声音》的吸金能力自然也大幅下降。招股书显示,近三年《中国好声音》创造的收入分别为4.9亿元、3.25亿元、2.56亿元,呈逐年下降之势。毛利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2019年-2021年,《中国好声音》产生的毛利从2.29亿元一路下滑到560万元,毛利率从46.6%骤降至2.2%。

尽管招股书提到了企业客户广告预算减少和线上媒体平台授权收入减少等宏观环境的原因,但本质上依然彰显出《中国好声音》的影响力正在衰退。而且作为一档选秀节目,播出过程中出现黑幕质疑、导师退出等状况,也让《中国好声音》在许多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在企业和视频平台选择更加审慎的情况下,人气和口碑都不占的《好声音》或许已经不是其第一选择。

而在《中国好声音》之外,星空华文又苦于没有可以接棒的爆款综艺。《这!就是街舞》的人气虽然还在上升,但吸金能力较弱。2021年,《这!就是街舞》实现2.39亿元收入,8350万元毛利,尽管增势不错,但节目的体量依然无法和过去的《中国好声音》相比拟,很难填补《中国好声音》收入下滑带来的业绩缺口。而受《乘风破浪的姐姐》影响,《追光吧哥哥2021》也曾引起过热议,但后续关注度不足,全年仅实现6840万元收入,1370万元毛利,毛利率为20%。

总的来看,《中国好声音》依然是星空华文旗下综艺第一大收入来源,整体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星空华文的经营风险也在增加。

亏损、坏账、诉讼,焦虑不断

连续的亏损,让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

2019年-2021年,星空华文的收入分别为18.06亿元、15.6亿元、11.27亿元,呈逐年下滑的趋势。对于收入的下降,招股书频繁提到疫情的影响,除了直接阻碍节目拍摄,也间接让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同一时期,公司的毛利从7.05亿元跌至2.74亿元,三年间下降幅度超过六成。而且,除了2019年盈利3.8亿元,2020年-2021年公司分别净亏损2780万元、3.52亿元。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1340万元,亏损之势还未止住。

对于连续的亏损,除了收入下降,星空华文还提到了收购梦响强音带来的商誉减值。2016年,灿星文化作价20.8亿元收购梦响强音100%股权。彼时,梦响强音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12亿元,由此形成商誉19.68亿元。由于经营状况下滑,星空华文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确认减值亏损3.87亿元和3.81亿元,直接影响到当年的净利润。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上的商誉净值依然高达14.78亿元,还有继续减值的风险。

而且,坏账的风险在星空华文的账上也很突出。2019年-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2.59亿元、10.68亿元、10.11亿元、7.83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234天、272天、337天、885天,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大幅增长,说明星空华文收回现金的能力越来越差,叠加连续的亏损和商誉减值,无疑给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8亿元,与2020年底相比已经缩减了近一半。与此同时,两大悬而未决的诉讼还给现金流埋下了潜在的隐患。一个是和韩国MBC就《蒙面歌王》版权问题的诉讼,被索赔金额高达1.1亿元。据公司称,预计该案件将于2022年作出判决。

另一个是与蜂鸟音乐的诉讼,星空华文被索赔1650万元,争执焦点在一名艺人的参演费用问题,截至目前法院尚未作出判决。两个案件涉及的总索赔金额约为1.27亿元,如若公司在诉讼中败诉,现金流情况将进一步承压。

或许正是因为业绩和诉讼问题,星空华文的IPO之路让资本市场顾虑重重。而星空华文身上反映的,可能是文娱企业上市的共同困境。

“顶流”企业的上市困境

疫情之下多次冲刺IPO的文娱公司,不仅有星空华文一家。

今年3月,被称为“王一博概念股”的乐华娱乐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8月通过聆讯。但在认购期结束后,9月2日,公司主动宣布延迟全球发售。市场猜测,延迟原因或许是投资者意向未达到估值预期。

无独有偶,乐华宣布推迟上市后,深度绑定周杰伦的巨星传奇10月第三次递交招股书,向港股发起冲击。同月,鹿晗的老东家风华秋实也再度提交招股书。除此之外,网剧头部企业耐看娱乐也选择今年闯关港股IPO,但截至目前,未成功“上岸”。

和星空华文类似,这些文娱公司手里都握着一个甚至多个顶流IP,但无一例外也都在上市路上受挫。除了疫情影响下文娱行业整体遇冷,市场的质疑集中在公司有“过度依赖单个IP”的嫌疑。为何资本不再相信顶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是顶流IP具有不稳定性,对公司举重若轻的影响会带来经营风险。

有分析认为,对企业而言,顶流IP既不是牢固的护城河,更不意味着坡长雪厚。市场承认的是顶流IP,并非运营IP的公司本身。如果仅仅困于顶流IP的经营,没有持续生产头部IP和全方位开发IP的能力,公司只会沦为星光熠熠背后不具名的拼图,而这恰好是资本不看好的地方。

对“星空华文们”而言,重要的或许是脱离《中国好声音》之后,公司还能否有安身立命的本领。互联网瞬息万变,热度潮起潮落,建立在爆款之上的“星空华文们”终难获得资本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