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明星基金经理袁芳离任了旗下的全部基金,成为年内第282名离任的基金经理(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1-19)——2021年开始的基金经理离职潮还在持续。
虽然现在有一些基金公司开始对基金经理去明星化,让团队在基金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人性使然,明星效应依然是增加规模最好的途径。
对于认准了明星基金经理买入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基金经理的突然离任肯定会带来落差感,尤其是对于还没解套或者在封闭期内的基金,基民还在坚持,基金经理却卸任了,难免让人心生不满。
但是不满解决不了问题,遇到基金经理卸任,我们该如何调整心态,妥善应对呢?
基金经理的离任不一定意味着此后基金业绩就会下滑,因为除了基金经理主动离职以外,也不乏因为业绩不佳被基金公司换帅的情况,如果调整得当,更换经理之后,往往还能让基金业绩峰回路转。
天风证券早先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基金经理变更后,基金的业绩排名总体还会上升——
基金经理变更前后6个月业绩排名分布,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2018(注:横坐标代表业绩排名分位数;纵坐标代表各排名分位的基金占发生基金经理变更基金的比例)
但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大家更关注的是明星基金经理在“功成名就”,获得市场认可之后的离任。
我们选取了近一年离职的百亿规模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代表基金的表现情况——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至2022-11-21
可以看到,这几位明星基金经理都是选在2021年末到2022年初这段时间激流勇退,而他们离任后的基金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考虑到今年泥沙俱下的市场,即便他们不离任,估也很难挡住下跌。
但是如果看相对基准指数的回报,问题就很快凸显出来,兴全趋势投资、富国周期优势和华安逆向策略均跑赢了大盘,而另外两只则略弱于大盘,有些差强人意。
不过,比起业绩的变化,更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变动情况,这可以反映机构对基金经理变更的应对,以及应对是否正确——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iFind;截至2022-11-21
对比基金经理离任前的基金报告和离任后一期的报告,可以发现,机构持仓份额缩减比例远大于个人投资者,这说明机构投资者对明星基金经理离任的反应更剧烈,可能也更提前。
由此看来,机构对基金进行的密切调研,很可能让他们先于个人投资者知道基金经理未来的变动情况。
虽说如此,机构对于各明星基金减仓的幅度也并不相同,除了基金经理离任,他们还会综合考虑基金公司的实力、继任者的资历和风格匹配等因素。
上面的几只基金中,机构减持幅度最大的是农银新能源主题,赵诣离职前后大幅减持了85.65%,而这只基金在离任以来的相对业绩表现确实也不尽如人意,跑输作为基准的新能源指数近5%。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能像巴菲特芒格那样到90多岁还在管理投资,而且业绩保持优秀的,在投资史上毕竟只有他俩而已。
其实上面选取的几位基金经理的平均任期也超过了5年,试想一下,在一家公司工作5年,用一般的标准来看,稳定性也已经不错了,更不用说是管理基金。
当然,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角度来说,基金经理管理大额资金、领取丰厚报酬,理应对他们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约束。
有一个专门的词来概括基金经理应遵守的职业道德,那就是受托责任,基于受托责任管理基金,就要将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姜诚认为,从基金经理角度看,换一家公司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二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其中“公奔私”未必提升社会价值,但可能提高个人价值。
姜老板身为基金经理,说得比较委婉,其实不难想象,基金经理的主动离任,大概率不会是出于持有人利益,而是出于个人发展考虑,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这也无可厚非,换作是你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基金经理在管理开放式基金后3~5年离任,实属正常;不过对于一些封闭期比较长的基金,如果封闭期内基金经理离职,基民们有怨气就很正常了,因为他们大概率是冲着基金经理的名头买入的。
封闭期两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的基金经理变动情况;好买基金整理;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2-10
芒格曾经说过,不要去相信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而是要用更好的会计准则去约束。好的规则是商业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石,比如复式记账法的发明让记假账难度增加,使得威尼斯成为15世纪的欧洲金融中心。
同样的,作为基金投资者的我们也不要把投资完全寄托于基金经理的信托责任。
下面说说具体该如何应对。
基金投资者应该把投资组合看成是一只球队——这个类比已经屡见不鲜,不同的是,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主教练,而是俱乐部老板。
如果俱乐部老板很懂球,也可以自己兼任主帅,决定球队的阵容,就好比专业基民自己选基金经理。
一支球队除了主力阵容之外,每个位置也一定会安排几位后补队员,基金组合也是一样,这样如果基金经理离任,接任的基金经理又与之前的风格相差很大,就可以由其他基金补上。
但如果这只基金浮亏很大,舍不得换怎么办,这时可能就要反思是否适合自己选基金,因为很可能是在高点买入了明星基金。
其实大部分情况下,足球俱乐部老板买下球队更多还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量,就像大部分基民买基金是为了赚钱,而不一定很懂基金,也不一定有那么多精力去研究,这时就要去聘请一个主教练来带领球队。
对于基民来说也就是通过FOF和基金投顾这样的专业机构来投资基金。
最后再说一个可以作为参考的点,虽然现在基金公司的FOF都是全市场选择基金,但是出于避免双重费率的因素,在内部有符合这只FOF风险收益特征的情况下还是会优先配置内部基金的。
这时可以把基金公司的FOF看成是国家队,如果国家队都把某明星球员调出了主力阵容,俱乐部老板还要不要买这个球员呢?
再说得直白一点,对于一只权益基金,如果自家的偏股FOF都在减仓甚至清仓,作为普通投资者,可能就更应该谨慎一些了。
全文完,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本文系好买研习社原创,如需转载,请在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于“好买研习社”。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免责条款:本文内容为基于公开资料研究完成,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审慎决策、独立承担风险。
边学边赚,就在好买研习社,更多内容,关注我们@好买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