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市值观察 泰罗
编辑|小市妹
12月1日,啤酒概念股中,品渥食品涨停、重庆啤酒、青岛啤酒、惠泉啤酒、珠江啤酒等也在上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完成3411.1万千升啤酒产销量,同比下降7.0%,相较于2013年的5000多万千升已经跌了三成多。2021年我国啤酒产量达3562.4万千升,也没有恢复到巅峰时期。
主要矛盾是人口结构的变迁。
我国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2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劳动力总人口在2018年达到顶峰值后也进入下降通道。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内啤酒产销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后逐年单边下滑。
更残酷的现实是,啤酒销量下滑的趋势根本似乎无法扭转,财通证券曾经做过统计,美、日、韩自人均消费达到峰值至今,无论是总消费量还是人均消费量,每年均保持了0-2%的下滑幅度。
但是,精酿啤酒强势崛起。
根据观研网的统计,2020年,我国精酿啤酒消费量达到82.9万千升,2013-2020年精酿啤酒消费量CAGR高达35.38%,在啤酒销量的下坡路上高速逆行。
天眼查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只有75家精酿啤酒企业,而目前这一数据已经超过5000家。
2013年以前,头部酒企以价格战的形式对各地方势力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五大巨头占领了全国超80%的地盘,而今,又有了新的对手。
当然,巨头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2017年,百威收购了上海精酿品牌“拳击猫”和“鹅岛”;青岛啤酒推出了IPA精酿品类,随后又宣布斥资2.5亿元建设精酿啤酒花园项目;燕京啤酒则在2019年推出了“燕京八景”精酿系列,嘉士伯也在这一年入股了精酿啤酒品牌“京A”。
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下,百威和嘉士伯凭借先发优势遥遥领先,“熊猫精酿”“高大师”等新势力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成长。已经停产的力波啤酒也复活了,盒马、王老吉、泸州老窖、海底捞也都想进来分一杯羹。
目前国内精酿啤酒占全部啤酒消费量的1.9%,美国的这一数据是12.4%,随着消费者教育的持续,精酿啤酒在国内的普及程度势必还会提升。
这也成了这些企业升级的台阶,各大厂商纷纷借精酿啤酒向高端突围。
2020年,国内啤酒公司组团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华润啤酒打造“4+4”产品矩阵,在6-8元的价格带上大力推广Super X,承接勇闯天涯消费者升级;青啤在2020年先后推出了白啤、皮尔森等等多款高端精酿,同时用1903国潮罐升级经典1903;重庆啤酒获得嘉士伯资产注入后完成了“6+6”品牌矩阵的拼接,在高端市场中变得更加强势,2020年高端酒的营收和销量分别同增 26.3%和30.4%,网红大乌苏和1664 两大战略单品非常强劲。
一瞬间,精酿啤酒站上了中国酒类市场的塔尖。
本土公司敢于提价主要基于两个逻辑,第一,对比海外品牌有提价空间,第二,提价之后能卖的出去。
2020年,百威亚太的吨酒价为4496元,而国内品牌多集中在3000-4000元的区间内,相差很大。而根据东北证券的数据,2014年—2020年,中国市场的中、高档啤酒销量由972万千升增长到1338万千升,销售额也由2587.35亿元增长到3618.17亿元。
过去几年,以华润、青啤、重啤为代表的本土酒企的提价实际上是在拉平与百威、嘉士伯等海外高端品牌的价格剪刀差,并与其在中高端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海外品牌之前留下的价格真空。
截止到2020年,重庆啤酒的吨价已经达到4384元,与百威亚太(4496元)咫尺之遥。
2019年,国内市场中高端拉格的占比只有11%,同期欧、美、日、韩的平均占比为40%,德、法、英等欧洲国家的这一数据更是接近60%。目前全球啤酒吨价的均值约为6325元,日本和美国则分别在10000元和8000元左右,国内主要啤酒企业的吨酒价集中在3000-4000元的区间内。
前途无疑是光明而乐观的。但现在的问题是,高端市场已经成了你死我活的斗争,虽然国产品牌硬刚外资获短期胜利,但它们的加入很可能将产业推向内卷,与发达国家在理论上的鸿沟难以在现实中被填平。
但毫无疑问,国内啤酒市场正在升级和试图冲破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