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大股东频繁减持套现背后 药明康德业绩高增长伴随“存贷双高”?

大股东频繁减持套现,药明康德被戏谑为“股东的提款机”

《中国科技投资》赵林 杨春霞

11月25日晚间,药明康德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拟在未来半年内减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6500万股。

药明康德在公告中称,减持系大股东个人资金需求,但是投资者对此颇为质疑,因为今年6月份,药明康德就已经披露过一次类似的减持计划,不少投资者质疑实际控制人及大股东频繁减持是否传达了一些不好的信号。

公开资料显示,药明康德主要从事医药研发生产外包(CRO/CDMO),为制药企业药物研发赋能,满足后者药物发现、开发到生产等需求,2018年5月登陆A股市场。

自上市以来,药明康德业绩呈加速增长之势,2020年和2021年净利润以超50%的增速在增长,至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也同比增长71.87%、107.55%,可谓是风光无两。但不能忽视的是,药明康德业绩高增长背后一直也伴随着“存贷双高”现象。

股东提款机?

公告披露,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及与实际控制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的股东,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通过集中竞价和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在今年12月19日至明年5月31日期间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6500万股。

公告中提及的实际控制人指的是李革、赵宁、张朝晖、刘晓钟,四人均为药明康德创始人。目前,李革为公司董事长兼CEO,赵宁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董事,张朝晖为公司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兼执行总裁,而刘晓钟曾任执行董事兼副总裁,并于2020年退任。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药明康德也披露了一次类似的减持计划。6月10日,药明康德披露,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拟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8868.03万股份,即不超过当时总股本的3%。而根据减持结果公告,截至9月30日,上述股东已累计减持2320.88万股,平均成交价格为人民币95.02元/股,已套现约22.05亿元。

而拉长时间线来看,自2019年开始,药明康德的股东减持动作就频繁不断。2019年4月30日,当时上市还不足一年的药明康德公告表示,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ABG-WX Holding (HK) Limited、上海金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11.93%公司股份(近1.40亿股)。

紧接着3个月后,药明康德再度公告称,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等7名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0.74%的上市公司股份,减持股份1.76亿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等7名股东从2019年至今已减持套现超196亿元。且需要提及的是,股东上海瀛翊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曾因违规减持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书,并处以2亿元罚款。

当然,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这几名股东是IPO前获得的股票,减持为了获利也是无可厚非。

但是2020年和2021年期间,药明康德高管和董事们频频减持着实让投资者颇为担心和疑虑。2020年7月和2021年7月,药明康德均披露了董事、高管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包括胡正国(副董事长)、杨青(联席首席执行官)、陈民章、陈曙辉、姚驰(董秘)等。

根据减持股份结果,仅2021年于2021年8月13日至2021年11月10日期间,上述股东合计减持306,790股,套现约4465.98万元。

药明康德也因此被戏谑为“股东的提款机”,包括投资者在内的业内人士担心实控人大股东及高管减持是不是反映出药明康德的业绩和估值逻辑已悄然生变?记者就此致函药明康德方面,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应。

受高管、大股东减持等消息影响,2021年8月至今,药明康德的股价从高位150元/股一路下跌,至2022年12月1日当天报收80元/股,市值已蒸发超2000亿元。

业绩增长背后“存贷双高”

有意思的是,在大股东频繁减持背后,药明康德的业绩却一直呈加速增长之势,与一路下跌的股价相背离。

以今年前三季度为例。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283.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47亿元,均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分别增长71.87%、107.55%。

拉长时间线来看也是如此。2019年-2021年,药明康德实现营业收入为128.72亿元、165.35亿元、229.02亿元,同比增长33.89%、28.46%、38.50%,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11亿元、29.86亿元、51.36亿元,2020年和2021年净利润均保持着超50%的增速。

且据多家媒体报道,董事长李革曾公开表示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将此前公告的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由68%-72%调整至70%-72%。

不过,需要提及的是,在高增长的业绩背后,药明康德一直伴随着“存贷双高”的现象。何为“存贷双高”?简单理解就是企业账面上有着大量的资金,但是另一方面又愿意承担较高的利息负担而大规模举债。

财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2022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的货币资金分别为102.37亿元、82.39亿元、70.95亿元、92.14亿元,同期短期借款为12.30亿元、22.61亿元、28.71亿元、31.73亿元。

以2022年上半年为例详细展开。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近71亿元货币资金绝大部分是短期银行存款,同时,药明康德还有54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主要是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产品;另外还有5.45亿元的一年内到期流动资产,具体为即将到期的银行大额存单,且16.66亿元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中,有约16亿元的是3年期银行大额存单——如果将以上各项相加,药明康德账上的准现金储备大约为93.6亿元。

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药明康德的短期借款达28.71亿元。也就是说,药明康德一边大规模往银行存钱,一边又从银行大规模借钱。

为何会出现此类现象?“存贷双高”是否符合药明康德所在行业特点?记者致函药明康德,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应。

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也曾就药明康德“存贷双高”现象提出疑问,并称较难得到合理解释。当然,况玉清也指出药明康德业绩表现很好,整体盈利质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