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思雪 编辑|过江鲫
与动辄管理数十亿、上百亿,甚至千亿的顶流基金经理比起来,小基金公司的经理们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注意到了孙欣炎和他所在的先锋基金。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新公司,目前在一位澳大利亚籍总经理的管理之下,全部在管资产规模37亿。孙欣炎是这家公司三位基金经理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专职投资股票(权益类)产品经理。
来源:基金业协会网站
孙欣炎,工科硕士,1989年7月生,2015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现任公司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2015年至2019年先后任新华基金研究部研究生、投资助理,华泰保险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2019年9月加入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先锋基金公司占1/3股权的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目前好像也处于“麻烦”之中,对孙欣炎来说,真正的麻烦恐怕还是他的职业业绩——管理着10只基金,总规模1个亿左右,过半收益率为负。
来源:先锋基金官网
从下表可以看到,在孙欣炎管理的10只基金中,只有2只规模超过千万元,其他8只基金都称得上“迷你”,少则100万,多不过500万。
任职回报最好的为先锋聚元灵活配置混合A,3年累计收益46.78%。这只基金也是孙欣炎管理的第一只基金,A/C份额合计800万元;另外,在孙欣炎管理下任职回报最差的为先锋精一混合A,近两年的任职回报合计为-24.43%。
“量化”诱人吗?孙欣炎的卖点
孙欣炎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标识包含“量化”二字,实际工作中也管理着两只量化混合类基金,其中先锋量化优选混合A的规模达到6000万,持有人户数为18284户,另外一只C类的基金则吸引到了机构投资者的青睐,持仓份额占比31.93%。
与其他迷你产品相比,“量化”显然更具有号召力。
从实际结果看,孙欣炎旗下管理基金近三个月大盘下跌期间在同类排名中全面垫底;时间拉长到两年,40%排名同类前三分之一,40%排名同类后三分之一,20%居中,其中仍然是主打产品先锋量化优选混合表现最好。
市场上对于量化基金业绩的评估有一般有两个标准,一方面从绝对收益来看,是否取得了超额收益,基金业绩在同类排名是否靠前。另一方面从业绩稳定度来看,考察基金回撤幅度及波动率。
从绝对收益上来看,孙欣炎任职2年多来,先锋量化A的业绩只有12%多一点的,在同类300多家带“量化”定位的基金中排到前四分之一的位置。
从收益波动看,孙欣炎管理下的先锋量化A业绩走势很不稳定,产品回撤也较大,最大回撤达到了35.78%。产品年化波动率也较大,达到了19.94%,在350只量化基金中排名291。
另外,由于量化基金程序化的特性,先锋量化A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换手率水平,最高时接近1000%,每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基本毫无重合。
怎么看他?
本文开头提到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们注意到孙欣炎这样一个“小角色”,现在来揭开这个谜底——在社交媒体上,孙欣炎的一次“勇敢发声”被热传。
随后就是热心人贴出了下面的截图:
孙欣炎对社会热点事件立场及好恶鲜明,我们再来看看他对投资于他基金产品的基民怎么说:
1. 我个人觉得基金的本质还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是说一个客户把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所得的资产托付给基金经理,经过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再打开账户,应该是红色的盈利而不是绿色的亏损,这是一只基金和基金经理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逻辑和意义,客户不断提升的幸福感始终是一家基金公司应该牢记的企业责任。
2. 衡量基金很定量的一些指标会让普通投资者非常迷惑,大概率也会随波逐流选择一些当下市场最热门的主题持仓基金,也因此可能承受了短期较大的回撤和高弹性,但是我个人还是建议大家根据最朴实最简单的评价指标去甄选基金——过往是否能让自己大概率在一个季度左右的时间窗口有稳定的盈利且保持和指数的同向波动幅度。另外就是可以审视一下基金的重仓股,是否在行业上适当分散,如果在行业上有适当的分散度且基金的业绩还能保持市场前列,就说明基金经理是具有长期优秀的alpha能力的,基本上这样选出的基金是可以让人安心陪伴长跑的。
3. 对于我个人来说,去年也曾在第二季度至年末的时间里重仓了类似白酒与新能源等核心资产,但是在年末估值偏离了自己预判之后统一进行了减仓或清仓的操作,因为我必须对基民的资金负责,尽量减小回撤提高他们的持有体验,但如果未来这些核心资产估值回到了我的接受范围内,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继续持有。
注释及参考图:所谓阿尔法(α),指的是不可归因于市场收益的收益部分,即独立于市场的超额收益。也就是不和大盘(或者说整体指数)一起波动的收益。因此,阿尔法相当于个体风险,即考验基金经理的选股及操盘能力。基金总收益率= Alpha(α) 超额收益+ Beta(β) 指数回报。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机构派(ID:jgpai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