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周再度崛起,偏股型也返身做多,大幅加仓逾3%。
在中国公募基金积极做多的同时,摩根士丹利时隔近两年再次看好中国股市,加入了越来越多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的华尔街银行之列。
主动调仓幅度大于名义调仓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新仓位测算数据,11月28日至12月2日该周,偏股型基金整体大幅加仓3.51%,最新仓位为62.52%。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上升2.70%,标准混合型基金仓位上升4.02%,最新仓位分别为84.27%和60.02%。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连续两周,偏股基金疑似进行了获利了结。11月14日至18日这一周,偏股基金突然结束了连续三周的加仓动作,小幅减仓0.05%;11月21日至25日这一周,偏股型基金整体大幅减仓3.18%。
对此,好买基金指出,此前两周偏股基金减仓时主动调仓幅度大于名义调仓。而到了上周,公募偏股型基金大幅加仓,名义调仓与主动调仓方向一致,且主动调仓幅度大于名义调仓。目前,公募偏股基金仓位总体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行业配置方面,电力及公用事业、通信和计算机三个板块被公募基金大幅加仓,幅度分别为2.34%、1.17%和1.12%;基金主要减仓了餐饮旅游、银行和电子元器件三个行业,减仓幅度分别为1.14%、0.88%和0.79%。
截至12月2日收盘,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是电力及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和机械,配置仓位分别为5.30%、4.71%和4.61%;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个行业是农林牧渔、建筑和传媒,配置仓位分别为0.59%、0.63%和0.75%。
伺机而动,强化择时
展望后市,机构对于A股的观点也是更趋乐观。
摩根士丹利的Laura Wang等策略师在12月4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多方面出现积极进展,有必要提高(中国股市)评级。(中国股市)正处于盈利修正和估值连续多个季度复苏的初期。大摩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持股观望(Equal-weight)上调至增持(Overweight)。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1月以来,大摩对中国股票予以持股观望评级已经有近两年时间。
另外,大摩还将2023年底的MSCI中国指数目标从59点上调至70点,将恒生指数目标从18200点上调至21200点。新的目标点位也意味着大摩押注中国股市到那时还有超过10%的上涨空间。
星石投资则是分析了历史多次大底市场走向反转的四个条件后认为,A股走势得以企稳,未来大概率迎来反转。
具体来看,星石投资指出,风险释放方面,目前市场估值处于低位,前期风险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股市性价比较高。政策呵护方面,地产和消费是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拖累项,近日密集出台的防疫、房地产利好政策为未来经济修复增加确定性。流动性方面,11月25日央行降准打消了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资金面将维持平稳宽松,海外紧缩放缓信号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基本面确认方面,10月PPI同比降至-1.30%,当前已经进入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未来还需基本面数据的验证,但整体来看,底部反转条件正在酝酿。
“虽然一系列的转机开始出现,但市场处于黎明之前,距离东方欲晓尚差些时辰。短期很难避免基于认知分歧而出现的定价混乱,方向不是问题,节奏是个问题,因此建议君行莫早。”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则认为,近期的最优策略是伺机而动,强化择时。
魏凤春表示,短期看,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过程中,相关因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市场逻辑或将从交易政策转向定价可能面对的宏观不确定性。
魏凤春认为,风险偏好或阶段降低,低估值板块大概率占优。冲击过后,疫情对经济的压制解除,明年经济复苏是确定性事件。防疫政策明确转向,利好消费医药。在近期政策预期带来快速轮动的行业博弈中,科技成长也调整了一段时间,可逢低关注。结构上需要整体均衡,看好医药消费的投资机会,可逢低关注成长的投资机会。
大摩建议进一步增持对消费品类的公司,并增加对离岸中国股票的配置。鉴于新兴市场股票的盈利增长和市盈率扩大,该机构现在“更有信心认为,一个新的牛市周期正在开始”。
西部利得基金表示,经济预期改善在逐步推进之中,但市场资金整体处于存量环境下、注重板块配置均衡。一方面,依托持续落地的地产政策和疫情防控措施优化,有助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政策,强化市场对经济增长预期,提升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市场当前依然偏向于存量博弈,板块之间轮动明显,注重板块配置均衡。建议关注稳增长投资主线下的金融地产及地产链、基建以及低库存的部分周期板块,成长板块中选择新能源、大科技及大消费领域的绩优标的,关注板块轮动和配置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