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记者 万玉航)一边是新基金发行屡屡遭遇失败,另一边是原有的基金宣布清盘,总资产规模达2000亿的长城基金近期似乎陷入了“两难”尴尬中。
2022年12月2日,长城基金公告称,长城永利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自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3月6日通过直销机构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直销中心、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上直销系统公开发售。
这是进入12月以来长城基金最新发布的发行运作公告。事实上,此前的两个月,共有两只长城基金旗下的新基金发行失败。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今年整个公募基金市场共有22只募集失败的基金,最近的两只均来自长城基金。
资料显示, 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27日,其大股东是长城证券,持股47.06%。而长城证券的大股东则是中国华能集团,持股61.22%。长城基金自成立以来股权结构稳定,其余股东分别为东方证券、中原信托、北方国际信托。
长城基金的官网介绍中,写着“以管理主动权益基金和‘固收+’基金见长”。但是记者分析发现,不仅“固收+”类型基金连续发行失败,在管理规模上,其权益类产品规模增长也同样陷入瓶颈。种种迹象令人不由发问:老牌公募长城基金怎么了?
连续发行失败的新基金
11月17日,长城基金发布公告,长城优选添盈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截至2022年11月15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基金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不到一个月之前的10月29日,长城基金也同样公告了募集失败的另一只产品——长城兴瑞稳健一年持有期混合,因未能满足备案条件,基金合同未能生效。
记者注意到,长城优选添盈一年持有期混合的募集期从2022年8月16日至2022年11月15日,可以说是用足了三个月的募集期。
资料显示,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80%+中证800指数收益率*15%+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5%,股债二八的比例,属于比较典型的“固收+”产品。
另一只募集失败的长城兴瑞稳健一年持有混合也如出一辙,同样经历了三个月的募集期,同样属于比较典型的“固收+”产品。
一位基金公司发行渠道人士表示,连续发行失败,一方面或是公司出于市场等各方面的考虑,对产品布局进行了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类产品对于渠道和投资者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此外,这两只发行失败的产品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基金经理都是马强。
资料显示,马强担任基金经理已超7年。截至2022年9月30日末,马强管理的基金规模为28.20亿元,在管基金共计8只(多种份额合并计算)。从业绩来看,8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全部为负。其中,混合灵活型的长城久益混合净值跌幅超过20%。
面临清盘的老基金
和新基金发行失败同步的,是老基金的清盘进行中。 12月3日,长城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发布了合同终止与财产清算的公告。
公告显示,截至 2022年12月2日日终,该基金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已连续50个工作日不满200人,已触发《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合同终止事由。该金将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基金财产清算并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募公司评级中,长城基金的固收产品表现也并不理想。海通证券截至2022年10月31日的公募公司评级显示,长城基金现有固收类产品12个,规模为235.96亿元。在同类77个基金公司的排名中,长城基金近1年排名为47,而近3年却跌倒了71名。
(截图源自海通证券基金评价系统)
权益类停滞不前 资产规模增长陷入瓶颈
观察长城基金不难发现,不仅“固收+”类型基金年内发行失败,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也几乎停滞不前,在管理规模上面临着增长陷入瓶颈的困境。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末,长城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为2052.04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仅约35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约391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约548亿元,货币型基金规模约超过1076亿元。
可以看到,货币基金规模超1076亿元,占总规模比例超过一半;权益类基金(股票型、混合型)规模合计仅超420亿元,只有总规模的1/5多一点。
从权益类基金规模的增长情况来看,2022年以来更是几乎陷入了增长瓶颈。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21年末,长城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为42.15亿元,而2022年三季度末,规模仅剩余35.52亿元,三个季度规模减少了6.63亿元。混合基金方面,2021年末,长城基金的混合基金规模为390.82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91.57亿元,三个季度时间,规模几乎没有增长。
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陷入瓶颈,使得长城基金总规模2022年三季度末比2021年末,仅增长了56.21亿元。
(截图源自天天基金网)
在各家公募基金都在发展权益类基金提升规模情况下,长城基金权益类基金却陷入增长瓶颈。这家成立21年的老牌公募基金在新基金发行屡遭失败,老基金面临清盘的态势下,如何突破自身的增长瓶颈?对此,央广网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