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太夸张?港股新华制药一度大涨65%!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12月12日,港股的山东新华制药股份(00719.HK)午后一度大涨65%,尾盘小幅回落,仍涨53.76%,近6个交易日,该股累计涨幅高达152.9%。A股的新华制药(000756.SZ)也不甘落后,6天内录得5个涨停,累计涨幅达68%。

随着广州、重庆等地防疫政策的率先优化,叠加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的连续发布,多地陆续取消核酸检测,呼唤很久的后疫情时代终于到来。但是没有了“核酸检测”的防护,很多人就没了安全感,于是乎A股市场近期掀起了一场“囤药风”,各类退烧药感冒药等等,在各大电商平台及实体店遭到热炒,这也直接导致相关产品卖到脱销。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依据发热、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七种症状列出了常用药物,新华制药生产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均在目录内。

如此看来,新华制药股价暴涨也在情理之中,公司此前公告也表示,正加班加点生产布洛芬片等市场急需药品,目前公司多条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状态。此外,亨迪药业(301211.SZ)、宣泰医药(688247.SH)、上海凯宝(300039.SZ)、振东制药(300158.SZ)、贵州百灵(002424.SZ)等均大幅跟涨,板块赚钱效应明显。

资料显示,新华制药背靠山东国资委,是我国第一家化学合成制药企业。公司业务分为三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医药制剂以及医药中间体,根据其2022年中报,上述三大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40.86%、44.37%、14.77%,公司是全球重要的解热镇痛类原料药生产企业,与拜耳、百利高、葛兰素史克等 100 多家知名跨国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产品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异丙安替比林、曲马多、美洛昔康等品种,主要品种产能和规模均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布洛芬实际市场份额接近40%。

业绩方面,公司营收利润稳步增长,2016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从40.15亿元增长至65.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1.22亿元增至3.4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53亿元,同比增长10.39%,实现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微增2.84%。

业绩的稳健得益于公司多数产品属于生产工艺成熟,需求量大的非专利药品,临床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低、适用症广泛,市场稳步增长,与国民的基础医疗保障密切相关。不像部分疫苗或创新药企业,业绩波动非常大。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新华制药2021年年报中显示,公司重大在建工程情况中有布洛芬扩产合成工序产能提升改造项目,预计产能达到1万吨/年。这是什么概念?据悉,目前公司产能已经达到了8000吨,产量足够33亿人退烧使用。

这还不算完,除了新华制药之外,国内还有多家公司生产布洛芬原料,亨迪药业已有3500吨产能,还新建了5000吨产能,总产能也可以达到8500吨。可见,布洛芬作为一种问世60年的常用药,产能早已经不是问题。

此外,公司还涉及近期热门的熊去氧胆酸,此概念和一篇剑桥大学研究人员的论文有关,预期可能预防新冠病毒的未来新变种,因此受到市场疯狂追捧。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质疑,首先是尚未进行验证性临床试验,其次,目前在我国新冠疫苗基本上已经实现“应接尽接”的情况下,熊去氧胆酸作为新冠预防药物的市场空间可能相当有限。

总的来说,近期的“囤药潮”,可能是某种群体性的恐慌情绪。新华制药的股价暴涨,更多系市场游资合力所致,大涨之后,不妨考虑落袋为安。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深交所下发的监管函,公司第三大股东华鲁投资(新华制药控股股东华鲁控股的一致行动人),在2022年11月10日至14日,未提前披露减持新华制药414.32万股,此举系华鲁投资将手中所有的“流通股”清仓式抛售,涉及金额近1亿元。

作者: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