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如何助力第三支柱养老生态建设?这些机构这样说

近期,人社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部门密集出台多项个人养老金管理制度和业务实施细则,从整体政策安排上,进一步规划“十四五”期间境内养老金融市场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合计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元,但与我国居民金融总资产和其他金融产品的规模相比,个人养老金融产品的覆盖面和发展速度不及预期。此外,第三支柱仍然面临投资者认知不足、资金来源有限和产品单一等问题,需要全行业构筑一个更优化的第三支柱发展生态。

随着中国养老金融改革持续推进,养老金融生态将如何变化?产业如何布局?未来机构还将面临哪些挑战?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多家机构探讨了对养老金行业的思考。

步入“大众养老金”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老金财富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2003年,特点是以保发放为主要目标,养老金积累总额较少,且没有进入市场投资,基本没有形成养老金财富市场和金融市场。第二阶段是2004~2021年,养老金财富“市场化管理”起步,建立了信托制DC型市场化投资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驶入“快车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也在这个阶段进行了市场化投资体制改革。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养老金投资市场的生态体系。养老财富管理的第三阶段,则是从2022年开始。

“当前,养老金财富的市场化管理进入崭新的阶段。第三支柱的建立为大力发展养老金家庭财富创造了条件,大众养老金新阶段来到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随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落地、第三支柱养老金的架构逐步完善,“主权财富”和“家庭财富”也具备了共同发展的条件。

郑秉文认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作为“家庭财富”,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支柱在现收现付的融资方式下,主要是权益积累,第二支柱虽然属于家庭财富,但能建立起年金人数的理论值,远远小于能开立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的理论值。“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典型的‘二元结构’,灵活就业的2亿多人,城镇4.7亿劳动者,包括农村劳动者,只要参加了基本社保都可以开立第三支柱养老金账户。所以,中国进入了真正的大众养老金新阶段。”

多机构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在全新的阶段,银行、保险、基金在内的金融机构作为养老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该做些什么?又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中国银行养老金融部总经理田军表示,作为首批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参与行,中国银行积极筹备、专项部署,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供给。具体来看,推出个人养老金服务平台,平台严格遵照监管要求,全面覆盖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服务和个人养老金产品购买等必备功能,建立完善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11月30日,中国银行在5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此次试点推出的特定养老储蓄产品,相较于普通定期存款,有四大特点:一是储种齐全,涵盖整存整取、整存零取、零存整取三个类型;二是存期丰富,包括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存期符合养老定位;三是专属利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普惠性;四是灵活支用,因个人原因需要用款,可办理提前支取。

公募基金方面,中银基金作为全市场首批养老FOF基金管理人,相继成立了多只养老目标风险、养老目标日期基金,其中3只已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理财产品方面,中银理财已在试点城市发行养老理财产品共计3只,募集规模近85亿元。产品销售费、管理费和赎回费均优惠至零,并设有人性化赎回条款,重大疾病可提前赎回,不收取提前赎回费用。

长江养老总经理王海峰则表示,保险业具有独特的风险保障功能,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身故赔偿和失能护理赔付等非投资功能,是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无法提供的,能够充分发挥“保底+保障”的双重优势。

王海峰也提到,保险业具有综合的康养服务优势,作为金融行业中唯一能够提供风险保障资金管理、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等一系列与养老相关综合服务方案的行业,保险业所提前布局的康养服务资源,打通了养老金融的上下游,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此外,保险业具有长期的养老金管理经验,保险业在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核心受托领域,市场份额达到75%,这部分参保人群恰恰是参与个人养老金的主力人群,也是实现B端企事业客户向C端个人养老金客户批量转化的重要渠道。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也表示,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的发展中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美国的经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养老第三支柱形成了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美国第三支柱总体股票资产占股市市值的22%,这是长期的资本市场建设和长期养老支柱体系建设的过程。公募基金行业应当发挥投研优势,做优服务,与银行、保险等同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第三支柱发展壮大,让老百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养老问题,有一个更好的方案。”江向阳称。

第三支柱仍面临多重挑战

需要提出的是,在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和长端利率下行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大类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通过金融创新获取更加优质高收益的资产、为个人养老金带来更具竞争力的长期投资回报,也是未来面临的挑战。

江向阳表示,第三支柱除了面临投资者认知不足的问题,资金来源也需要进一步规范、扩充。从当前个人养老金制度来看,制度主要激励措施是税收优惠及缴费投资环节免税,以及领取环节目前以3%的税率征收。但是在难以享受优惠激励措施的情况下,民众可能缺乏参与个人养老金的积极性。

“借鉴海外经验,美国第三支柱、第二支柱养老金计划形成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联通互补,美国的法律允许合格的IRA计划和雇主发起式养老金计划与第二支柱之间可以资产转换,并且税收政策一体化,可以打通、保留。”江向阳称,2019年,IRA划转资金占当年流动资金的96%,是美国第三支柱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我国第三支柱拓展资金来源提供了借鉴。

此外,养老产品的形态较为单一。以公募基金为例,目前仅有养老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基金两种形式。江向阳建议,可将一些运作成熟、业绩优异的权益基金指数基金、养老金产品、主动FOF基金纳入养老税收的范围,既有利于丰富投资人养老资产配置工具,也是第三支柱生态中重要的产品来源。

无独有偶,王海峰也注意到,保险业正面临着更加激烈的混业竞争,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后,银行业的先发优势明显,商业银行囊括了账户开设、产品代销和业务咨询等多项功能,保险和基金更多扮演了产品发行的角色。同时,跨周期的资产配置能力也面临更多考验。

王海峰建议丰富产品供给,加快助力制度落地,在政策成熟时,探索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作为个人积累养老财富的选择纳入到试点中。此外,夯实资管能力,打造长期稳健收益。发挥在年金等领域积累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投资的优势,并通过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满足不同客户的养老金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发挥保险资管机构的资产创设能力,在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领域寻找长期投资机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同时探索养老金参与投资健康养老产业的可行性,实现资金管理和产业建设之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