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电连日来,上海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明显上升,给现有医疗资源造成较大压力。为了应对感染高峰之后可能会出现的重症高峰,加紧扩充重症监护床和调整感染病房床位、上线发热门诊电子地图、继续推进疫苗接种……上海正抓住“窗口期”,多策并举防重症。
走进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这里是上海的“大摇篮”,每5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孩子在此出生。“目前,一妇婴两院区成人和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床已达48张。”一妇婴院长王育说,为了保持“战斗力”,医护人员分成三个阶梯队伍,轮番顶上开展救治,尽最大努力守护好母婴健康。
王育表示,虽然目前接收的新冠重症患者并不多,但是预警灯要长明。预计未来重症人群可能会集中在两类,一类是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医院对建档的孕产妇健康情况进行排摸,按照绿黄橙红紫五色管理,对近期梳理的潜在高风险人群予以重点关注;另一类是妇科肿瘤人群。为了第一时间了解她们的健康动向,医务部设了重症动态联系制度,每天下午五点梳理名单,由医务部统筹是否需要多学科会诊,尽早对患者采取干预。
在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对救治重症患者、全力降低病亡率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新冠定点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目前开放1100张床位,其中综合ICU以及可以转换为ICU的床位为220张,负压床位545张。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沈银忠表示,目前医院已经收治部分重症患者,其中多为基础疾病加重的患者,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为主,新冠重症患者占比相对较低。如果后续重症患者人数增加,公卫中心将根据临床需求及时抽调全院各科室精锐力量,充实救治力量。
“面对病毒随时敲门,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沈银忠说,尽管奥密克戎比新冠原始毒株的致病力已经大幅降低,但是无论对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都有可能面临轻症转重症的风险,这是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也需要各级医疗机构齐心协力,通过加强分级分类诊疗,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近期,为了缓解就医难、买药难,社区基层动足脑筋。在12月19日上海宝山区156个社区发热诊间全部启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方便居民就近看病、配药,宝山区23日上线了发热门诊电子地图。居民通过手机就可以一键查询发热门诊点位地址、开诊时间、联系电话、忙闲状态等信息,有助于缓解二三级医院发热门诊的压力,也为保障重症患者及时救治留出通道。
“诊疗点的忙闲情况是根据后台显示的接诊量与日常接诊量进行对比来判断,如果接诊量低于常规门诊量,说明这个点位相对空闲。同时,每个社区都会有一位点位长,及时报送点位的接诊情况。”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郁海东说,过去我们给居民提供的就诊指南是纸质的,不能实时反映接诊情况,而发热门诊电子地图可以有效减少大家排队等候的时间。
宝钢二村居委会主任陈莹说:“今天‘发热门诊地图’第一天上线,就有居民来咨询能否及时买药等,我也把使用情况第一时间在社区群里给大家分享介绍。”
除了忙着分流就诊压力,社区基层还忙着继续推进疫苗接种,为脆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织牢安全网。据上海市疾控中心介绍,高龄、慢性基础性疾病和未接种新冠疫苗是导致新冠重症和死亡的三大危险因素,特别是伴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应尽早接种疫苗。
近日,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各村居结合60岁以上未接种人员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敲门行动”,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意义,打消居民顾虑,并通过村居设点、包车接送等,让疫苗接种更有温度。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则通过固定点位与机动小队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比如在街道为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开通绿色通道,尽量避免排队聚集情况;对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由入户接种小分队打通接种“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