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成都一边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描绘天朗气清、山青水绿、城园相融的生态美景,一边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通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化、低碳化。
雪后的山川银装素裹,树枝上的雾凇晶莹剔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迈着悠闲的步伐出现在镜头里……近日,在位于四川成都境内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崇州片区,智能红外相机拍到了大熊猫野外活动的视频和照片。
同时,在几十公里外的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内,电子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领域的各企业正开足马力忙生产。
一边是野生动物尽享良好生态,一边是绿色产业园繁忙的生产景象,近年来,成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多方发力持续保护,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雪豹、林麝……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内,珍稀物种频现。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成都分布有约占大熊猫国家公园85%的陆生野生动物种类和90%的种子植物种类。
稀有物种频频出现,正是成都生态环境向好的标志。
2021年,成都全面启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之一即为生态惠民示范工程。
“我们通过开展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六大行动’,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持续推进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绿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绿心”、天府绿道“活力绿脉”、环城生态公园“超级绿环”以及锦江公园“精品绿轴”的“五绿润城”示范工程,以及“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呈现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
同时,为维护天朗气清、山青水绿、城园相融的生态美景,成都先后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持续深入打好攻坚战。
目前,成都森林蓄积量达378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3%,全年固碳量超过200万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累计建成开放86个,锦江黄龙溪断面水质实现“劣Ⅴ类变Ⅲ类”的历史性跨越,锦江鱼类种类也从“十三五”初期的23种增加至49种;2021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299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集群加速形成,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数十台叉车来回奔忙,一批刚走下生产线的新一代高端锂离子电池材料转运码放,十几辆卡车轮番装车……位于成都市金堂县淮州新城的成都巴莫科技厂区内,工作人员正有序地忙碌着。
成都巴莫科技是高端锂电池材料供应商、电池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自2015年落户金堂以来,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携手全产业链共同推进减碳减排。
以成都淮州新城为例:目前,已聚集了通威太阳能、通合新能源等多家企业,为这里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如今的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的蓝图愈发清晰,在双流、新津、天府新区等成都多个县的相关产业园区和科研基地,光伏、锂电、氢能等高端能源装备相关的研发和生产企业正加紧布局,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我们依托淮州新城等6个主要承载地和龙泉汽车城等5个协同发展地,聚焦动力电池及储能、光伏、氢能、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低碳服务六大领域,大力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系统梳理绿色低碳重点目标企业100家,提升了项目招引培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有效推动绿色低碳高能级项目的招引。
如今,成都已形成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和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4家、绿色工业园区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设计绿色产品4项。今年前11个月,成都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达2010亿元,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打造特色品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逛景区、住酒店,在商超能获得碳积分并兑换相应的绿色福利……近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成都市深化“碳惠天府”机制建设行动方案》,一系列“碳惠天府”线上、线下碳积分新场景也同时发布。
近年来,成都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的双路径碳普惠机制,推出专属绿色公益平台——“碳惠天府”,系统构建“绿色出行、低碳消费、低碳休闲、低碳文教、低碳办事、低碳社区”六类低碳行为场景,并围绕“低碳消费”制定了“餐饮、商超、景区、酒店”低碳评价规范,以引导相关企业实施低碳管理,并对公众的低碳环保行为发放碳积分,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这是成都立足生态环保、广泛惠民、政府引导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平台上线以来,线上碳积分场景已拓展到15个,线下陆续推出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熊猫基地红旗连锁超市等44个低碳消费场景,开发碳减排项目40余个,审核登记碳减排量8万余吨。到2023年,“碳惠天府”用户有望突破200万。
近年来,成都还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无缝衔接,加快建设低碳化高效化、立体化多层次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
目前,成都平原城市群、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分别为710公里、430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8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60%;建成公交专用道1084公里,城市建成区实现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100%,完善中心城区自行车道200公里,规划建设1650公里自行车专用道。
本报记者 王明峰 《 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