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记者从东软医疗日前举办的DSA全球上市三周年庆祝活动中获悉,三年时间,东软医疗一举改写进口品牌垄断局面,填补国产高端DSA空白。三年又三年,东软医疗一如既往秉持临床需求导向,其DSA已累计为150000名患者提供介入诊疗服务。
破局:三年时间填补国产高端DSA空白
DSA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作为当前最先进的诊断和辅助治疗设备之一,DSA所有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是跨领域的,涉及医学影像学、机械学、电子学、电气学、运动控制学等十余门学科,研发难度可见一斑。加之国际巨头们凭借先发优势,构筑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几乎95%的国内市场都被进口品牌占据。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高端DSA迫在眉睫,也势在必行。
2016年,东软医疗正式启动了DSA研发项目。2017年,在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东软医疗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承担“低剂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制项目。2019年,东软医疗新一代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DSA产品——NeuAngio 30C汉武DSA获批上市。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金征宇教授对此评价:“东软医疗填补了国产高端DSA的空白,使我们在介入设备方面,有了一个具备竞争力的国产品牌”。
如果说,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是破进口垄断之局,那么获得市场的认可才是赢取这场战役的新生。据了解,三年来,东软医疗收到全球200余台订单,且40%以上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多家医院2-3台的复购率,使东软医疗血管机正式跃升为国产第一品牌。
新生:三年时间为150000名患者提供介入诊疗服务
稳定的临床表现是一款治疗型医疗设备所追求的首要品质,也是产品不断进阶升维的基本前提。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走进医院,与医疗机构开展科研合作、关注产品在复杂介入手术的表现成为了协同创新的新支点。
2020年,梨园医院首次引进东软医疗“汉武”DSA,在设备投入临床使用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完成了140余例手术。值得一提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黄恺团队借助东软医疗DSA,在短短一小时内,成功完成我国首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心房分流器置入术,挽救了一位28岁心衰终末期患者的生命。
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王现青教授指导下,心律失常二病区陈柯博士、宋卫锋主治医师应用DSA引导机器人磁导航系统支持下的射频消融技术,成功为一名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手术。这是国内中西部地区成功实施的首例磁导航系统支持下的射频消融手术。开展此项手术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是国内中西部地区首家使用DSA联合机器人磁导航系统的医院。术中所用的DSA,正是东软医疗高端落地式血管造影系统NeuAngio 30F汉·光武。
在大连睿康心血管病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领衔操刀,5位“CTO老伙计”团队术者基于2台东软医疗汉武DSA,连续奋战11小时,成功完成了10例复杂CTO介入手术演示。这也是国产血管机产品首次当此重任。
这样故事数不胜数,东软医疗DSA早已遍布临床。据了解,目前东软医疗已与10余家全国顶级三甲医院机构进行科研合作,获得8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为全球超过150000名患者提供了介入诊疗服务,这些数字还在不断刷新。而凭借不输进口品牌的卓越表现,东软医疗DSA更是赢得不少临床专家的赞赏和信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东海教授坦言:“有了汉武血管机,我们也开启了治疗颅内夹层动脉瘤的‘纯国产’时代,为患者降低治疗费用,预示着神经介入领域在大国智造和创建大国品牌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实现高端设备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敖国昆教授评价:“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成果,汉武血管机整体质量上达到了国际最先进的水平,尤其是首创无轨悬吊双旋转中心结构,横向能够达到2.74米的覆盖范围,为被动体位的患者的治疗带来了诸多福祉,比如说气管狭窄的病人,可以实现坐着完成手术。
黄恺表示:“东软医疗的高端血管机,无论是从图像的质量,操作便捷性,以及高级临床等方面完全满足临床需求,不输于进口设备高端机型,助力湖北省胸痛中心病人的救治。此外国产设备在数据安全方面更具优势,中国人数据安全可以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欣喜地看到自主知识产权设备不断进步,希望国产设备不断超越进口品牌,我们也会和东软医疗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民族品牌注入科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