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海底捞海外业务登陆港交所开盘暴涨,张勇坐拥三家上市公司

12月30日,海底捞海外业务主体特海国际以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港交所上市。介绍上市也意味着特海国际上市不发行新股,不涉及融资。上市首日,特海国际股价开盘即暴涨,盘中一度涨幅达100%,截至午间收盘,其股价报12.84港元,上涨83.43%,市值为79.52亿港元。

特海国际的顺利上市,也意味着海底捞通过分拆而成的上市公司增至3个,分别是海底捞、特海国际、负责底料供应的颐海国际。截至12月30日午间收盘,这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621.62亿港元,三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和舒萍夫妇。

于1994年在四川简阳创立的海底捞,在2012年首次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门店,之后两年,海底捞先后进驻美国、韩国。

截至2022年12月2日,海底捞在11个国家开设了110家餐厅,分布在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

海底捞在海外的门店。

特海国际至今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营业收入大幅增长81.48%至2.45亿美元,净亏损同比扩大8.21%至5572.3万美元。对于亏损扩大原因,特海国际称主要是美元升值导致汇兑亏损额增加,以及申请港股上市带来的额外支出增加。

而在2019年-2021年,特海国际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3亿美元、2.21亿美元、3.12亿美元,年度净亏损分别为3301.9万美元、5376.0万美元、1.51亿美元。

随着部分国家的疫情逐步缓解,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门店客流量、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增长率明显回升。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总客流量为930万人次,相较于上年同期增加106.67%,而在2020年及2021年,特海国际年度客流量分别为710万和980万人次。

在翻台率方面,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翻台率达3次/天,虽然不及2019年疫情前的4.1次/天,但相较于2021年2.1次/天和2020年2.4次/天有所提高。而截至2022年10月31日,特海国际的翻台率进一步提高至3.2次/天,客流量提升至1740万人次。

2022年上半年,特海国际的同店销售额为1.73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增长率达到57.3%;而在2021年,特海国际的同店销售额还是负增长,为-1.4%。

除了海底捞外,对海外市场感兴趣的火锅品牌越来越多。今年1月,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旗下高端品牌“凑凑”火锅在新加坡开下首店,并预计未来5年将在新加坡开店50家;今年10月,四川连锁火锅品牌小龙坎在日本、德国、美国、柬埔寨连开4店,海外门店增至40家。

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