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观察|绿联科技闯关创业板,“增收不增利”下如何破局?
近日,专注于3C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绿联科技将接受深交所的上会审议。倘若成功过会,发家于数据线的绿联科技将登陆A股市场。
3C消费是主流的消费品,因此,自公司招股书发布以后,市场对于绿联科技颇为关注。在公司招股书背后,绿联科技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情况?
“增收不增利”局面能否扭转?
发家于数据线的绿联科技,经过多年发展,极大丰富了产品线。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移动周边类、存储类五大系列。
多样性的产品是企业营收的重要支撑,不过对绿联科技而言,招股书披露的业绩并不容乐观。
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营业收入在2019-2021年期间分别为20.45亿元、27.38亿元、34.46亿元,同期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3.06亿元、3.05亿元。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不但没有高速增长相反在2021年出现了“下降”。
“增收不增利”的经营局面为绿联科技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此,和讯财经致函绿联科技了解详情。
绿联科技表示,2021年度净利润未随营收同步增长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公司于2021年度支付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费用3333.70万元,另一方面,公司业务快速发展,2021年对于运营、销售、管理、研发人才的需求增加,为开发新的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提升产品竞争力,公司2021年度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6147.94万元。
绿联科技同时表示,倘若剔除股权激励和研发增加的费用,2021年净利润较2020年同比增长超20%,伴随营业收入同步增长。
此外,市场颇为关注公司毛利率的情况。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平均价格持续提升,由2019年的35.93元/个上升至2022H1的40.97元/个,但公司同期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却持续下滑,由49.74%下降至37.12%。
对于毛利率的下降情况,绿联科技表示,若将2019年按照新收入准则模拟调整运费后,则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5.71%、38.10%、37.21%和37.15%,整体较为稳定。
线上线下模式如何配合?
绿联科技的创收主要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包括亚马逊、京东、天猫等。报告期内,该部分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2.41%、82.35%、78.14%和77.04%。
绿联科技通过电商平台获得快速发展,但高度依赖电商平台也给企业带来了“后遗症”。
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9-2021年期间向电商平台等渠道支付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分别高达2.7亿元、3.72亿元、4.41亿元,甚至超过了公司同期的净利润。
电商平台的推广服务费已经侵蚀了公司的利润水平。面对当前的电商平台现状,绿联科技表示,“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线下销售渠道。公司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以及“线上+线下”全方位布局的战略优势,实现境外境内市场的相互促进,加速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全渠道、全球化运营的销售模式。”
据绿联科技介绍,公司国内经销网络覆盖全国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品牌线下影响力持续增强。2021年,公司线下销售营业收入占比已超过20%。
此外,公司依托“UGREEN 绿联”品牌布局境内外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销售。
发家于“线上”,再进一步布局“线上”已经成为不少3C消费品牌的发展路径,绿联科技同样如此。需要注意的是,在绿联科技所处行业中,已经存在率先布局线下渠道的竞争对手。
对于如何在竞争对手中进一步抢占线下市场,绿联科技表示,“公司代表性产品品类市场排名靠前,市场占有率较高。未来公司将通过持续的技术改进迭代产品,在性能、设计或品质方面能够优于竞争对手从而保持产品竞争力。”
科技企业真“科技”吗?
绿联科技以“科技”作为证券简称,同时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公司的“科技属性”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报告期内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488.53万元、9512.7万元和1.57亿元、8322.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7%、3.47%、4.54%和4.64%,整体呈增长趋势,但研发费用率仍低于行业均值的5.59%、5.27%和5.06%、5.35%。
对于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的情况,绿联科技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速较快,导致公司虽然在报告期内加大了研发投入的力度,但研发费用率仍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据悉,公司研发投入保持较高增速,2019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5.36%。
在研发投入之外,发明专利成为企业“科技属性”的重要观测指标。绿联科技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公司拥有774项境内专利,561项境外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2 项,占比仅为0.90%。此外,在12项发明专利中,6项为“原始获得”,6项为“继受取得”。
对于专利的情况,绿联科技表示,“不同企业之间营收规模、主营产品范围、专利申请策略等方面均有差异,因而专利申请数量会存在不同。公司发明专利情况符合公司发展具体需求,目前公司具有核心技术并形成了相关成果,具备科技创新能力。”
外协生产模式下如何做品控?
企业通过“外协”帮助生产,并不是什么稀有的事,绿联科技的“外协”比例却一直受到市场的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公司自有产量分别为1637.90万件、1678.43万件和2064.07万件,占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4.22%、21.08%和21.72%。这意味着,公司近八成的产品通过“外协”方式生产。
外协加工是一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但相应地也对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大量外协生产下如何进行品控管理,绿联科技表示,“产品的品质及用户体验是公司赖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司建立了有效的外协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在外协产品交付过程中的异常可侦测、过程可监控、结果可追溯、问题可闭环,为消费者带来安全、可靠、品质优良的产品及良好的用户体验。”
关于本篇文章的更多报道,我们已在【和讯财经APP】上刊登,应用商店搜索“和讯财经”,下载并参与猜指数活动赢取京东卡和万元现金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