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融合互操作是泛在操作系统重要发展方向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大范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社会经济层面来看,数字化转型正成为时代趋势。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正处于成型展开期。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在“操作系统产业峰会2022”上表示,上述趋势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信息化发展正在开启泛在计算新阶段

从技术视角看,信息技术发展正在进入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泛在计算时代。面向未来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模式和新场景,软件定义一切、万物均需互联、一切皆可编程、人机物自然交互将是其基本特征。

当前,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选择。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智能化提升正在推进和引领各行各业的深度信息化。新时代带来新需求和新挑战,呼唤新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包括新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传统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操作系统无疑将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构成部分。操作系统技术和产业既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又面临着系列新挑战。

融合互操作是新一代操作系统重要发展方向

梅宏认为,面向泛在计算场景,融合互操作是未来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的新阶段,带来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发展的新蓝海,也呼唤新一代操作系统。考察操作系统的发展,其重大变迁存在“20年周期律”。也就是每20年出现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诞生新一代操作系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主机计算时代,到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时代,再到2000年开始的移动计算时代,分别出现了主机操作系统、PC或桌面操作系统、智能终端或移动操作系统。

“2018年,我提出随着泛在计算时代的开启,我们需要研发与之呼应的新型操作系统,我称之为‘泛在操作系统’。”梅宏指出,“同时,我们也看到操作系统的发展一直走包容性发展之路,新的操作系统生态的出现并不会取代旧生态,而是新旧生态并存。”

通常新生态相比旧生态,在装机数量和用户规模上,呈现1到2个数量级的扩张,同时通过网络化实现新旧生态的互操作和融合。“基于这些研判,我将泛在操作系统定义为秉承泛在计算思想,面向泛在化计算资源管理,支持泛在应用开发运行,具有泛在感知、泛在互联、轻量计算、轻量认知、反馈控制、自然交互等新特征的新型操作系统。其发展重点将是支持低功耗CPU的轻量、实时、可靠内核,以及‘感、联、知、控’的共性框架凝练。”梅宏说道。

从操作系统网络化发展视角看,泛在操作系统也可被“广义”地用于指代基于单机操作系统或者节点操作系统、面向网络环境与场景的新型“中间件”层系统软件;其遵循的是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管理”功能本质,支持灵活多样的资源虚拟化与异构性桥接能力,支持新型计算模式下的应用开发与运行支撑。而从存在形式看,新一代泛在计算模式和场景需要多样性的操作系统,面向不同的计算设备、不同的计算需求、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构建不同的操作系统。

梅宏指出,就当前操作系统产业现状而言,服务器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面向通信和工业的嵌入式操作系统,“云管边端”由不同的操作系统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软烟囱”,导致生态割裂,难以实现统一管理、融合调度、有效协同。数字化新时代呼唤新的、统一的基础设施,需要各类操作系统的互操作和融合。

openEuler是泛在操作系统创新实践

在梅宏看来,openEuler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尝试。openEuler定位为开源操作系统,通过全栈量子化结构,支持版本融合,灵活构建、服务自由组合,通过一套架构灵活支持多样性设备和全场景应用。openEuler不仅完整支持服务器、云、边缘嵌入式场景,更努力地实现这些场景的相互操作,已经实现现有主流技术架构100%覆盖,支持包括Arm、x86、RISC-V、申威、龙芯、Power在内的六大主流处理器架构,通过软硬协同支持多样性计算。“openEuler的这些优势特点遵从的是面向泛在计算场景融合互操作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泛在操作系统的一种实践。”梅宏说道。

据了解,目前openEuler社区已实现从企业主导到产业共建,按照共享、共建、共治的理念,发展迅速。openEuler22.09作为社区捐赠后的首个创新版本,来自近百家公司、研究机构的1265名开发者参与贡献,版本全量代码达6.7亿行,社区软件包近3万。openEuler累计装机量超过300万,全球下载使用量超百万,成功超越了生态拐点,成为国内主流操作系统社区。

“我们深知,建立一个完整的基础软件生态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国操作系统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梅宏表示,“愿我们努力同心、开放合作、尊重规律、尊重市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共同谱写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