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来,由于宏观环境未出现特别超预期的变化且增量资金类别均衡,所以市场风格相对均衡。短期来看,业绩预告披露是影响风格的重要变量,参考历史经验,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很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中长期而言,宏观经济和增量资金是关键,展望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新产业趋势驱动下,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核心观点
【观策·论市】短中期风格转换期再度降临,如何预判和应对。开年以来,市场对于风格的判断明显出现了分歧,行业和风格轮动明显,这种均衡的局面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 开年后没有出现特别超预期的宏观环境变化;第二,陆股通、两融等各类资金均有加仓,增量资金风格相对均衡。往后看,1月的业绩披露期是短期影响风格的关键因素,受此影响,A股经常演绎“春节前上证50占优、春节后中小成长占优”的局面。中长期来看,A股风格切换有两年到两年半左右的周期运行特征,市场环境包括宏观、金融数据、流动性、增量资金等是风格的重要驱动因素。四种风格占优的市场环境可以概括为:大盘成长=大量增量机构资金+社融回升但盈利还没有明显回升;大盘价值=市场持续大跌or 社融增速很高投资拉动经济复苏;小盘成长=市场触底反弹,流动性改善 or 社融增速不高或见顶回落,盈利改善;小盘价值单独占优=高PPI。展望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新产业趋势驱动下,2023年2月之后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复盘·内观】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上涨,主要原因在于,1)经济和消费复苏预期走强;2)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北上大幅流入;3)近期公布的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大幅回落至荣枯线之下,美元和进一步加息预期同时走弱;4)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继续走强,流动性宽松预期。
【中观·景气】11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速扩大,12月部分工程机械销量改善。12月份液晶板价格月环比多数持平,11月LCD显示器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上升。11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速扩大,订单量同比降幅收窄。12月份我国重卡市场环比上升16%,同比下降6%。11月主要企业推土机销量当月同比增幅扩大,叉车、起重机销量当月同比降幅扩大,内燃机销量当月同比降幅收窄,压路机销量当月同比由负转正。1-11月新接船舶订单量累计同比降幅缩窄,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同比增幅扩大。
【资金·众寡】北上两融净流入,ETF净申购。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200.2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77.1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5.1亿份,较前期下降45.2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42.5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电力设备、银行、非银金融等;融资资金净买入电力设备、电子、有色金属等;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医药ETF赎回较多。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提升。
【主题·风向】本周产业观察——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出炉,储能系统成核心增量。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发布,提出打造源网荷储聚合体,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与储能协调运行。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最大不同在于储能,建议关注国内大型储能以及火电灵活性改造等类储能产业投资机会。
【数据·估值】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上行,PE(TTM)上行0.4至13.7,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7.0%分位数。板块估值多数上涨,其中,计算机板块上涨较多,社会服务板块下跌较多。
【风险提示】美联储政策收紧超预期;国内经济不及预期。
01
观策·论市——短中期风格转换期再度降临,如何预判和应对
我们在2022年11月发布了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2023年A股进入中期反转的结构性震荡上行周期,自报告发布之日走势类似“N”型走势。需要更加重视科技自立自强,能够安全发展、迈向制造业高端化、聚焦硬科技的专精特新成长标的。围绕以高端制造、医疗医药、新能源、自主可控、军工装备(高医新自军)为代表的新时代五朵金花进行重点布局。兼顾稳地产带来的龙头地产和地产链消费的阶段性机会。偏中小成长风格相对占优,年度关注指数科创50、北证50、创业板综。
而对于近期的风格变化,此前我们描述了A股有明显的春节效应, A股经常演绎春节前上证50占优,春节后中小成长占优的局面。而今年春节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增长预期升温;同时市场对于疫情后复苏预期逐渐打满,市场演绎大盘蓝筹风格,上证50相对占优。而今年春节前后都是业绩预告披露的高峰期,此前过高的预期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往往会低于预期,导致中小成长的压力更大。但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疫后复苏进入兑现期,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的新预期形成阶段,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 因此,中小成长风格在春节后有望回归。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
中期来看,风格切换有两年到两年半左右的周期运行的特征,每两年到两年半左右就会有一种风格显著占优, 2021年2月以来相对占优的是小盘价值风格。而一旦到了今年二月,短期风格博弈结束后,又将会迎来一个新的中期窗口布局期。如果2023年是地产基建共振向上,社融超预期改善则可能是大盘价值占优;如果2023年是外资加速流入,公募基金恢复到大规模净流入状态,则可能是大盘成长风格占优;但是上两种风格出现的条件在2023年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 因此,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新产业趋势驱动下,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 风格是A股投资中至关重要的事,近期风格的不明确使得投资者更加关注
2022年在典型的内部流动性冲击以及经济削弱的背景下,A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大盘价值的防御属性体现,成为2022年最强风格,对应的,煤炭、建筑、交运、银行、地产相对抗跌。
而开年后,市场对于风格的判断明显出现了分歧,传统低估值大盘价值、“核心资产”属性为大盘成长、进攻性成长风格小盘成长都有人看好。而开年之后的行情也反映了这种分化。开年之后各种指数普涨,而且涨幅的差异非常小。不同观点的投资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布局。而由于涨幅过于接近,很多人都出现了一些错觉,比如很多人认为开年之后是核心资产占优,消费龙头指数确实表现不错,但科技龙头却相对一般,大盘成长略微跑输了小盘成长,中证1000略微跑赢了中证100。
但是,如果认为小盘占优似乎也不对,因为小盘价值表现又比较一般,但是差异非常小。
这种很均衡的风格使得市场更加关注未来风格的走向,毕竟都不想输在开年。
行业层面所体现的风格也比较不明确,涨幅最大的是新能源、计算机,接下来是建材、家电、轻工,这与我们一月观点中的市场布局思路完全接近——左手布局低预期成长计算机医药等,右手布局地产需求端政策,家电家具消费建材等。除了出行消费相关板块进入到兑现阶段表现较差外,其他行业的涨幅也相对均衡。
这种均衡开局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年后没有出现特别超预期的宏观环境的变化,人民币的升值、北上资金的回流、疫情的缓解等都基本符合预期,目前缺乏关键的风格和行业驱动因素。
第二,增量资金也基本均衡,融资余额开年后增加77亿,北上资金增加200亿,加上各种机构投资者年后开始复工加仓,增量资金的风格也相对均衡。
简单的说,目前缺乏足够多的基本面和流动性的因素让市场出现明确的风格和行业交易。正因如此,投资者就更加迫切地希望知道未来风格演绎的逻辑和方向。
这个问题可以分别按照短期和中期角度来分析。
▶ 短期来看,进入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成为市场关键变量
主板年报业绩预告有条件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创业板年报业绩预告有条件指出现第(一)、(二)、(三)、(五)、(六)项情形之一; 科创板年报业绩预告有条件指出现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之一; 主板中报业绩预告有条件指出现第(一)项至第(三)项情形之一。
(一)净利润为负值;
(二)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三)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四)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低于一亿元;
(五)期末净资产为负值;
(六)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会计年度;
(七)本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尽管没有强制要求,但是过去三年,每年基本有50%左右的公司公布了业绩预告。
从实际情况来看,出现业绩“爆雷”,也就是说,净利润为负值或者净利润下降50%以上的公司更容易披露业绩预告且引发关注,除此之外,由于市场普遍会高估中小公司的业绩,对于中证1000的预测误差远大于上证50。
因此,中小公司在业绩预告期披露时更容易出现业绩低于预期的情况,这是我们此前描述的“春节效应”的关键原因。
具体而言,业绩预告披露高峰期一般始于1月10日那一周,因此,我们统计了2010年以来过去13年的情况。每年开年后1月1日至1月10日尚未进入业绩披露高峰期的阶段,投资者开年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布局,上证50 和中证1000能够55开。但是随着业绩披露高峰来临,业绩预告成为市场重要关注因素,结果A股整体表现明显趋弱,11-31日,WIND全A指数历史上涨概率从62%下降到31%,而过去七年,每年1月后两旬都录得下跌。
中证1000是下跌主力,尤其是过去7年,每年都下跌,且六年跑输WIND全A,上证50表现也不是特别好,只是在过去六年跑赢WIND全A。
由于2022年经济和盈利有一定压力,尤其是四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比较大,预计2022年业绩预告很有压力,这很可能成为后续市场风格阶段性变化的关键力量。
反过来,业绩披露期结束后,风格马上逆转,2010年以来业绩预告期披露期结束后,13年中有12年,中证1000逆袭上涨,相对WIND全A 的胜率为100%,而上证50尽管上涨的概率也比较大,但是跑输WIND全A的概率为92%。
当我们知道这个效应和原理之后,如果你比较明确知道某种风格未来十个交易日大概率会跌,但是在往后二十个交易日大概率会涨,那么应该如何操作才最合理?这应该取决于投资者的交易策略。
▶ 中期决定风格的市场环境
中期来看,决定市场风格的市场环境,且每两年-两年半占优风格会切换一次,这种切换时间窗口对于A股投资极其重要,最强风格和最弱风格之间的两年累计回报差可以达到40-200%之间,可以说,选对风格是A股最重要的事之一。A股有两件最重要的事:
第一,选对风格。
第二,选对赛道。
过去两年是一个类滞涨的环境,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代表的周期相对表现最佳,小盘价值占优,这个结果完全符合我们在2021年2月发布报告, 《风格轮动启示录:不可不察的风格切换》中描述了①两年到两年半一个风格,②每年二月是重要的风格变盘窗口,③明确当前处于风格切换的重要观察窗口,可能出现“中小价值转大盘价值”。
2021年之后的风格基本符合我们当初报告的描述,2021年是小盘价值明显领涨,2022年大盘价值最抗跌,其次是小盘价值,最终两年小盘价值相对占优。过去两年小盘成长上涨11%,是唯一上涨的风格指数。相对表现最差的大盘成长超额收益达到44%。
两年过去了,我们又非常接近2月的风格变盘窗口,那么站在现在来看,在业绩披露效应和春节效应结束之后,未来两年又是什么风格占优,核心就是宏观经济的变量。
▶ 简单而言,四种风格适用于四种不同的场景
⚑ 大盘成长
大盘成长,核心成分是消费、科技、医药的龙头公司,特点是市值大估值相对较高,这类大盘成长风格想要占优,第一需要经济预期改善,更重要的是增量资金,而且是偏机构化的增量资金。
因此,在社融增速明显改善,经济预期修复,但盈利增速尚且不高时,同时迎来以外资和公募为代表的大量增量资金时,大盘成长才能持续性占优。如果社融改善不明显,或者缺乏大规模机构增量资金,大盘成长难以表现。
公式:大盘成长=大量机构增量资金+社融回升但盈利还没有明显回升
⚑ 大盘价值
大盘价值和大盘成长不一样,组成里面金融地产电力建筑权重较大,估值低,因此,大盘价值占优是两种场景,
第一,遭遇流动性冲击,市场大跌时,体现较强的防御性;
第二,社融增速非常高,房地产销售投资和基建投资形成共振向上。
公式:大盘价值=市场持续大跌 or 社融增速很高投资拉动经济复苏
⚑ 小盘成长
小盘成长是属于所有风格进攻型最强的指数,主要是以新能源、新材料、医药、信息科技等行业为主,小盘成长占优也是两种场景:
第一, A股大跌后见底,流动性改善(大盘价值逻辑一的镜像);
第二, 社融增速不高或者见顶回落,但是盈利比较高(大盘价值逻辑二的镜像)
小盘成长和大盘价值是两种几乎对称的风格。
公式:小盘成长=市场触底反弹,流动性改善 or 社融增速不高或者见顶回落,盈利改善
⚑ 小盘价值
小盘价值是和小盘成长属性较为接近,但是有更高权重的化工、交运、金融、煤炭、钢铁等周期股,因此,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的差异就在于,小盘价值会在PPI比较高,滞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有更好的表现,但此时,由于流动性环境的恶化,小盘成长表现相对更差
公式:小盘价值单独占优=高PPI
总结来说,四种风格占优的公式如下:
大盘成长=大量增量机构资金+社融回升但盈利还没有明显回升
大盘价值=市场持续大跌 or 社融增速很高投资拉动经济复苏
小盘成长=市场触底反弹,流动性改善 or 社融增速不高或者见顶回落,盈利改善
小盘价值单独占优=高PPI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基本可以排除中期的小盘价值,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大盘价值持续占优的概率也比较低。
所以2023年成长风格大概率占优,到底是小盘成长还是大盘成长,就看A股是否会有汹涌澎湃的增量机构资金支持了,如果没有,有限的增量和存量再调整更容易催生持续性的小盘成长风格。
对于近期的风格变化,此前我们描述了A股有明显的春节效应, A股经常演绎春节前上证50占优,春节后中小成长占优的局面。而今年春节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稳增长预期升温;同时市场对于疫情后复苏预期逐渐打满,市场演绎大盘蓝筹风格,上证50相对占优。而今年春节前后都是业绩预告披露的高峰期,此前过高的预期在业绩预告披露前后往往会低于预期,导致中小成长的压力更大。但春节后,政策预期落地进入复苏观察期,而疫后复苏进入兑现期,上证50阶段性占优局面可能阶段性告一段落。中小成长业绩披露落地,进入业绩真空期和下一年的新预期形成阶段,又开始重新憧憬新一年的高增长,调整的中小成长利空落地而反弹。 因此,中小成长风格在春节后有望回归。我们预计今年春节前后可能会演绎经典“从上证50到科创50”的局面。
中期来看,风格切换有两年到两年半左右的周期运行的特征,每两年到两年半左右就会有一种风格显著占优, 2021年2月以来相对占优的是小盘价值风格。而一旦到了今年二月,短期风格博弈结束后,又将会迎来一个新的中期窗口布局期。如果2023年是地产基建共振向上,社融超预期改善则可能是大盘价值占优;如果2023年是外资加速流入,公募基金恢复到大规模净流入状态,则可能是大盘成长风格占优;但是上两种风格出现的条件在2023年出现的概率相对较低, 因此,2023年经济温和复苏,流动性温和改善,在产业政策和新产业趋势驱动下,2023年2月之后小盘成长占优的概率可能更大。
02
复盘·内观——市场普涨,成长股领涨
本周A股主要指数全部上涨,主要指数中科技龙头、小盘成长、消费龙头领涨,小盘价值、上证指数、中小100涨幅落后,本周日均成交8135亿元,较上周相比明显放量。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港股112.1亿港币,北向资金本周净流入A股200.2亿人民币,北向资金连续9周净流入A股。风格方面,TMT、周期领涨,必选消费涨幅落后。
本周A股市场指数全部上涨,主要原因在于,1)随着全国多地感染数据达峰回落,市场对后续经济和消费复苏预期走强;2)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北上连续大幅流入A股;3)近期公布的美国12月ISM非制造业经理人指数大幅回落至荣枯线之下,美元和进一步加息预期同时走弱;4)近期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继续走强,流动性宽松预期走强。
从行业上来看,本周申万一级行业绝大多数上涨,仅3个一级行业下跌,计算机、建筑材料、通信涨幅居前,涨幅均超5%,农林牧渔、社服、交运跌幅居前。从涨跌原因来看,本周涨幅居前的行业原因主要为,计算机(数据二十条和数据资产“入表”等政策催化,23年景气预期较强)、建材(稳增长预期),跌幅居前的行业原因主要为,社服、交运、美容护理等(交易复苏预期过于提前,板块轮动)。
03
中观·景气——11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速扩大,12月部分工程机械销量改善
12月份液晶板价格月环比多数持平。截至12月30日, 液晶电视面板方面,32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31.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43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52.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55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为87.0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 液晶显示器方面,23.8寸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为46.40美元/片,月环比下降0.64%。21.5寸液晶显示器面板价格43.30美元/片,与上月持平,7寸平板电脑面板价格9.40美元/片,月环比下降1.05%。
11月LCD显示器出货量同比、环比均上升。11月份TV LCD出货量为22.50百万,月环比上行2.27%,月同比上行6.13%;LCD NB出货量为27.90百万,月环比上行0.36%,月同比下降28.83%;LCD显示器出货量为11.30百万,月环比上行10.78%,月同比下降31.10%。
11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速扩大,订单量同比降幅收窄。11月北美PCB出货量同比增长26.10%,同比增速较上个月扩大17.1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速扩大至16.57%;PCB订单量同比减少4.10%,同比降幅较上个月收窄0.4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降幅收窄至-3.73%。
11月北美PCB BB当月值为正。11月北美PCB BB当月值为1.00,较前值有所下降。
今年12月份,我国重卡市场约销售5.4万辆(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上升16%,比上年同期的5.75万辆下降6%,净减少3500余辆。5.4万辆是近七年来的历史最低点,2022年12月份也是重卡市场自2021年5月份以来的连续第20个月下降。
累计来看,2022年全年的重卡市场累计销售67.2万辆,比上年同期的139.5万辆下降52%,减少了72万辆之多。即使在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下半年,2022年的重卡行业销量最终也未能实现同比逆转,由此可见终端需求之低迷。关于国内需求低迷、市场销量继续同比下降这一“现象”,第一商用车网表示:2022年全年,在“双碳”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尽管货运市场整体低迷,但新能源重卡细分市场全年销量预计将达到2.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了一倍多。另一方面,2022年全年重卡出口预计会达到17万-18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11月主要企业推土机销量当月同比增幅扩大,叉车、起重机销量当月同比降幅扩大,内燃机销量当月同比降幅收窄,压路机销量当月同比由负转正。11月份推土机销量同比增幅扩大至65.80%,(前值54.7%),三个月滚动平均增速扩大至54.07%(前值36.4%);叉车销量同比降幅扩大至-5.79%,(前值-3.08%),三个月滚动平均降幅收窄至-4.79%(前值-7.86%);压路机销量同比由负转正至13.70%,(前值-0.82%),三个月滚动平均增速扩大至6.53%(前值0.32%);起重机销量同比降幅扩大至-3.47%,(前值-3.02 %),三个月滚动平均增速转负至-0.48%(前值+2.11%);内燃机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7.78%,(前值-13.19%),三个月滚动平均降幅收窄至-6.97%(前值-7.7%)。
1-11月新接船舶订单量累计同比降幅缩窄,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同比增幅扩大。1-11月新接船舶订单量累计值为3960.0万载重吨,累计同比下行37.77%,较前值降幅缩窄了1.41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下降20.51%。1-11月手持船舶订单量累计值为10361.0万载重吨,累计同比上升7.49%,较上月增幅扩大了1.03个百分点,三个月滚动同比增长8.25%。
04
资金·众寡——北上两融净流入,ETF净申购
从全周资金流动的情况来看,本周北上资金呈现净流入态势,融资资金净流入,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下降,ETF净申购。具体来看,北上资金本周净流入200.2亿元;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77.1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5.1亿份,较前期下降45.2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出42.5亿元。
从ETF净申购来看,ETF净申购,宽指ETF以净赎回为主,其中沪深300ETF赎回最多;行业ETF申赎参半,其中信息技术ETF申购较多,医药ETF赎回较多。具体来看,股票型ETF总体净申购6.7亿份。其中,沪深300、创业板ETF、中证500ETF、上证50ETF和双创50ETF分别净赎回8.6亿份、净赎回2.1亿份、净赎回1.4亿份、净赎回4.4亿份、净申购2.2亿份。行业方面,信息技术ETF净申购27.5亿份;消费ETF净申购12.6亿份;医药ETF净赎回20.6亿份;券商ETF净申购5.3亿份;金融地产ETF净申购8.3亿份;军工ETF净申购6.8亿份;原材料ETF净赎回0.2亿份;新能源&智能汽车ETF净赎回1.9亿份。
本周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规模较前期回落,新成立偏股类基金5.1亿份。
本周(1月2日-1月6日)北向资金净流入200.2亿元,净买入额扩大171.2亿元。行业偏好上,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电力设备、银行、非银金融等,分别净买入34.4亿元、33.0亿元、30.3亿元;集中卖出交通运输、农林牧渔、通信等,净卖出规模达-18.9亿元、-7.2亿元、-4.2亿元。
个股方面,北上资金净买入规模较高的为五粮液、宁德时代、中国平安等;净卖出规模较高的包括先导智能、上海机场、天赐材料等。
两融方面,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净流入77.1亿元。从行业偏好来看,本周融资资金集中买入电力设备,净买入额达23.6亿元,其他净买入规模最高的行业主要包括电子、有色金属、银行等;净卖出的主要是医药生物、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等。从个股来看,融资净买入较高个股包括中国联通、宁德时代、平安银行等,净卖出较多的主要包括药明康德、中国中免、贵州茅台等。
从资金需求来看,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提升。本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3.4亿元,减持65.1亿元,净减持61.7亿元,净减持规模缩小。其中,净增持行业仅煤炭;净减持规模较高的行业包括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本周公告的计划减持规模为103.1亿元,较前期提升。
05
主题·风向——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出炉,储能系统成核心增量
本周市场普涨,Wind全A指数周度上涨2.91%,创业板指上涨3.21%,沪深300上涨2.82%。本周涨幅居前的主要为炒股软件、能源互联网、光伏、电动车、光伏玻璃等相关主题。
本周和下周值得关注的主题事件有:
(1) 智能汽车:中汽中心发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
12月30日,中汽中心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CICAP《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C-ICAP《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是中汽中心历时三年,联合全行业构建的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评价体系,是一套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高品质中国考题”。发布会上,中汽中心专家对规程的运营管理和技术体系进行了详细解读。C-ICAP技术规程覆盖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智慧座舱和信息安全等方面,将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推进。此次发布的CICAP的1.0版本主要针对“辅助驾驶”单元包含的行车辅助与泊车辅助展开测评,其中,基础行车辅助和基础泊车辅助为必测项,领航行车辅助和记忆泊车辅助为增测项。该部分预计于2023年正式实施。对于其他单元,中汽中心将持续联合行业开展研究,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预计将在2025年推出完整测评体系。C-ICAP《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将由中汽中心汽车测评管理中心运营,进行“统一买车、统一买车、统一评价、统一公布”。该规程将采取星级评价方式,根据必测项和增测项得分率,确定被测车型星级。
(2) 海上风电: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在青岛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1月2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在青岛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这标志着全球首座水深超百米、离岸距离超百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风电平台主体完工“海油观澜号”平台由3个边立柱和1个中心立柱组成三角形形状,边长超80米,高约35米,重量近4000吨,风机将安装在中心立柱上。项目投产后,风机所发电力通过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用于油气生产,年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万吨。“海油观澜号”由中国海油首次自主完成深远海浮式风电的研发、设计和建造,在单位兆瓦投资、单位兆瓦用钢量、单台浮式风机容量等多个指标上,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 数字经济:发改委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培育一批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主体
1月2日,国家发改委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的文章。国家发改委在文章中提出,将着力建立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在国内外数据交易相关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结合数据要素特点和场内、场外交易现状,从规则、市场、生态、跨境等四个方面提出构建适应我国制度优势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聚焦当前数据交易市场建设现状与问题,统筹构建数据交易场所,重点要完善功能定位、探索发展模式、优化运行机制,坚持场内集中交易与场外分散交易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交易体系。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充分发挥数据商“燃料”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助燃剂”作用,培育一批活跃的数据要素市场主体。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积极探索离岸数据流通和服务外包等新模式,探索在数据安全保护法框架下数据跨境流动的合规方式,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和境外数据“引进来”。
(4) 数字经济: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运营,今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
1月3日,上海数据交易所发布公告称,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数交所在制度体系、系统支持、交易服务等方面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具备良好运营条件,于2023年1月3日转入正式运营。届时,上海数据交易所将根据《关于上海数据交易所收费标准施行的通知》收取数商服务费及数据产品交易服务费。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在一年多试运行期间,形成了涵盖六大主要步骤的业务交易流程,以及基于交易流程的14项制度规则文件;上线了新一代智能数据交易系统、中国数据产品登记系统、中国数据市场服务商系统,目前可基本实现数据产品线上一体化交易;构建了金融交易服务板块,正有序推进交通和制造板块建设。上海数据交易所总经理汤奇峰透露,过去一年多来,上海数交所已与800余家数商成功对接,签约数商企业超过500家。2022年全年,上海数交所数据产品累计挂牌数超过800个,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随着市场培育趋于成熟,2023年场内交易额有望突破10亿元。
(5) 光伏:四川启动建设423个重大项目,含7个晶硅光伏材料等项目
1月3日,四川省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彭州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四川正式启动建设423个重大项目,总投资7483.7亿元。此次四川启动建设的重大项目包含能源项目35个,总投资386.2亿元。其中电源项目19个、总投资299.4亿元,包括华能彭州燃机、道孚县“1+N”等项目;电网项目15个、总投资31.8亿元,包括德阳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自铁路成都罗家湾牵引站220千伏供电工程等;煤炭储备基地项目1个、总投资55亿元,为广汇物流四川广元煤炭储备基地。据了解,这批能源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构建多能互补、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有效提升四川省特别是负荷中心供电能力,满足重要用户用电需求,增强全省电煤应急保障能力。四川当日启动建设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660.2亿元。锂电及晶硅光伏材料项目7个、总投资228.2亿元,包括宜宾天宜锂业年产90万吨锂材精选项目等;新型材料制造项目27个、总投资413.6亿元,包括广安8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及1万吨纳米导电剂项目、达州宣汉先进智造产业园等。
(6) 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首次超过四成,中韩企业差距持续扩大
1月4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统计称,去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为446GWh,同比上升逾七成。其中11月装车量达57.2GWh,同比增长超65%,已连续29个月呈同比增长态势。宁德时代11月装车量23.4GWh,相较上一月上涨接近三成,创单月历史新高,其市占率达40.9%,占比首次突破全球市场的四成,稳居首位。在位居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中资企业去年前11个月总装车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0%,总市占率达60.5%,首次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六成。去年1-11月,三家韩国企业的市占率由去年的30.6%下滑至23.2%,中韩同行企业的差距持续扩大。日本电池龙头松下是唯一出现单月负增长的企业,11月装车量为3.3GWh,同比下降近3%。其去年1-11月装车总量排名全球第四,市占率为7.7%,同比下降逾5%,落后比亚迪接近6个百分点。去年全年,松下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三,比亚迪则位居第四。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比亚迪开始实现对松下电池的反超。
(7) 光伏:自然资源部部长表示将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
1月4日,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表示,发展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战略选择。将研究出台政策,引导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使用戈壁、荒漠、荒滩等未利用地建设,推动海上光伏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引导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布局。
(8) 光伏:硅料价格三个月跌超40%
1月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披露了最新的光伏产业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5万元~1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4.8万元~1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延续去年11月份以来的跌势,其中单晶致密料价格从高点30.60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7.62万元/吨,跌幅已高达42.4%。去年四季度以来,多晶硅价格低迷并于今年延续跌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分析了价格下跌的原因,前期硅片企业7~10天的高库存状态持续,且可灵活调节开工率,硅料的实际需求和预期需求明显减弱。而同期硅料企业扩产增量仍在持续释放,可见的市场供大于求局面使得部分潜在库存压力较大的企业率先让价成交,导致近期硅料价格呈现大幅下跌走势。硅业分会还对1月硅料市场价格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根据1月份硅料和硅片的排产计划,国内硅料产量预计在10万吨以上,进口量约0.8万吨,终端需求不变的情况下,1月份硅片开工率将因12月份库存消化殆尽而小幅提升,从而硅料需求随之增加,环比增量约1万~1.5万吨。另一方面,本周硅片环节库存已消化殆尽,同时硅片价格也基本触底,产业链价格跌势将从硅片环节开始逐步呈现企稳迹象。硅业分会因此预计,硅料环节受供大于求影响,价格短期内上涨动力不足,但随着硅片价格止跌企稳,一季度海外和国内终端光伏项目在产业链价格趋稳的情况下也将逐步启动,加之春节备货等需求支撑,硅料市场成交活跃度将有所提升,积压库存也随之日渐消化,硅料价格跌幅和跌速都将逐步放缓。
(9) 风电/光伏:贵州力争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达75GW
1月3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贵州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以大型水电基地及现有(规划)火电厂为依托,积极推进多能互补发展。统筹本地消纳和外送,建设乌江、北盘江、南盘江、清水江流域四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基地;充分利用我省火电厂富裕通道容量,结合存量煤电及新增煤电布局与风光资源情况,建设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积极推进开阳、播州、关岭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结合光伏场区岩溶、石漠化、煤矿塌陷区等脆弱区域的生态修复,发展各类符合我省实际的“光伏+”综合开发利用模式,积极打造农光、林光互补等光伏利用方式。到2025年,全省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分别达到1080万千瓦、31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7500万千瓦。
(10) 数字经济: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
(11) 创新药:国家药监局加快新药好药上市,促进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
1月5日,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2023年药品监管工作作出部署:一是守正固本,坚决守住药品安全底线。服务保障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加强防疫药械质量监管,支持防疫重点药械保产保供,持续做好应急审评审批工作;以长效化机制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持续完善疫苗管理体制,保障疫苗质量和供应;强化重点品种质量安全监管,坚持对产品质量问题“零容忍”,持续加强网络销售监管;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统筹运用各类手段强化安全监管,完善药物警戒和应急管理体系。二是改革创新,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营造雨林型医药创新生态,加快新药好药上市,促进高端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上市,释放化妆品审评审批改革红利,激发区域医药创新活力;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中药监管制度体系,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加强传统药国际交流合作;持续释放“放管服”改革红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拓展涉企电子证照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是立足长远,全面提升药品监管能力。健全完善药品监管质量管理体系、法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智慧监管和监管科学,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和更高质量国际合作,加快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12) 风电/光伏:安徽十四五期间将分布式风电和光伏项目纳入交易范围
1月5日,安徽省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发展光伏发电,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商场、学校、医院等建筑屋顶,扩大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应用。积极推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 出台本地交易试点规则,将分布式风电和光伏项目纳入交易范围。
(13) 数字经济:广东计划再打造若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1月5日,2023年广东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和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并部署今后五年和2023年重点工作。“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是今年广东制造业五大发力点。根据规划,2023年,广东将进一步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集群,计划再打造若干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4个以上五千亿级新增长引擎。同时,新推动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5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14) 新能源: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提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
1月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2030年至2045年,规模化长时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满足日以上平衡调节需求。2045年至2060年,储电、储热、储气、储氢等覆盖全周期的多类型储能协同运行,电力系统实现动态平衡,能源系统运行灵活性大幅提升。发挥新型储能支撑电力保供、提升系统调节能力等重要作用,积极拓展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布局。重点依托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基地化新能源开发外送等模式合理布局电源侧新型储能,加速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充分结合系统需求及技术经济性,统筹布局电网侧独立储能及电网功能替代性储能,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积极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构建模式,灵活发展用户侧新型储能,提升用户供电可靠性及用能质量。加强源网荷储协调调度,探索源网荷储安全共治机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5) 元宇宙:百度将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行业有望加速普及
1月6日,百度副总裁马杰透露,百度即将在1月10日的Create开发者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独立元宇宙解决方案——希壤元宇宙底座MetaStack。基于一系列元宇宙组件化基础设施和一站式开发平台,原本需要6个月到一年的元宇宙开发,如今最快40天即可完成。未来元宇宙或会像PC时代的网站一样普及。和国产cocos三大开发引擎。
(16) 自动驾驶:乘用车整车无人道路测试在北京开放
1月6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颁发先行区无人化车外远程道路测试通知书。20台“车内无人、车外远程”车辆,获准在经开区20平方公里的限定路线和特定时段分批开展道路测试。这标志着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在北京正式步入整车无人阶段。
本周产业观察——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出炉,储能系统成核心增量
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出炉,提出打造“新能源+”模式。1月6日,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推进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的多能互补,推广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清洁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延长预测周期、提升准确性、完善调度运行辅助决策功能,深化极端天气下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加强源荷互动,打造源网荷储聚合体。深度融合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智慧调控、新型储能等技术应用,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与储能协调运行,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
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最大不同在于储能。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源网荷储多向协同、灵活互动为坚强支撑,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显示当下我国电力系统面临多个问题,涵盖电力供应安全、新能源消纳、系统运行等多个方面, 在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的过程中,蓝皮书给出的发展方向包括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等。蓝皮书强调要加强储能规模化布局应用体系建设,包括:(1)统筹系统需求与资源条件,推动抽水蓄能多元化发展和应用:(2)结合电力系统实际需求,统筹推进源网荷各侧新型储能多应用场景快速发展;3)推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运行,重点解决电力系统跨季平衡调节问题。
⚑ 国内大储能收益、运行模式逐步理顺
大型储能是国内储能主力。储能可以分为大型储能与户用储能两大类别,其中大型储能主要指 MWh 级别以上的集装箱式系统,终端客户为大型电力公司或工商企业,主要销售方式为集采、招标等形式,B 端属性较强;而户用储能主要为 5-20kWh 的小型电池系统,终端客户多为分散的居民家庭,主要通过当地化的经销商、安装商网络进行销售,C 端属性较强。欧洲由于能源危机,电价高涨,户用储能进入爆发期,相比之下,国内电价平稳,户用储能需求较少,大型储能是国内储能主力,主要与大型的风光发电进行配套,以保证平稳的发电并网。
目前国内大型储能项目盈利渠道主要为峰谷套利、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收益、容量租赁等。市场峰谷套利:峰、谷、尖峰时点价差提供套利,2021 年 7 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布要求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峰谷价差已经拉开了 0.7 元/kWh 以上,部分地区超过 1 元/kWh,尖峰电价更高,储能套利空间更大。 辅助服务收益:2021 年底能源局修订发布《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将辅助服务主体扩大到新型储能。辅助服务收益为电网约定的辅助服务费用,目前各地差异较大,以调峰为例大致分布于0.1~0.9 元/kWh。实际这部分收益还需要考虑电网调度优先级等。 容量/电量租赁:由于电网的互联互通、实时动态平衡,各次侧的储能发挥的功能并不能完全割裂。储能需求方可以通过租赁模式实现自身项目的储能配套,储能项目获得容量、电量租赁收益。
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商业模式进一步完善。近期山东出台了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储能支持政策,明确独立储能可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进入电力现货市场后,充电时为市场用户,从电力现货市场中直接购电;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在电力现货市场进行售电,其相应充电电量不承担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独立储能打破了原来电源、电网、用户侧等按并网点的分类标准和收益界限,是契合电网运行特征和实际需求的业务模式,也是政府鼓励的方向,增长可能更快,同时可能带动储能投资方由优先关注成本转向更加重视储能系统质量。根据招商电新团队统计,2021年末,国内备案共享储能项目达84个,总建设规模超12GW/24GWh,当前统计或已超过200个项目完成备案/公示,总容量约在60GWh上下。
⚑ 上游价格回调,储能成本大幅下降
储能成本受碳酸锂、硅料等上游价格影响。锂电储能系统工程建设成本大致为约 1.5-2 元/Wh,其中储能系统占 90%以上。储能系统中又以电池占比最高,大致为 50%-70%(考虑电芯涨价后,占比提升),其他系统组件、管理系统分别占 20%、15%。直接推高储能系统成本的主要是电芯,2021 年以来碳酸锂的价格快速拉升,目前电池级在 57 万/吨上下,仍然在高位。此外 2020 年开始的缺芯造成 IGBT 等器件价格提升,也小幅度的增加了储能成本。此外,由于目前大部分储能项目还是在发电侧与新能源电站配套,光伏产业链价格在高位也间接影响储能的接纳度。
硅料价格三个月跌超40%,储能系统成本端有望下降。1月4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披露了最新的光伏产业数据,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5万元~18.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82万元/吨;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4.8万元~18.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7.62万元/吨,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延续去年11月份以来的跌势,其中单晶致密料价格从高点30.60万元/吨降至目前的17.62万元/吨,跌幅已高达42.4%。硅料单吨价格每回落 1 万,对应终端价格能够下降约 2.5-3 分/W,形成的一部分收益空间可能用于储能的配置,2023年碳酸锂、硅料、芯片等在2022年紧供需情况有望缓和,储能系统的成本端有望下降。
新型电力系统蓝皮书中提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差异明显,需统筹谋划路径布局,科学部署、有序推进。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战略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有计划、分步骤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进度条”。其中,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转型期(当前至2030年),煤电依旧是电力安全保障的“压舱石”, 建议关注火电灵活性改造等类储能产业投资机会。
⚑ 类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高效经济方式
发展大规模储能/类储能急迫且长期。新能源替代的基础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区别于火电、核电等可控电源,水电、风电、光伏存在不同周期的波动性,一是风电、光伏等存在分钟级、小时级的短周期波动,二则是受水、风、光等自然资源的月度调整,存在季节性的长周期变化,水电总发电量的振幅可以达到50%。当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低于5%时,系统冗余能解决日内能量不平衡,转动惯量可以解决功率不平衡问题;当占比达到8-10%,功率/能量平衡问题就不能忽视;在大致10-30%的阶段,小时级日内能量储能、短时功率储能是主要问题;到了25-30%阶段,氢能、压缩空气等长期能量储能也将加速发展。2021年中国风电、光伏发电量合计占比已达到11.7%,水电占比超过15%,与海外相比,国内调峰能力更强的燃气发电结构占比远低于煤电(欧洲大部分地区燃气发电占比更高),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逐步提升向主力电源切换的过程中,急需解决在电源出力波动的情况下保持系统稳定的问题。
⚑ 灵活性改造、燃气发电等类储能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燃气发电是能够快速释放灵活性的电源方案。燃气发电相较燃煤具有清洁性(能源效率),控制响应更灵活,空间更集约、建设周期短等优势。近十几年国内燃气发电实现了规模成长,但总体占比不高,中国自本世纪初从开始规模推动燃气发电应用,截止今年8月,国内燃气发电装机1.1亿kW,仅占火电装机总容量的8.6%,发电量贡献仅3%。燃气发电的增长驱动来自电力系统灵活性需求,燃气发电具备启停灵活、输出范围宽、碳排放强度低的优势,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背景下,燃气发电是能够快速上规模的灵活性电源。在国内具备气源优势的地区,燃气发电可能会实现较快的增长,西北、中部、西南地区燃气资源相对丰富,或东部沿海有完善的国内外燃气供应渠道的地区具备规模发展燃气调峰电源的可行性。此外,气电价格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一方面气电价格联动能够传导上游燃气价格变化,另一方面依据电源调峰深度提供差异化的电价额度,也会进一步推动燃气发电的收益改善。
06
数据·估值——整体A股估值上行
本周全部A股估值水平较上周上行。截至1月6日收盘,全部A股PE(TTM)上行0.4至13.7,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7.0%分位数。创业板本周上行,PE(TTM)上行1.3至36.5,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0.1%分位数。代表大盘股的沪深300指数PE(TTM)上行0.3至10.9,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27.2%分位数。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PE(TTM)本周上行0.4至17.6,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13.1%分位数。
在行业估值方面,本周板块估值多数上涨,其中,计算机板块估值上涨较多,涨幅超过2.5,社会服务板块估值下跌较多,跌幅为1.18。其中计算机板块上涨2.5至50.8,处于34.8%历史分位;社会服务板块估值下跌1.18至118.97,处于92.5%历史分位。截至1月6日收盘,一级行业估值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社会服务、农林牧渔、国防军工、计算机、美容护理。
- END -
相 关 报 告
《当前市场两个关键推动因素以及后续风格演变——A股投资策略周报(1225)》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11月经济数据出炉后对A股影响几何————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8)》
《从上证50到中小成长,春节效应为何一再重演——A股投资策略周报(1211)》
《从降准和工业企业盈利看A股后续走势——A股投资策略周报(1127)》
《债市调整对A股的影响、产业赛道的分歧与应对策略——A股投资策略周报(1120)》
《A股三个利空落地,强势反弹后关注什么——A股投资策略周报(1113)》
《市场正在起变化,把握布局窗口——A股投资策略周报(1106)》
《二十大后A股的五年主线思路及近期边际变化——A股投资策略周报(1023)》
《如何理解当前市场关注的三大问题——A股投资策略周报(1016)》
《从估值和情绪看A股调整到什么程度了——A股投资策略周报(0925)》
分 析 师 承 诺
特别提示
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所造成的任何后果,招商证券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一般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较之招商证券正式发布的报告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有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本公众号所载资料涉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走势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过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招商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资料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招商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
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公众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