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是下午两点的车次,但上午早早就来到车站,已经等不及要回家了。”1月7日,在广州东站,家住山西大同的李建兴激动地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虽然离家时间不长,但他已经很想家了。
1月7日是2023年春运首日,亿万中国人再次集体踏上回乡之旅,人潮涌动、摩肩接踵的景象重现。中国证券报记者兵分十二路,实地走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十余个城市火车站,从一个个平凡的出行故事中,可以感受到中国经济已积聚起恢复向好的澎湃暖流。
人潮涌动 客流回暖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473.6万人次,环比增长11.1%,比2019年同期下降48.6%,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李建兴是数千万背井离乡在外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广州工作环境不错,一个月可以拿1万多块钱,我感到很满意。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趁自己身体还行,帮孩子们分担一下压力。”李建兴高兴地说。
“离家已经一年半了,能和家人团聚,真地说不出的开心。”55岁的钢筋翻样工程师王宗飞自2007年去了新加坡打工,由于疫情原因,已经一年半没回过家。“看到疫情防控措施优化的新闻后,立即打点行装往家赶。这趟回来,我带了新加坡的咖啡、美珍香的猪肉脯,都快把箱子撑破了。”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2023年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一系列措施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
防疫政策调整后,春运客流量明显回升。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在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到2月15日结束,一共40天。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运人流高峰与疫情高峰叠加,是近年来不确定性最多、情况最为复杂、困难挑战最大的一次春运。”
“初步分析研判,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徐成光指出,从客流构成看,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务工流约占24%,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相比往年占比相对较小。
铁路民航加大运力供给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在线旅游平台“去哪儿”了解到,截至1月5日14时,1月19日北京出发开往东北方向的车次的客票基本售罄,仅剩少量余票。
为保障春运期间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门及相关出行服务提供商均加大了运力投入。“春节前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最高可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增长11%。”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还表示,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将用好新开通的郑渝高铁、湖杭高铁、银兰高铁、京唐城际、新成昆铁路、北京丰台站等新线新站资源和新投用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增强路网整体功能,提升客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