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复苏,迎难而进。面对困难挑战,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国13.4%、全球近4%的江苏,不断锤炼实体经济这一“看家本领”,以昂扬的斗志和顽强的韧劲,发挥经济大省“压舱石”作用,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固本拓新,锻造产业集群
走进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的生产大楼,药物生产全流程实时展示在全景式大屏上,控制人员远程操作就能完成加料和温度调节。这样的智能车间还将应用在信达生物的其他生产基地。
转型智能制造,正促进江苏实体经济不断迈向高端、保持活力。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效益不断显现,大量传统产业正汇入这一潮流。
在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字化改造让万锭用工减少到10人左右,产量却提升20%以上。公司董事长周晔珺说,生产流程的持续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还积累了科技实力,推动企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坚守实体经济,江苏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江苏占10席,涵盖软件信息、船舶、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这些集群正成为驱动江苏制造由大变强的澎湃力量。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江苏抢抓机遇,将其作为关键增量,2022年启动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培育大批“数字产业化”独角兽企业。
保稳提质,着力做好外贸外资
从苏州、南京到无锡、南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江苏各地陆续启动海外包机服务,掀起一股拼外贸、抓商机、招项目的热潮。近日,南京等地又陆续将“包机出海”期间的临时举措固化为政策,助力外贸企业和商务团组“无忧出海”,施展拳脚应对市场变化。
“时隔三年再出国,中国制造更受追捧。”洽谈业务归来的苏美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帆说,过去常被贴上“低价”标签的中国制造,如今多了不少“科技范”。苏美达推出的一款虚拟边界草坪机器人,用动力电池替代燃油机,以卫星定位规划路线,成功打进了国际高端市场。
“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的关键。”江苏省商务厅副厅长倪海清说,全球产业链正深度重构,江苏坚持系统化推进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全球高端资源。
不久前,苏州率先出台政策,鼓励外资企业利润再投资。从资金支持、荣誉激励、人才计划等方面入手,让外企把利润用于增资扩产,激活存量形成增量。
以高端实体经济为导向,江苏努力让外商投资保稳提质。统计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2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激活引擎,勇当开路先锋
壮大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激活科技创新引擎。
江苏光伏产业领跑全国,一批龙头企业已在思考行业新未来。昆山协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就凭借在钙钛矿新型组件上的技术优势,获得来自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的5亿元融资。“这项技术的单瓦能耗仅有传统晶硅组件的1/10,换算下来成本降低了至少一半。”公司董事长范斌说。
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江苏持续鼓励企业不断进行重大技术创新、瞄准行业痛点攻关,拉长优势产业长板。
作为中国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关键配套企业,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坚持研发新材料,打破变电站复合外绝缘产品的国际垄断,并整合形成一套高性价比的新型电网建设运营方案,引得欧美能源巨头纷纷寻求合作,近年连续拿下海外电网建设订单。“以更低成本解决行业痛点的技术,是世界市场的共同需求。”公司负责人马斌说。
布局建设苏州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锻造“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相继落户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作为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江苏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大幅提高科技投入,持续壮大人才队伍,科技产出量质齐升。江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5.7件提高至41.2件,全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江苏制造。
赋能实体经济,筑牢竞争优势,锤炼“看家本领”,江苏正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展现“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