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自2022年11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市场消费复苏迹象显现。在二级市场,各细分消费板获机构力捧,走出一波上涨行情。然而,2023年1月11日,大消费板块在港A股两市双双重挫。其中港股食品消费股板块大跌2.7%,A股食品饮料板块跌幅为0.82%。
多空博弈激烈的大消费市场
实际上,回望2022年,大消费行情也呈现过明显分化,二级市场市场多空博弈甚是激烈。细分品类中,2022年粮油食品、药品类等必选消费品受疫情冲击的影响较小,增速较为平稳。
而在可选消费品中,大到房子、汽车,小到手机、服饰鞋帽、化妆品、餐饮、旅游、娱乐等受收入、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较大,增速随疫情波动明显。尤其是以餐饮、旅游、娱乐为主的服务类消费显著承压。
此外,受地产行业低迷、商品房销售下降拖累,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关联产业消费亦持续下滑。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2022年上半年各细分消费板块集体下行,跌幅超10%板块比比皆是。
直到2022年11月,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大消费领域一改前期疲弱走势,餐饮、旅游酒店、白酒、航空、地产、家居等各细分板块轮番上攻。其中餐饮行业表现最为凶猛,截至目前,A股餐饮板块指数涨幅已高达135.8 %。
然而,就在2023年1月10日晚,消费板块突然被“疑似机构”唱空。一则“战?还是不战?消费股撤退时机已到,建议领导们谨慎看待本轮消费行情持续性”的信息在网上广为传播。作者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消费板块的压力,建议逐步兑现消费股。
或许是情绪使然,2023年1月11日,大消费板块在港A股两市双双陷入“大调整”,各细分赛道集体飘绿。在港股市场,旅游、烟草概念、奶制品、啤酒、酒精饮料、奢侈品股、航空股、零售股等各细分消费领域纷纷走弱。个股中,九毛九(09922.HK)跌5.24%、海底捞(06862.HK)跌5.82%,周黑鸭(01458.HK)更是直接暴跌近23%。
02后市行情如何演绎?
站在2023年的开端,在疫情封控“松绑”大背景下,未来消费市场行情会如何演绎?近期多家券商均发表了对大消费板块后市的看法。
多机构表示,随着经济持续复苏以及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疫后消费复苏是2023年最强的投资主线。
在盈利具有弹性的细分领域,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表示,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可选消费领域伴随着防疫放开,出行更加便利,相关行业有望迎来全面复苏。其估值也存在修复的预期,餐饮、旅游、酒店、白酒、航空、机场等细分赛道会出现大的机会。
前海开源基金也认为,国内可选消费业绩层面在2023年一季度有望复苏,美妆、医美、户外露营、体育用品等具有成长性项目都有较大机会。
嘉实基金则指出,2023年疫情复苏后,有三层维度的机会值得关注:一是场景化方向,即以餐饮链和出行链为核心,囊括餐饮、啤酒、调味品,以及机场、酒店、旅游航空等产业的消费服务业;二是汽车链条和地产产业链,在房主不炒的总基调下,老百姓对于居住条件改善依然有需求,家电、家居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品依然存在空间。三是酒店、白酒这类以商务需求驱动为代表的子行业。细分环节看,可选消费>必选消费,港股消费服务业相对弹性可能更高。
另一方面,部分机构也对未来消费板块走势持谨慎的态度。
市场分析认为,短期来看,由于疫情持续时间过长,消费者对就业、收入及消费意愿的信心大幅下降,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根据央行公布的2022年住户存款数据显示,居民储蓄意愿显著增强。
对此,有行业人士表示,在疫情没有实质好转前很难改变这一现状,服饰鞋帽、化妆品等可选消费需求将持续受到压制;而像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消费还受地产周期下行拖累,商品房销售恢复正增长还需一定的时间,因此这类可选消费也会继续承压。
作者: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