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 抓实抓好“头等大事”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在年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对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怎样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全面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即日起,本报开设“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访谈”专栏,与三农系统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地方领导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一起谈措施建议、说需求期盼。敬请关注。

年前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如何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更稳,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记者专访了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

供给保障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农业强国首先要‘供给保障强’,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也是首要任务。”潘文博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粮食安全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首先要让14亿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这是基于新形势新时代的新要求。如何理解“稳定安全供给”?

潘文博表示,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农产品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从国内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农作物病虫害呈频发重发态势,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就是要全方位把粮食安全根基夯得再实一点,把粮食安全系数打得再高一点,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和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要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把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逐步把品种迭代、农技革新、装备升级、服务覆盖、政策支撑等全部配套到位,努力实现两熟区亩均“超吨粮”、一熟区亩均“超千斤”,推动粮食产能再上新台阶。另一方面,立足国情农情,树立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设施农业要食物,向动物、植物、微生物要热量和蛋白,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两稳两扩两提”全力以赴端牢端稳饭碗

回望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攻坚克难,在逆境中夺取丰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为稳物价、稳预期、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潘文博说,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全力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将坚持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在目标任务上,重点是“两稳两扩两提”。

“两稳”就是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力争有增加,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力争多增产;“两扩”就是扩大豆、扩油料,确保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两提”就是提单产、提自给率,力争主要粮油作物亩产提升1%以上、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以上。

在具体政策举措方面,一是强化党政同责稳面积。推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落地见效,继续下达各省份粮食、大豆和油料生产目标任务,督促各地提早谋划、抓好落实。二是强化政策扶持稳预期。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在非主产省产粮大县实施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扩大轮作规模,支持南方稻油轮作扩油菜,充分调动农民种粮扩油积极性。三是强化建管协同提产能。制定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尽快出台种植用途管控试点指导意见。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攻单产。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分作物、分区域组织开展高产竞赛,促进粮油作物大范围均衡增产。五是强化防灾减灾降损失。全力抓好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防御和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抓好三大要素充分释放粮食增产潜力

粮食产能在1.3万亿斤的高起点上,再提升千亿斤。如何迈上新台阶?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前提是面积,基础在耕地,关键靠科技。”潘文博认为,要通过强化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投入,抓好责任落实、耕地保护、科技支撑三个要素。

落实责任稳面积。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底线。开展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确保“良田粮用”。二是保护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大对产粮大省、大市、大县的利益补偿,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各省粮食面积。对种粮农民来说,做好价格引导、加大补贴力度,稳定农民种植收益预期,让农民种粮有钱赚。

依靠科技提单产。一是突破关键品种。加快选育推广高产耐密玉米和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以玉米、大豆为重点,加快实施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二是大力推广以增密为核心的技术模式。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大规模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集成组装推广区域性、标准化的密植高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三是防灾减灾减损失。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病虫害,落实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等措施,切实减轻灾害损失,持续推进节粮减损。

持续强化农田基础设施。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土壤健康、绿色生态、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口粮田。大力发展北方旱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重点推广水肥一体化设施,提高旱地灌溉比例。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潘文博表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抓紧抓实部署安排,落细落小关键措施,充分释放粮食增产潜力,努力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好势头,推动粮食产能尽快迈上1.4万亿斤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