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物丰价稳,蔬菜人守“沪”不断档

记者 赵征南

清晨6点,天还没亮,曹安公路东栅桥路路口已热闹非凡。从外环高速驶下的大挂车、平板车如一条条长龙般,在此掉头进入江桥批发市场2号门。江桥批发市场蔬菜部经理助理何夏清,套着一件印有“江批”二字的反光马甲,挂着对讲机,在此查看道路拥堵情况,必要时协调场内工作人员前来帮忙。

临近春节,“菜篮子”成为市民的关注焦点。何夏清介绍,目前,西郊、江桥批发市场每天的入场量达到5000余吨,南菜、北菜都有,物丰价稳,蔬菜人将继续科学研判保供形势,不断丰富节日市场供给,让沪上市民“菜篮子”拎出年味、拎出幸福。

推进南菜北运,云南街、福建街等“冬季保供片区”丰富多彩

一辆辆蚕豆货车,被调度到市场中心点位的大广场区域。

“春节前后,蚕豆是沪上市民的‘心头好’。利用当季明星商品,优化市场商品结构,并带动场内其他商品销售。”调度完成,何夏清开始了第一轮巡查,他从口袋中掏出“微型笔记本”记录——两张A4纸叠加后四折而成,厚度正好。

一个小时后,车辆已经换了一波。去年11月至今年1月8日,蚕豆总成交量2149吨,同比去年涨881%。云南蚕豆的加入让其上市更早,供应更多。

这几年,除了山东等传统重点北方产区的蔬菜,越来越多云南、福建等“南菜”也进入上海批发市场。冬季,南方产区较北方产区温度高,蔬菜生长环境更佳,何夏清与同事们开拓货源之外也因势利导,集中落仓,打造云南街、福建街等“南菜”冬季供应集中区域,绿色的黄瓜、红色的番茄、紫色的甘蓝、黄色的娃娃菜,琳琅满目。

“对批发市场而言,更多货源加入,一定会带动上下游更多人的关注,人气带来信心,对保供非常重要。”何夏清的手机微信,已能直接联系到数百位客商。

组织货源,是蔬菜部应对特殊时期保供的优先工作。

应对突发气象等波动,确保“产地有货、路上有货、市场有货”

海南辣椒集中区域,女老板印云一见到何夏清,就走过来打招呼。她在上海做蔬菜批发生意已有30多年,跟着老真如市场一路相随至江桥市场。

“过年回浙江吗?”何夏清近期也在盘点春节留沪人员情况。

“今年得回去了,年初三再回家。”三十多年的牵手,加上之前疫情保供时免费送餐等暖心举措,印云已把江桥市场当成自己的家,“放心,年三十我们会在场内安排一整车辣椒,大家的点位上都会留人,我的合伙人会在。今年春节的免费餐券还有吗?你们记得给他。”

“肯定有,饺子、八宝饭管够。”何夏清回答。

根据他的统计,春节期间,多数点位即便老板返乡,也都会留人驻守,并备足蔬菜供下游选购,确保春节不打烊。而蔬菜部也将排班留守,并做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立即调配人力的准备。

之前,蔬菜部已召集场内客商召开节前保供动员会议。“今年长期气象条件较适合蔬菜生长,春节供应形势向好,批发市场混合均价缓缓上升,总体平稳。”尽管如此,何夏清依然要提前对短期、突发气象变化做好预案。气象预报显示,未来几天或有强寒潮来袭,蔬菜部早就将相关信息发给客商,协同研判,确保“产地有货、路上有货、市场有货”。“保供主要靠市场。我们提出倡议,看看运输时能不能一次发两辆车,市场里再多备点货?而一旦面临更严峻的保供压力,或是触发价格波动预警,蔬菜部将立即启动‘保供专班’,以全年优秀客商以及当季重点经营商品商户为主,作出强有力的保障,筑牢城市主副食品供应底板。”

去年年底,叶菜价格出现上涨,苏浙叶菜受冷空气影响供应量下降,蔬菜部便立即调配生菜、油麦菜、杭白菜、上海青这云南“四大金刚”叶菜保供。

又经两轮巡查,何夏清的笔记本正反面都已记满。10时,他回到办公室。办公桌上,有一摞手写账本,密密麻麻地按月份和旬数记录价格走势。85后的他,在蔬菜部工作已10年,每年都存下一本账本。

他的账本上,黑色字体为价格,而红色字体便是和上下游客户沟通运力、运价以及产地信息后,所记录的数据成因。

何夏清迅速将当日记录誊写在账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