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闻速递
1月13日,首位百亿“顶流”基金经理四季报披露!汇丰晋信基金陆彬最新调仓思路浮出水面。从股票仓位上看,四季度末与三季度末相比,四只基金的仓位变化不大,仍都保持在90%以上的高仓位运作。综合已披露的四只基金的最新持仓来看,陆彬在四季度逆势加仓宁德时代,大手笔增持中国平安。
陆彬表示,在过去几个月,新能源板块估值的快速提升并未如期而至,板块的整体表现也低于预期。但从中长期维度来看,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等产业仍具较长的产业生命周期,有望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开年以来,公私募基金积极调研上市公司,目光瞄准了生物医药、电子元件、高端制造等方向。具体来看,祥鑫科技、东方电热、京新药业、华中数控、帝尔激光等公司受到青睐,吸引了超百家机构调研。谈及后市,机构普遍持谨慎乐观态度;从行业配置来看,机构看好医药、能源、消费、高端制造等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开年以来8个交易日公募基金调研上市公司已超过1200次,私募基金调研约700次,涉及逾百家上市公司。最受关注的上市公司当数祥鑫科技,开年以来举办了3场投资者调研活动,共吸引了超400家机构。富国基金、大成基金等公募基金公司,以及泓澄投资、宁波幻方量化、混沌投资、丹弈投资等知名私募均参与调研。
展望2023年,全球对冲基金经理正为今年持续的高通胀率做准备,在他们看来,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股市估值可能进一步下降,押注市场波动的宏观对冲策略或将在2023年继续成为赢家。
贝莱德智库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宏观和市场波动性加剧的新格局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发达市场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逐步放缓。2022年欧美各央行纷纷通过加息抑制通胀,经济衰退征兆显现,但他认为,资产价格尚未充分反映经济衰退。因此,2023年贝莱德将持续关注资产价格水平并评估市场对风险的情绪,适时调整风险偏好。
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已经出现一大批既管理公募基金又管理专户产品的基金经理。这些“跨界”的基金经理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不一样的“风格”。
在“专户派”基金经理中,以“绝对收益”能力为特点的基金经理,在2022年遭遇的考验比较严峻,在市场整体走弱的背景下,这些基金经理很难独善其身,基金净值表现并没有明显优势。
近日,多只基金发布暂停大额申购公告,其中不乏绩优基金。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有不少绩优基金选择在单位净值上涨至高位时进行限购,并在限购后出现业绩持续回调。
一涨就限购,一限购就跌,何解?业内人士认为,上涨后限购通常是出于保业绩的考虑,避免高位进入过多新资金摊薄收益。限购与下跌无必然联系,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后续行情走弱,正好符合基金经理限购时的预判,或者是基金经理限购后进行了调仓。大额限购决策的背后通常有诸如控制规模、保持运作灵活性等原因。
二、基金视点
1月13日,汇丰晋信基金基金经理陆彬表示,从中长期维度看,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车、新材料等新能源产业均还具备较长的产业生命周期,有望维持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从全球视野看,中国在这个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各细分领域均持续有龙头公司涌现,该板块依然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
1月12日,兴业基金发表观点称,2023年海外经济衰退风险继续增加,国内经济在财政、地产和疫情防控优化等政策发力的情况下预计平缓复苏,货币宽松政策可能边际退潮,但发生大幅转向的概率不大。
股票市场方面,兴业基金认为,2023年国内外有利因素逐渐增多,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和优势明显增强,当前依然是A股较好的配置时点。在内需复苏和信用周期发力之下,预计2023年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较2022年会有明显提升,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也有望跟随盈利复苏而扩张,结合目前A股整体处于较低估值水平和较高风险溢价水平的环境中,市场有望迎来修复。在配置方向上,兴业基金尤其看好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主线下的高端制造和配套服务业、需求确定性复苏和政策环境好转共振下的医药行业、消费行业的修复。
东吴证券指出,美国12月CPI和核心CPI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分别录得6.5%、5.7%,与市场预期持平。数据发布后,美元指数下挫近60点,现货黄金日内涨幅超1%,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回升。我们认为美联储将在1月31日-2月1日的议息会议上将加息幅度降至25bp,若后续通胀维持回落态势,3月有望再加息25bp后停止加息,使得本次加息周期的利率峰值停留在5.0%。为了避免过早停止加息导致通胀反弹,2023年政策利率仍将在高位维持几个季度,降息或要等到2024年。
中信证券认为,元旦后全国各地疫情快速“过峰”,刺激政策频出推动经济加速修复,叠加2023年1月下旬即将进入年报预告披露的高峰期,2023年盈利预期成为当前更加重要的评价因素。基于中信证券研究部最新观点,2023年具备业绩弹性有五条主线,包括1)出行链+地产链;2)后疫情时代长期复苏的医药子行业;3)互联网+数字经济;4)前期业务推进受阻的细分行业;5)高成长的“四大安全”主题。
华泰证券指出,钼价由供需主导,2008年经济危机下钼需求减少,钼供应过剩,钼价下行;2016年钼产能出清完毕叠加需求重新上涨,钼供应转短缺,钼价上行。供应端,中国为最大供应国;需求端,中国亦为最大消费国。全球近80%的钼应用于钢铁领域,随着特殊钢需求增长,预计2023-2025年全球钼消费量继续小幅增长至29.18/30.01/31.00万吨。我们认为2023-2025年钼市或延续短缺之势,存在继续推升钼价的可能性。
三、基金净值
开放式基金净值上涨TOP50:
开放式基金净值下跌TO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