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是百价之基,稳物价先要稳粮价。过去一年,我国保障粮食稳定供给,引导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为稳定物价夯实了基础,为稳经济、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近日召开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确保粮价合理运行
对于黑龙江建三江七星农场种粮大户姜洪丰来说,2022年实实在在是一个好年景。姜洪丰说,他根据市场调整种植结构,种了1500亩糯稻和1000亩大豆。糯稻亩产1150多斤,每斤价格1.85元,亩均收益800多元;大豆亩产485斤,每斤2.8元,平均每亩收益600多元,真正实现了丰产又增收。
粮价合理上涨有利于农民增收。目前,主产区中晚籼稻、粳稻收购均价同比每斤均提高3分钱左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玉米同比提高1角钱以上,农民普遍反映收益不错。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各地统筹抓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夏粮和早籼稻旺季收购圆满收官,秋粮旺季收购平稳有序,预计2022年全年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8000亿斤左右。
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有关部门先后批复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黑龙江5省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至目前,5省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中晚稻180多亿斤,有效发挥政策托底作用,牢牢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抓好粮食收购,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说。
但与此同时,粮价大幅上涨,超出消费者承受能力,会影响食物安全,增加下游用粮企业的生产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研究员涂圣伟认为,粮价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粮价上涨会导致CPI上涨。2022年,有关部门始终把保供稳价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支持粮食生产、储备投放、稳定进口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强粮食稳定供应能力,确保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万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坚持精准调控,常年常时在国家粮食交易平台投放政策性粮食,充分发挥政府储备调节作用。2022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达到1.4亿吨,与2020年相当,有效弥补了国内结构性短缺。
春节临近,粮油消费渐入旺季。为确保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粮油市场平稳运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指导各地加强粮源调度,深化产销合作,统筹做好加工、储运、配送等各环节工作,切实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更好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巩固粮食安全基础
我国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能力建设,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灾害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等大考,但粮食安全的基础仍有待加强。
2022年,我国粮食再次高位增产,但并未改变粮食产需中长期紧平衡态势。涂圣伟认为,粮食连年丰收,我们有能力解决好自身的吃饭问题,但结构性问题凸显。口粮、饲料粮和工业用粮消费持续增加,但粮食生产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形势相对宽松,但各方面对粮食危机关注度增高、敏感性增强,加上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国家限制出口、国际资本炒作等因素,冲击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粮食进口不确定性增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形势,如何构建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是当前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2022年,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和粮食节约行动,强化标准化引领,推进粮食全链条节粮减损取得显著成效,“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例如,在收购环节,修订后的《大豆》国家标准通过修订“损伤粒率”等质量指标,等内大豆占比从66%左右提高到近90%,有效增加收购粮源;在储存环节,《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氮气气调储粮技术规程》等绿色储粮标准发布,降低了储存环节粮食损耗;在加工环节,修订后的《大米》《小麦粉》《菜籽油》等推荐性国家标准,合理确定粮食加工精度等指标,引导企业适度加工,有效降低粮食损失浪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要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规模总量、品种结构,生产、储备、流通等方面,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切实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
多措并举应对风险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大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作出重要部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抓好粮食保供稳价。同时,加强风险预判和战略预置,充分估计国际上可能出现的粮食方面极端情况,制定多场景的应对预案,保持粮食市场平稳。
管好用好“天下粮仓”,对于调节丰歉、平抑物价、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形成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粮食储备实力。统筹做好政策性粮食投放,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根据调控要求适时做好储备投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大力推进粮食监管信息化,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及时主动发现“转圈粮”“空进空出”等问题。
粮食稳产增产是保供稳价的基础。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做好春耕备播准备和化肥等农资保障服务工作,进一步抓实粮食生产、夯实稳物价基础。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种粮补贴力度,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加快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育高产优质粮食品种,深挖粮食增产潜力。
适度进口粮食能够有效调节国内余缺。涂圣伟认为,在毫不放松抓好国内生产的同时,要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合理高效配置。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稳步扩大国际合作,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降低进口渠道集中度过高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