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分享
分享好资源

超前布局顺应产业潮流

走进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郑州分公司整车一厂生产区,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我们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的同时紧抓生产。”上汽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丁波说。近年来,上汽集团加快与郑州的合作,郑州基地的建设也为河南制造业增添了新动力。

如何将党的二十大报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任务落到实处,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输入更多动力源?“不进则退,唯有跟上趋势,甚至是前瞻跨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丁波看来,创新既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行之路。“我们在智能化、自动化、无人化等方面深入研究,进行产业、资本、技术的布局和应用,从而使技术和产品跟得上行业发展潮流。”

在总装车间,平均每隔51秒,就有一辆整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自动行驶的机器人与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员工们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之间,智能化、信息化的生产布局展现在眼前。

与总装车间来来往往的场景不同,车身车间里,双层运作的布局和轰鸣的机器带来十足的科技感。记者发现,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竟然是不同类型的车辆。不同类型的车辆放在一条生产线上是否会降低生产效率?“车身车间是几个车间中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程师宋燊说,立足于多平台共线生产的理念,车身车间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可根据不同车型需求调节产量。此外,车身车间还具有超声波无损探伤、破坏性实验等多种质量控制设备和工艺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以往是卖方市场,产品种类少,用户个性化不明显,所以可以实现大批量生产;现在是买方市场,制造类企业只有采取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柔性化生产,才能得到客户青睐,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丁波介绍。

“班长,左后门外板凸包。”在车身车间的报交检查表调线上,班组长雷威力接到班组成员的反馈后,在质量问题响应目视看板上划下了“正”字的第三个笔画,随即拿起对讲机将情况反映给对应班组。

雷威力告诉记者,报交检查是车身车间的最后一个环节,责任重大,“我们班组对车身外观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查把关后,才可以送往下一个车间。每天下午4点半前,都要把看板上记录的问题进行汇总,以邮件形式发送到质保部门,对问题进行快速排查响应处理”。

在冲压车间,半人高的钢卷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就是汽车制造最初始的原材料,一个钢卷有15吨重。”工程师李祥瑞告诉记者,车间的工作偏向制造,技术创新更多是基于员工现场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而实现提质增效和降能耗等目的。

比如,随着产量提高,不断增加的开卷换料次数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冲压车间推动钢厂做大做重卷料,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制作汽车侧围时,由于只有一组模具,板料进行翻转作业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总会有一两张板料变形损耗,经工人反映,车间工程师通过在翻转器上添加橡胶垫,避免了这一板料损耗……员工发现问题的意识直接决定了后续的产品质量,在上汽郑州分公司,“现场发现、现场解决”已成为公司上下的默契。

丁波表示,前瞻性布局和稳定的发展让上汽郑州分公司近年来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中,“去年4月开建的发动机二厂预计将于今年3月建成,下一步,仍会有一些项目以及产业链在河南进行深化布局”。据了解,2022年投产的发动机一厂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发动机二厂,不仅承担着燃油动力发动机的生产,还承担着未来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生产。“不论是产品制造还是企业管理,我们始终按照‘实施一代、研发一代、预言一代’循序渐进发展。目前来看,我们已经为未来5年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丁波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