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450项。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祝越 苏展
今年,上海将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新增120座公园、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设置优化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聚焦绿色低碳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数据,从一个个细小的维度,展现着上海为推动高效能治理的十足努力。
上海两会现场,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要不断强化部门协同、完善政策体系,让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让这些透着生机和活力的数字,也充分释放人性化关怀和暖意。
数: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
读: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建筑业绿色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450项。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项目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
这一连串节能减排方面的数据,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罗宝瑜委员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现双碳战略和绿色经济转型的内核,“建议上海创建以绿色经济和相关产业科技为特色的科创新高地,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上海智慧”。进一步而言,建议以“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建造+绿色运营+绿色金融”全生命周期的方案为基础,打造零碳示范社区和园区,探索零碳智慧居住和零碳智慧办公的实践路径,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案例。
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是继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交通运输方式改变之后又一重大行动。王美华委员认为,上海有大量优秀建筑企业,涵盖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和材料生产等产业链各方面,建议加强部门协同,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技术研发,支撑产业发展,加快上海建筑业绿色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无废城市”建设高标准推进。吴健生、张磊、贺樑等委员表示,“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他们建议,应明确管理职责,依托科技力量、引入小额碳资产积分等,做好“无废城市”建设。
数:今年新增120座公园,未来五年达千座以上
读:生态效应溢出同时带来经济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新建公园120座;未来五年,公园数量达到千座以上,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新风尚。
对此,张莹萍代表认为,把“千园工程”作为目标,符合最普惠民生福祉。“目前,我们正按照每年新增120座公园的目标推进,以期实现‘十四五’期间新增600座以上公园的计划。‘环上公园’在现有14座的基础上,通过改造提升新增36座,总数达到50座以上。口袋公园预计300座左右,乡村公园200座左右。”
她还建议,沪上公园建设要布局均衡。譬如在中心城区、五个新城,市民能在走出小区500米后就进入社区公园或口袋公园。在市郊,乡村公园的选址,应考虑在保留村或一些人口集聚的大镇周边,成为附近居民的休闲场所。
数: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
读:展现城市风貌释放城市暖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设置优化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座椅。
在老上海的印象中,各种线缆缠绕交错在里弄半空,织成一张“空中蜘蛛网”,既影响城市形象,也埋下诸多隐患。如今走在上海街头,这样的景象少了,天际线愈发清朗。
章毅委员认为,市政道路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营造了宜居、宜业、宜行的高品质环境。他期待能进一步加快市内商业核心区、集中居住区,特别是“申”字型高架路沿线架空线入地工程。
施政代表说,自己曾在市人大的“家站点”收集民意,有位阿姨提出:在街上一直走路很累,中途是否有休息处?对于这样的诉求,相关回复和回应就体现在“设置5000处公共空间休憩”的表述里,融在对座椅的设计中。她进一步阐释,比如人行道的拓宽,“数字是抽象的,但行人会有切身体会:母亲可以牵着两个孩子并行,迎面遇到长者也不必侧身让道;数字也是显性的,具体设计充分考虑市民需求,体察百姓感知,最后呈现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