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孙若风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原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季中扬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主持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孟德才刘诗麟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仪式,是扯不断的情感根脉。千百年来,神州大地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年俗文化。每逢春节,红火的灯笼挂起来、喜庆的春联贴起来、欢腾的龙狮舞起来,浓浓的年味就有了。临近兔年春节,各地有哪些独属于兔年的年俗形式?目前我国的乡村年俗文化发展现状如何?在新旧年俗的碰撞中,怎样既保留传统年俗的乡风乡韵,又让“新年俗”拥有更多发展可能?本期对话邀请孙若风、原博、季中扬三位专家展开交流与探讨。
年俗文化积淀深厚,即使暂时出现流失,只要人们内心还在乎过年,只要年俗文化的根基还在,就会不断创造出新年俗,年味就不会真的越来越淡
主持人:兔年春节临近,全国各地过年氛围越来越浓厚。目前,各地有哪些独特的年俗文化?在兔年又有哪些表现形式?
孙若风:自古以来,兔就被认为是瑞兽,承载很多美好寓意,比如丰收、团圆、多子多福等。这些美好寓意,不仅成为屈原、李白等历代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也给一代又一代乡土文化传承人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兔年文化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以我的家乡大别山区为例,孩子们过年时会牵着兔儿灯满地跑。这些年在北京,兔年民俗更多以文创产品的形式呈现,比如兔年生肖陶瓷、兔年生肖吊坠等受到越来越多人欢迎。
季中扬:春节作为全国性的节日,有很多全国统一的民俗,诸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等。但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也有其独特的年俗文化。比如山东省昌邑市东永安村,村民们用彩纸、棉槐条、葵花秆、高粱秸秆制成五六米高的大牛,正月十四游街后烧掉,谓之“烧大牛”;陕北有“闹秧歌”,广州有“花市”,南京有夫子庙灯会等等。
具体到少数民族地区,年俗文化更有特色。如畲族从农历十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酿“过年酒”、做年糕,“守岁”时要唱“盘古歌”,正月初一主妇要赶到井边打“新水”,回家做早点,正月初五要举行送年仪式等。
主持人:有人感慨,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一些传统年俗也在不断流失。您是否赞同这一说法?如果赞同,您有怎样的建议?如果不赞同,为什么?
原博:我部分赞同这一说法。一部分传统年俗的流失和一些“新年俗”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不能单纯看到流失的一面。传统年俗活动是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土壤而存在的,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传统年俗发生着改变,一些逐渐被遗忘乃至流失,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象。我们要做的不光是正视这种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对其中的变与不变和变化的意义加以客观分析。比如,在古今对比中,思考传统年俗的精神内涵、外在形式,以及当代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传统年俗里,哪些是不变的?哪些是可变的?又如何去平衡变与不变的关系?
以年画为例,这一年俗诞生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之中,人们在正月举办庆祝活动、祭祖酬神,感谢他们的护佑与恩泽,满怀期待地盼着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阖家美满。但在后续发展中,年画中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被不断地创造改变。从最早的门神神荼郁垒,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转化为将军型的门神,而驱邪镇鬼的钟馗、秦琼和尉迟恭也是到唐代才出现的,至宋代,又出现了文武门神的分别。
由此可见,年画所蕴含的驱邪纳福、吉祥美意是年文化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常变常新的视觉形象和形式语言则赋予年文化多样的面貌。正是人们求新、求变的审美诉求,以及充满智慧的创造力,不断推动着年画的更新与发展。其他年俗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季中扬: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准确。由于时代变迁、社会流动性增强,一些传统年俗的确在不断流失,比如城里很多地方不再放鞭炮了,甚至很少贴春联、门笺了,一些乡村也不再重视祭祖、守岁、拜年,年味看似越来越淡。但要明白,年味变淡不意味着人们不再重视过年,一时间年味变淡不等于年味会逐渐消失。
事实上,每逢春节,人们仍会不远千里地“回家过年”,春节期间,还会聚会、旅游、围坐一堂吃喝玩乐。也就是说,只是有些传统习俗暂时流失,但过年的聚集性特征以及“家庭团聚”的伦理功能还在,只要其基本功能还在,人们内心还在乎过年,就会不断创造出新年俗,年味就不会真的越来越淡。
孙若风:对于这一说法要辩证地看待。近年来,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造成冲击,一些年俗确实有流失,但年俗的形成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重视历史传统和人文薪火的国家,一些民俗文化活动始终葆有生命力,于是近年来我们乐见一些年俗也在陆续回归。以十多年前唐装在春节流行为标志,人们开始逐渐自发地寻找和重温年味。
要想改变年味变淡的现象,首先应该认识到,年味虽只是过年时的情怀表达,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生活化、大众化的浓缩,要想留住年味就要留住中华文化的根。因此,迎接年味回归,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寻找年味在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可能。
对此,可以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作用。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龙头,在这个盛大节日背后,是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有力支持。龙头一动金蛇舞,挖掘春节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年味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活力。同时,还可以发挥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在春节期间及时提供老百姓需要的文化年货,推动传统年俗真正走向大众。
乡村是年俗文化的故乡,树高千尺总有根,这个根本不会改变。未来要注重发挥乡村年俗抚慰心灵、团结家庭、促进社会交往的功能,让传统年俗在创新中发展
主持人:年俗文化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传承发展中历经很多变化。目前我国乡村年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如何?新形势下,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孙若风:当下各地丰富多彩的乡村年俗文化,很多已经成为文创IP,广受欢迎,比如年画、灯彩、年糕、面点、剪纸、打铁花等。这些文创产品以乡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为要素,结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传承中有所创新。因此,它们既是年俗文化符号,又是顺应人们审美期待的载体。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年俗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虚拟技术、沉浸式技术以及元宇宙等技术,也放大了年味中的乡土味、国潮味。同时,人们文化自信普遍增强,中华优秀传统陆续回归,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趋于完善,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特别是人民群众主动参与、主客共享的文化氛围,构成了重振年俗文化的社会基础和内在动力。
但挑战也很明显,比如在规模化、批量化的产业条件下,容易导致各地春节活动同质化、肤浅化,一些地方的春节活动场所都变成小吃一条街或简陋产品大卖场,忽略了年味的文化内涵。须知,有特色、有创意的文化内涵,才是年味应有的灵魂。
季中扬:与城市相比,乡村年味更浓,乡村年俗文化也更丰富多彩。如今乡村的集体年俗活动增多,多地在陆续恢复以往的公共性活动,如走街、百家宴、演戏等。
对乡村来说,传统年俗不仅可以强化家庭伦理关系,维系亲情和友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共性活动,可以强化邻里之间的社会联系,促进乡村邻里团结,夯实乡村熟人社会的本色。当然,由于经济条件好了,有些乡村过节会出现攀比、浪费等不良风气,对此要加强引导,避免年俗文化过分物质化、经济化,要真正发挥乡村年俗抚慰心灵、团结家庭、促进社会交往的功能。
原博:传统年俗在当代发展中存在很多新的机遇。以年画为例,将这种民俗载体贴合实际进行设计转化,将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工艺技术和图像资源转化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新作品、新产品,激发年画的活力,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以我主持的“清华大学年画日新创作营”为例,我将“溯源图新”作为一种设计创新方法,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发掘创新年画的灵感、动力。从年画的精神内涵、题材内容、视觉风格和工艺载体等维度进行多元转化,兼顾对传统年画的继承与发扬,达到形意相生、内外兼修的转化效果。通过创作营的设计转化,很多优秀的新年画作品落地转化为年货市场的新产品,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这些都是年画的内在意涵和新时代的新观念、新形象、新审美、新需求共同交织而成的作品。在未来,基于传统年画和年俗的新年画创作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主持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城乡文化交融的不断加深,网购年货、春运“逆向迁徙”、微信“抢红包”、合家看电影等“新年俗”陆续出现,这一过程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您怎样看待这一变化?
孙若风:随着城乡年俗不断融合和“新年俗”陆续出现,城乡文化互动交流变多了,这对城乡发展来说都是好事。
但要明确一点,不管年俗文化的外延怎样拓展,其根源始终都在乡村,因为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故乡,树高千尺总有根,这个根本不会改变。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说过“礼失而求诸野”,今天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也是农耕时代的遗产,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集中在乡村,这其中就包括年俗。
原博:乡村年俗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是在民间信仰与生活形态中发展形成的。由于当时社会发展处于较为缓慢的速度,因此在较长时间内呈现出相对固定的习俗。
如今,城乡间的距离在日益缩短,网络文化和民俗文化也在互鉴中彼此交织、融汇和再造着。在这个双向塑造的过程中,许多“新年俗”被创造出来,呈现速度快、范围广等特征,但也存在瞬息即逝的可能性。
在“新年俗”不断涌现时,一些传统年俗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比如,拜年作为富有仪式感的春节传统,在网络上以云端团拜、微信红包和表情包等方式延伸着它强大的生命力。要思考的是,在传统年俗旺盛的生命力影响下,“新年俗”要想被传承和发展,不但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更需要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认同,才有可能在时间的积淀下长久留存。
季中扬:年俗随着时代变迁有所发展是正常现象。就拜年来说,古人发明了多种拜年形式,有登门拜年、路拜,在主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会让仆人送“飞贴”拜年,他人收到祝福后也以同样方式回拜,或者就挂“门簿”在门上,甚至只收不发,这种拜年方式与现在的发短信拜年很相似。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参与到节日文化的建构中,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反映在节日文化之中。无论是备置年货的方式变化,还是发红包形式变化,以及看春晚、看电影等“新年俗”,只要能让人们感受到相聚的亲密感、团结感,都是好的庆祝形式。
主持人:传统文化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与现代文化相碰撞、融合的问题。据您所知,各地在传统年俗文化创新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在传承发展中怎样保留乡风乡韵?
季中扬:以江苏省苏州市周庄镇为例,他们在2006年恢复了在很多地方已消失多年的“打春牛”年俗活动,并将其创新性发展。
周庄的“打春牛”活动仪式感很强,有8人扮春牛,4人上供,25人执旗,都着古装,在选定的良辰吉时——立春日9点58分开始“行春牛”“祭春牛”“打春牛”,还安排挑花篮、荡湖船、威风锣鼓、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整个过程中,不仅当地人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参加。
可以看到,要想创新性地发展乡村年俗,要学会跳出习俗的地方性、传统性和特定时间节点,善于挖掘春节与其他特殊节点的关联性,比如周庄就利用了立春与春节的相关性,还将参与群体拓展到外地游客,这样不仅丰富了本地人的节日文化生活,还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传统民俗的影响力。
孙若风:结合各地实践,要保留乡风乡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把握好乡土文化的内在特质和精髓,将其转化为与现代需求相适应的文化创意,并鲜明地表达和呈现出来。
其次,要利用好产业这个主抓手,开展乡村年俗产业项目,比如打造品牌,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各类非遗项目扩大影响力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按照现代市场规律不断打磨、擦亮“金字招牌”,用好用足“压箱底”宝贝。
在具体实施上,可总结为“三针”:一是“见缝插针”,小处着手,细处用功,善做“微文章”;二是用“针灸之术”,激活年俗文化资源,重讲乡村故事、过年故事;三是用“绣花针”,保护乡土文化肌理,突出年俗神韵。
主持人:目前我国在发展乡村年俗文化方面,有哪些比较成功的案例?
季中扬:我调研过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村的春节,该村的年俗文化“三十值年”相当具有特色,值得借鉴学习。
所谓“三十值年”就是当年年满30周岁的人自发组织起来,成为志愿者团队,负责组织村里过年时的公共活动,包括舞狮子、游灯、演戏、接茶等。其中演戏要从29岁那年正月初五开始接手,从值年者手中接下戏服和道具等。到了农历十月十五,值年者聚到一起会餐、商议曲目、安排教习人员。演出期间,值年者还要负责维持秩序、后台服务和安排演出人员饮食等,包括请本门中所有男子吃一顿鸡蛋茶面。
“三十值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网络,它维系、活化了诸多原初的乡村社会网络,包括家族、乡邻、亲朋,通过挨家逐户地舞狮子拜年,仪式化地建构了村落共同体形象,通过组织集体游灯、放烟花、看戏,在一种狂欢化的气氛中消解了村民之间的陌生感,恢复了血缘、地缘等诸多亲密关系。这种能发挥组织能力的年俗值得被推广和借鉴。
特色是乡村节庆旅游的生命。避免其同质化发展,需要坚持本土民众的节庆主体性,让民众成为自身节日的持有者、举办者,不能纯粹以开发商、政府、学者的眼光来开发乡村节庆旅游
主持人:一些地方发展乡村节庆旅游,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活动形式单一、节庆同质化现象,导致有的地方节庆市场吸引力减弱。怎样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孙若风:要改变乡村节庆游的单一化现象,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突出节庆特色,赋予其独特创意。乡村节庆旅游作为内容产业,特色就是生命。有了特色之外,还要有好的创意来呈现,“戏法人人会变,各自巧妙不同”,当下最突出的矛盾还是特色摆在那里,但缺少好的创意把特色凸显出来、把好的项目运转起来。这是应加紧改变的一点。
其次,要善用科技手段,特别是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加快补齐乡村数字短板,引导乡村节庆旅游、公共服务等向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最后,要加强市场化运作,遵循市场规律,把准发展定位,在不变中求变化,在坚守中有创意,让旅游项目有意义也有意思,能吸引游客。
季中扬:节庆同质化现象与统一的商业模式开发、打造有关。要解决这一问题,有一点至关重要,即坚持本土民众的节庆主体性,让民众成为自身节日的持有者、举办者,避免纯粹以开发商、政府、学者的眼光来开发乡村节庆旅游。因为只有本地民众自己举办活动,真正过自己的节庆,才能真正保留节庆本身的特色,不会沦为雷同的节庆“产品”。
主持人:近年来,以年俗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在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通过节庆文化促进农民增收,有哪些可操作性强、前景广阔的路径和办法?
季中扬:节庆能够将人群、资源、产业等聚合起来,为各种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集市等提供时空条件。因此,要大力发挥节日的聚集作用,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和农民增收。例如,发展“节庆+旅游”,以特色的乡村节庆来吸引民众前来观赏,发展“节庆+手工艺”,走当地特色节庆与特色手工艺产业融合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应善用直播平台,在直播中售卖农产品、手工艺品,也可以将特色农业景观融入其中,达到既能通过销出产品获得增收,又可以利用直播景观吸引游客的效果。
孙若风:要发挥节庆文化的促增收能力,还是要抓住乡村旅游这个主抓手。实践中,乡村旅游业已经展示了较强的黏合能力。一些乡村每至旅游时节,包括春节期间,就出现餐饮住宿订满的情况。而且,很多游客离开乡村后还会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农特产品,并且通过微信及口碑效应,放大宣传效果。实际上,不只是农特产品,乡村旅游对乡村其他产业都可以相互赋能、相互带动。
主持人:眼下,乡村年俗文化在短视频领域大放异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短视频认识或喜欢上丰富多彩的乡村年俗文化。短视频的传播对发扬乡村年俗文化起到怎样的效果?怎样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力量,让年俗文化被更多人喜爱、更好地传承?
原博:短视频的传播对于发扬乡村年俗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具有地域性、即时性特质的乡村年俗文化为短视频用户提供了多样的娱乐和社交话题,在社群交流中,更易于扩大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年俗活动中的乡村物产可以通过短视频的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孙若风:近年来,许多乡村创客深入乡村创新创业,并带动十里八乡的农民共同富裕。短视频就是他们找到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要充分发挥短视频的促传播效果,首先要深入乡村生活,了解乡土文化,只有把根扎进乡村,才会创作出真实、接地气的好作品。其次,要善用文化创意,将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最后,要把握中国审美创造与审美接受的规律。中国传统美学以天人合一、物我一体为哲学基础,自然美学、生活美学是美学主流,年俗文化应该是这种审美的集中表达。用短视频这种比较“潮”的表现手段和前沿的市场手段来展示,会有更加突出的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主持人:年俗文化发源于乡村,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表现出新的形式,但是其源自乡土的本色不变,其抚慰心灵、团结家庭、促进社会交往的功能不减,始终承载着人们盼望平安团圆的深厚情感。在传统年俗流失和“新年俗”不断涌现的同时,应抓住乡村文化这个内核,为乡村年俗发展提供思想动力,还要给予“新年俗”创新空间,更好发挥年俗活动促进城乡文化交融、带动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感谢三位嘉宾做客《对话》栏目,分享精彩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65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